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再也不能把“察言观色”当做贬义词了

孩子“察言观色”的天赋是怎样消失的?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经常见到这样一类孩子,不管您表现如何“恨铁不成钢”,他们都无动于衷,也不管您如何“苦口婆心”的开导,他们似乎都充耳不闻,他们似乎感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愤怒”、“忧虑”、“担心”……甚至还有不少孩子用极端的方式表达他们对老师和家长关心的“不满”。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再也不能把“察言观色”当做贬义词了

这样的孩子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不好的,但是当无论家长和老师若发现这样的孩子都是非常担心的,而且无助。这样“油盐不进”的学生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这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有很多人会把孩子这种情况当做孩子对成年人权威的挑战,遇到这种情况非打即骂,而事实上或许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人从一出生就接受到外部的信息,婴儿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都可以判断成人“喜悦”、“痛苦”、“愤怒”等情绪,这种“察言观色”的能力可以说是人基因里面携带的“天赋”之一。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发现他们“察言观色”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甚至“越来越低”,他们似乎无法判断其他人真实的情感、情绪和动机,经常惹大人生气。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再也不能把“察言观色”当做贬义词了

当然我们发现不同家庭成长的孩子“察言观色”的能力区别很大,这里和孩子对于情绪、情感的判断关系非常密切。毕竟家长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他们需要判断家长的真实情绪来进行应对。当然很多孩子还无法理解成人复杂的动机和情绪,如果家长不给予足够的教导,孩子可能无法理解家长生气、开心、焦虑的真实原因,也无法根据自己看到的家长情绪来进行恰当的反应,以致于做什么都导致家长生气,时间一长就会变得麻木。甚至不再关注他人的脸色,人际智能成长的非常缓慢。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中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动机表现为让孩子“服从”,只要服从,家长就开心,只要不服从,家长就不开心。这样就导致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分辨家长们变幻莫测的情绪,时间长了,就不再关注家长的“脸色”了,在具体行为上只有“服从”和“反抗”两种。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再也不能把“察言观色”当做贬义词了

当孩子出现不抵抗状态的时候,就相当于放弃了从外部接受新的信息,这是非常危险的。

家长们需要知道孩子需要学习很多人际交往的技巧,需要观察、关注他人的情绪变化,需要了解他人的动机,而这些需要家长的言传身教。孩子们出现误判的时候,需要经常沟通教导,非常忌讳家长简单粗暴的处理。

当然,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察言观色常常被当做贬义词,以至于家长和老师在教育中忽略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