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11000米深渊:“彩虹鱼”号全海深载人深潜器

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系统,是由三个深海着陆器、一台万米级彩虹鱼号

无人潜水器、一台万米级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以及一条5000吨级左右的科考母船——“张謇号”组成的深海科学实验系统。凭借这套装备,科学家就能下潜到11000米的深渊海沟,进行科考作业活动。

挑战11000米深渊:“彩虹鱼”号全海深载人深潜器

每到一个新海区,无人潜水器首先充当“探路者”的角色,完成大面积的海底搜索,以确定研究海域,并收集该处海域环境的基本参数;然后布放三个带诱饵的着陆器,拍摄并抓捕海洋浮游生物和鱼类;最后,利用载人潜水器完成精细定点科考作业。时间安排上,无人潜水器可以全天候作业,特别适合夜晚下潜,载人潜水器一般在白天下水作业,这样可以提高科考的效率。

挑战11000米深渊:“彩虹鱼”号全海深载人深潜器

着陆器通过压载铁和气囊式浮球实现浮沉。除了配备摄像机、机械臂及探测海洋数据的传感器、深海泥沙取样器、诱捕深海生物的网箱之外,着陆器还有一个预留平台,可以根据探测任务搭载各种设备。

潜水器的材料大多是钢铁等金属,实现浮沉还需要专门的浮力材料,这种浮力材料主要是由玻璃树脂和环氧树脂组成的合成材料。材料的低密度,使相同物重的材料获得较大的体积,从而获得更大的浮力。

挑战11000米深渊:“彩虹鱼”号全海深载人深潜器

无人潜水器顶部有一根维系母船的光纤,母船通过这根光纤遥控潜水器。载人潜水器的核心是一个内部直径2.1米的球舱,将搭载一名驾驶员和两名科考人员。与蛟龙号不同,彩虹鱼号内部还配备厕所,在下潜人员体力确保的前提下,可以尽可能地提高作业时间和效率。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该系统的研发进展:

2015年10月,全海深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完成4000米海试;

2016年6月,4800吨科考母船“张謇号”下水;

2016年7月,“张謇号”开启海上丝绸之路首航;

2016年10月,全海深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完成11000米马里亚纳海沟测试;

2017年,完成从南极到北极的“极地深渊科考探索之旅”;

2018年10月,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完成新不列颠海沟8000米海试;

2019年5月,期待中——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冲击11000米马里亚纳海沟极限挑战!

挑战11000米深渊:“彩虹鱼”号全海深载人深潜器

向深渊挺进,人类可以更深地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感知气候变化,促进海洋环境保护,改进地震预报,其科技意义影响深远。我国科学家将对全球26个深渊海沟进行资源普查,开展深海救援和打捞,海洋工程设备的安装、检测与维修,水下考古和电影拍摄,深海探险和观光,由此衍生出的民用与商业价值前途无限。

可上海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梦想。现在,随着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系统工程的推进,这一梦想即将实现!

挑战11000米深渊:“彩虹鱼”号全海深载人深潜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