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勇善戰凱撒大帝和他流傳千古的《高盧戰記》

導語:蓋烏斯.尤利烏撒凱撒生於公元前100年,而且他本身就出身貴族是名門之後,史稱凱撒大帝。是羅馬共和國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威名響徹亞歐大陸。

驍勇善戰凱撒大帝和他流傳千古的《高盧戰記》

(凱撒大帝圖片)

凱撒出身貴族,在成名早期便有遠見的與另外兩個貴族結成三頭同盟,以支持他出徵,很快就征服了高盧全境,也就是如今的法國,還攻擊了德國和部分英國。一鼓作氣他率軍佔領了羅馬,打倒羅馬的獨裁統治,公元前44年,凱撒遭到國內反對派政客的暗殺,不治身亡,最終58歲。

《高盧戰記》也叫凱撒大帝則是第一手資料記錄了凱撒征服歐洲的主要幾場大規模戰爭的過程。

在凱撒統領軍權時,當時的羅馬,正處於混亂中,前一年羅馬帝國大軍出征時全軍覆沒,損失慘重。在首都羅馬,平民接受不了事實,引發城市遊民暴動。

驍勇善戰凱撒大帝和他流傳千古的《高盧戰記》

(凱撒大帝圖片)

但是凱撒的勝利消息傳回,百姓從征服高盧的勝利中想必能找回一些相當的自豪感。他們支持領兵在外作戰屢戰屢勝的凱撒。而作為一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凱撒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這部書的出版,也是為了能取得更多公民的支持,以保證自己能順利當選執政官。

在《高盧戰記》的前言中說道凱撒從統一羅馬國家到死去,還不到四年,但住在這樣短的時期內,他仍完成了許多豐功偉績的工作。但是隻不過是奴隸主階級的內部鬥爭,他只是發揮了奴隸制度的優點,發展了努制度,但是根本沒有影響到當時廣大奴隸階級的命運,如同清朝時期的康乾盛世一樣,他們只是再次發展了封建制度,但避免不了封建制度在資本主義制度面前一戰就敗的劣勢局面,影響不了晚清的歷史進程,凱撒也是如此也就是沒有政治上的進步。

《高盧戰記》除了第八卷其他都是凱撒個人自己寫的。

也就是非文人而是將領所寫,所以敘事直白,用詞簡潔,凱撒沒有采用第一人稱,而是第三人稱,想給大家營造一種客觀公正的感覺。因為他是第一位到達歐洲大陸深處的羅馬將軍,所以書中除了主要記載戰爭之外也描述了一些所到之處的宗教信仰和親身經歷的風土人情等等,給羅馬的本地人留下了第一手資料,也就是即當將軍也做戰地記者,邊打仗邊寫小作文,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驍勇善戰凱撒大帝和他流傳千古的《高盧戰記》

(羅馬軍隊圖片)

卷一首先描寫了高盧全境的概況,包括地理環境和原住民的生活習俗,還記載了雙方在河流邊作戰斡旋,外交談判的過程。

卷二主要講述了對比爾及人的戰爭。當時所有的比爾及人結成聯盟反對羅馬。因為,他們也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害怕一旦高盧被征服後,羅馬軍隊就會攻打他們。

凱撒採用迅速進兵的戰略,直抵比爾及人的邊境,另一方面又挑撥離間高盧和比爾及的力量,既加強了自身的力量又分散了敵人的力量。這戰役凱撒大勝而歸。

卷三記載的是凱撒對文內幾人發動的戰爭,雙方的主要戰場在海上,而且對方船身的龍骨比凱撒的要平直得多,因而遇到淺難和落潮時,更容易對付。凱撒深度分析後寫到我們的艦隻在速度上和使用槳這一點上勝過它們,像極了朱元璋和陳友諒,張士誠的的洞庭湖水戰,經過凱撒的仔細分析制定戰術之後也大勝而歸。

驍勇善戰凱撒大帝和他流傳千古的《高盧戰記》

(羅馬帝國地圖)

對於文內幾人在海,上作戰的優勢,凱撒發明了自己的鉤刀,繩索戰術,這讓我想到了赤壁之戰中孫武聯軍的戰術,讓曹操的艦船連在一起,最終文內幾人就再無有效的抵抗方法了,最終戰敗。

卷四講述了公元前55年,凱撒對其他族人的戰爭和第一次英國。卷五中凱撒在公元前54年第二次遠征英國,但是兩次均以失敗告終。

而《高盧戰記》的後幾卷中,主要記載了佔領地境內發生了的叛亂。以及凱撒派兵佔壓的過程。

《高盧戰記》是凱撒傳世的兩部作品之一,而且他是以拉丁文創作,成為了研究拉丁文的範本。絲毫沒有華麗的渲染和儒家文人的傲嬌,全書的文筆十分樸素,但在本書背後卻有凱撒自己想表達的含義。他在書中表面是在描寫戰爭的艱難和他的作戰過程,是想告訴羅馬人民,他和那些政客不一樣,自己是真正的將領,為的是領土的擴張和統一,韋德能名留青史在人民遇到危難之時,真保護人民的人還是他。是他帶領著軍隊衝鋒陷陣,冒著生命危險保護著國家安全,儘管遭到別的黨派政客排擠,但他的心中還是他的人民也就是如同岳飛,霍去病那樣的任務。在字裡行間用一兩句話來表明自己在每一個戰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這樣看來其實凱撒的本質也是一位政客,為自己在外高盧的一系列行為的辯護和宣傳,來拉攏人心。所以全書時時刻刻體現了凱撒在戰爭中的先見性和決定性。

驍勇善戰凱撒大帝和他流傳千古的《高盧戰記》

(高盧戰記圖片)

書中也對各個敵國的風土人情做了介紹。但在字裡行間卻也透露出一種蔑視,一中俯視。

畢竟凱撒是以一種征服者的姿態來到歐洲,建立羅馬帝國並且想統一歐洲,攻打法國和德國,還想越海攻打英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有意大利的身影,由此看來好戰,有稱霸雄心的不止受到納粹帝國之義薰陶的德國,還有意大利也就是羅馬地區,從亞歷山大到凱撒到屋大維,都能體現出意大利人的野心和民族好戰性,但我感覺巔峰的羅馬帝國還是打不過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畢竟風格相剋,而且還有成吉思汗的藏獒大軍。。

結束語:《高盧戰記》貌似僅僅描寫了各個戰爭,但其實內部也有暗線相連,體現出了凱撒的寫作風格和文學才能,想要了解凱撒的征戰一生,這本書絕對是獨一無二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