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缘何如此痛苦,看完这篇文章你会恍然大悟

生活缘何如此痛苦,看完这篇文章你会恍然大悟

01

几天以来,因为感冒,伴随着接踵而至的发烧,我整日里昏昏沉沉,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和家人说话也是很不客气,持续很久的低落情绪像酝酿了一冬的坏天气,将我紧紧地束缚在自己的悲伤里。

因为情绪持续不佳,难免会与其他人产生言语上的冲突,拌嘴,抱怨,指责,都可能随口而出。嘴是痛快了,可心就不那么痛快了。

静下来的时候,我狠狠的反思了一下,深以为,在通往美好生活的路上,我们最大的敌人可能并不是生活境遇如何,也不是日常过于琐碎,更不是他人给予我们多少认同多少评判,而在于我们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大多时候,我们得意时,容易高高在上,藐视别人的存在;愤怒时,容易狂躁并充满攻击性,让人望而生畏;消沉时,容易放纵自己的萎靡,将负面情绪随意倾泻。

或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商”,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在多种关系里游刃有余,有的人却总是在各种关系里步步受阻?

因为一个人要在社会上获得成功,智力因素占了20%,而情绪智商却占了80%。

近期社群小组里组织上了一门《管理你的情绪》的课程,静下来的时侯,打开手机,安静地聆听,觉得有几个点对自己有很深的触动和启发,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到和我一样陷入某些情绪中的人。

下面我就着重说一下几个点:

第一, 是关于如何调整我们的内在信念的问题。

人的信念有三种,第一种是“……是最重要的?”比如,有人认为诚信最重要,有人认为挣钱最重要,有人认为朋友最重要,每个人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

第二种是“……应该是怎么样的?”比如,男人就应该多包容女人,孩子就应该听家长的话诸如此类。

第三种是“因为……,所以必须……”比如,因为知道某件事错了就必须加以改正。

我们的这些信念都来源于我们的亲身体验、外部教育和自我的摸索。但不管是哪个来源,实际上都是我们在用过去的经验来做当下的决定。

然而并非所有过去的经验都有用,当外部环境发生改变后,经验便不再发生效应。

我们需要突破局限性的信念,因为 “应该如此”、“托付心态”、“没有办法”,这三者形成的闭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烦恼。

比如,当我们觉得应该发生的事情没有预期发生,我们就会觉得失落;当我们觉得有些事不归自己管时,就会对他人形成托付心态;当我们认为没有办法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多事真的无法改变从而衍生更多情绪。

要突破这样的局限,就要记住以下三点:

应该如此的信念只能要求我们自己;

独立的人对别人的帮助才会更加感恩;

办法并非天生而都是练出来的。

第二, 是关于分清人生中的三件事的问题,

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事会有自己的事、老天的事以及别人的事。

我们需要分清三者的区别,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否则,我们没有做好自己要做的事,又总在杞人忧天,怕一些无法掌控的事发生,还总是操心别人的事情,那么生活就只能是一团乱麻,再怎么努力,最终也是无解。

我们大多时候的痛苦皆是因为没做好自己的事、专管他人的事,还操心老天的事。

02

生活缘何如此痛苦,看完这篇文章你会恍然大悟

有人说,要做到生活与工作平衡非常之难,照顾家庭太多,可能就会忽略工作,而将精力全神贯注在工作上,又未免对家庭照顾不周。

所以就总会出现把工作情绪带回家或者把家庭矛盾带入到工作中的状况。情绪上的不佳,总会让我们在工作中频频失误,又在家庭里无尽委屈。

究其缘由,是没有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多重角色,作为男性,工作中可能是领导或职员,家庭中可能是儿子、父亲,或者兄弟;女人则可能是女儿、母亲或者姐妹,当我们无法定位自己不同场合里的自我角色时,就容易角色错位,从而衍生出各种矛盾,并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出现一个大爆发。

其实我们每个人所扮演的不同角色都会有不同的价值,不必为自己的某些短板或者缺陷深感不安。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生,更没有完美的人,接纳当下的自己,肯定自己的优点,把自己的优点集中发扬出来,就会慢慢生出自信。

我们在某时某刻某些场景中,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行为都会彰显出我们当下的价值。

经常问一下自己,

我最喜欢或困扰的角色是什么?

我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中?

我面对的人是什么?

当这样的问题在脑海里盘旋,就能很精准的找到自己当下或者此刻的角色。这个非常重要。

近期,我频频与先生发生冲突,在我听到课程里的角色定位这一段时,就突然豁然开朗了,我们俩在生活里完全可以做到琴瑟和谐,互敬互爱,但是每每一起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时,就总是矛盾频发,我觉得多半的因素是因为我的角色错位了,一旦我的做法不被认同,或俩人产生分歧,我就会反复出现沮丧、愤怒这些情绪,因为,我总是觉得他做为丈夫就该对我有更多包容,更多理解,其实,此刻我的角色已经变了,我已经是一名员工,不再是一个妻子的角色了,而工作中的任何疏忽或者错误又都是他所不能容忍的,所以,矛盾就总是接踵而至。

我们每个人都要在生活中排好自己角色的序位,比如你出去参加朋友的宴会,首先你要先做好宾客的角色,才能做好朋友的角色,比如在家庭里,夫妻之间,首先是丈夫或者妻子的角色,然后才是儿子(女儿)或者父亲(妈妈)的角色;比如,在工作中,要做好一个中层管理,只有做好一个下属的角色,才能成为一个好上司。

课程里有一段特别有意思的话,说,中国婆媳关系普遍不好,罪魁祸首并不是丈夫,而是公公,因为公公没有把婆婆看好,才会导致婆婆跟媳妇来争老公。

乍听挺可笑,细想一下,极为现实,家庭角色的错位排序导致家庭系统混乱。

当然课程的内容远不止这些,我就着对自己触动的点,做了一些详细的解读,也希望能帮到经常会陷入到情绪里的小伙伴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