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何必后悔

如同交错的光影,每一帧都透着失去了色彩的往昔,而在眼眸里闪烁而过的,是现在跟过去的交替。

似乎,现在的每一个结局都是从过去的每一个选择里,延伸出来的。又似乎,我们都可以将现在的不顺归之于以往,如果当初我选择另一条路,现在又会怎样?

这似乎已经成了当我们不满于现在的光景时,最直接的反驳,在我们看来,当时未选择的那些路径,都成了我们最大的遗憾,而遗憾下所导致的现在,又让我们悔恨不已。

很遗憾的是,我们远不可能知道,那些遗憾的背后,一旦释放开来了,又会是些什么。

我时常想,如果当初没有来北京念书,我的生活又会怎样。不去念经济类专业,老老实实在杭州念材料,念工程,抑或是念个随随便便的理工科专业,至少也是对高中学到东西有个交代。

大学前俩年,一有时间我总会翻开高中室友群,看着他们闲扯,从专业、学校到南方的台风,我只看着,却插不上一句话。每念及此,心里总像是被蒙上了一层雾,茫茫然,无法看见远方的他们,心里总不是那番滋味。

那段时间,我开始疯狂念书,上到通往奴役之路,渐渐的,那条道路指明的,不单单再是自由市场经济的道路,而是我所面向经济学的入口。下到大秦帝国,恢宏壮丽的历史卷轴在我的眼前铺开时,纷乱繁杂诸侯间的尔虞我诈,金戈铁马,倒总让我有些许的安慰。

不知卫鞅离开魏国时,不知他怀着怎样的心情,是自己才华无法施展的悲壮,还是对不可知前途的忐忑不安。而当他终于选选择了去秦国时,怀揣着一滩豪情,胸中运筹帷幄的面见雄心勃勃的秦孝公的那一刻,那一刻他终将牢记。

在未来的某一天,他又是否后悔过,他未来推行新政的大秦帝国,却终于会成为葬送自己墓场,无论后世给予自己多高的赞颂,而当时的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身首异处。

当他最后看着大秦的天空,已经有了雄霸天下的大秦帝国的天空时,他是否觉得遗憾,遗憾当时如果选择另一条路,又会是怎样的结局。

遗憾却不是后悔,我想卫鞅决然不会后悔选择秦孝公,也不会后悔选择秦国。因为在秦国,他能将自己的满腹才学付诸于实践,他能凭借着一己之力,将摇摇欲坠的赳赳老秦,一举拖向了诸侯之霸,更滋生了后来的始皇帝。他的选择终于断送了他,但也终于成就了他的永恒。

我只是想,他是否会感到遗憾,如果当初魏王能听从公叔痤的谏言,那又会怎样的一条路,又会有怎样的未来。

我后来想时,总会问自己,如果当时我没有念经济,没有来北京,一切又会怎样,这样所遗留下的遗憾,也许永远不会释怀。

但是,我确实从未有后悔过,我只觉时光飞逝而过,人生不过数十年,我们当初所作的选择,虽然未必是最好的,但绝对未必是最坏的。

也许,以往的遗憾会不时再度浮现,但不后悔所作的选择,一步一步往前走去,至少,还能宽慰些,不至于太过迷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