“准新娘”变身“志愿者”,奔走在乡村防疫第一线

对于“准新娘”杨晓珍来说,2020年的这个春节格外特别。

杨晓珍是民生银行兰州分行运营管理部放款见证中心的一名员工,原计划在今年大年初五举办婚礼,和男友迈入幸福的婚姻殿堂。但突然而来的疫情打乱了这一切,让她从“新娘”变身成了“志愿者”,投入到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疫中。

“准新娘”变身“志愿者”,奔走在乡村防疫第一线

过年前,杨晓珍回到兰州市西固区东川镇下车村的父母家中,开始筹备婚礼。面对越来越汹涌的疫情,她陷入了焦虑,婚期能否如期举行?为了这场婚礼,她和男友精心筹备了半年时间,喜帖都送出去100多张了,万一取消内心肯定会失落。

“准新娘”变身“志愿者”,奔走在乡村防疫第一线

正月初二一早,杨晓珍收到了村里党员微信群的信息,刚满30岁的她,已经是一名有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经常参加各类党员活动。西固区人口繁杂,确诊病例不少,防控形势严峻,东川镇下车村党支部号召在家的党员干部投身到全村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

“准新娘”变身“志愿者”,奔走在乡村防疫第一线

杨晓珍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了:“平常我们都在外面工作,村里年轻人很少,这时候,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站出来。”她取消了婚礼,告诉了父母自己的决定,父母很支持她,和她一起去给亲朋好友解释。男友原本不太同意,“我比较瘦,男朋友怕我抵抗力不好,但我给他解释后,也同意了,他也是党员。”

“准新娘”变身“志愿者”,奔走在乡村防疫第一线

来到村委会,村干部打量着这个瘦弱的姑娘,问她行不行,她倔强地说:“当然行啊!我是党员,关键的时候,就是志愿者。”

雪白的婚纱换成了白色的防护服,杨晓珍带着一份基层党员的坚守,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奔走在家乡,“婚礼可以延期,村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准新娘”变身“志愿者”,奔走在乡村防疫第一线

从正月初三到初九,在最危险的防控时期,杨晓珍放弃了春节假期,冒着严寒天气,和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一起,肩负起全村的疫情防控任务。

每天上午8:30,她准时站在下车村村口的劝返岗,认真按照流程对出入群众进行信息登记、体温测量、外来车辆劝返、喇叭宣传、帐篷搭建、防疫消杀、组织捐款、垃圾处理、夜间值班等工作。

每天8、9个小时的工作中,她遇到了未曾想到的困难,也感受到了许多温暖。有人从外地来看亲戚,她去劝返,对方不理解,和她吵闹,她耐心解释;队伍里女同志少,志愿者们对她照顾有加,帮她在帐篷里生火暖和;村里人给她送饭送水,心疼他们大冷天站在路口守着......

“准新娘”变身“志愿者”,奔走在乡村防疫第一线

“其实我们互相都不认识,常年在外面上班,这次为了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互帮互助。我在劝返点多服务一天、多测量一次体温、多做一次消毒、大家就少一分风险,疫情防控的工作就能向前一步。”

这是杨晓珍的初心,也正诠释和践行着民生银行“为民而生、与民共生”的企业理念。

平凡人的一束光,同样能照亮一片天空。

文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魏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