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孩子抑鬱症是這麼來的

剛結婚那年,老公帶著我,去和他的表哥去吃宵夜。那頓夜宵給我的影響極大,表哥講述了他

抑鬱症多年的故事以及抑鬱症的由來。

至今我還能記得他微微顫抖的臉,和眼裡深不見底的悲傷。

他說:

他小時候在農村,父母的管教極其粗暴,只要稍有不滿父母的意就會迎來一頓責罵,甚至毒打。

無論是誰的錯,最終都會歸結到他的錯。

一般來說孩子在父母那裡受到了傷害,可以在爺爺奶奶那裡得到庇護。但,表哥不一樣,他在爸媽那裡得不到寵愛,在爺爺那裡也會遭到訓斥,甚至暴打。

爺爺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甚至一家人都信奉這樣的“真理”,只要他不聽話、做錯了事就會遭到一頓毒打和扎心的責罵。

更嚴重的是媽媽與爺爺之間的矛盾、婆媳矛盾、媽媽所受的所有委屈、怨氣和憤怒都會發洩在他身上。

只要媽媽不高興,他就會遭到責罵,類似“都怪你,生你有何用”,還會用棍棒打他,他的手和腳常常有

淤青

為了懲罰他,也會把他關在小屋裡面,不讓出來。

或許,孩子抑鬱症是這麼來的

有一次,曬稻穀,做什麼事忘記看天氣了,稻穀被雨淋溼,被爺爺毒打一頓。表哥害怕極了,跑到禾稈堆裡躲了一夜。

他怕被打被罵不敢回家,以為天黑了沒有回家,爸爸媽媽會出來找他吃飯的,結果沒有人去找他。表哥一個人在禾稈堆裡躲了一夜。

表哥講到這些事的時候,我留意到他的臉和嘴唇都有微微的抽搐,眼裡閃爍著淚光。

表哥很明確地和我們說,他的童年是不幸的,沒有得到關愛,常常在恐懼中度過。

從高中開始他就常常失眠,而且會伴有嚴重的頭痛,有過自殘行為,多次想過自殺。

上大學後,離開家,他開始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畢業後,工資的很大一部分都拿去看心理醫生。

一路上他一直和抑鬱症對抗著。他說他三十幾歲不結婚是覺得自己都照顧不好,沒有能力去照顧別人,照顧不了一個家庭。

或許,孩子抑鬱症是這麼來的

去年表哥帶著女朋友來廣州見我們了。有說有笑的,但我依然發現他很拘謹,很多時候都很在意別人的反應。

直到今天依然還沒有結婚,具體是什麼原因,我不太清楚,我想是和鬱抑症脫不了關係。

那頓夜宵對我的影響非常深刻,表哥的不幸也影響到了我的育兒方式。

自從去年從小芝麻降生了,我開始關注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立志要成為一個好媽媽。我也發現小芝麻是一個脆弱敏感的孩子。

或許,孩子抑鬱症是這麼來的

“暴打和毒罵孩子”這些事,我絕對不會做的。

現在很少有父母會暴打自己的孩子了,責罵肯定少不了。但是責罵過度了就成了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對人的傷害看似無形,卻句句誅心。有時候我們不知道有些話說出口,可能會像一把刀子一樣,無形地紮在孩子的心口上,留下很難癒合的傷口而語言暴力這把刀子還可能會一點一點毀掉孩子的未來。

比如,這些話,每一句都誅心:

“你怎麼還不去死”

“你簡直一無是處”

“你怎麼那麼笨”

“我是造了什麼孽,才生了你”

“生你有何用”

“家裡有你真是倒大黴”

“天天毛手毛腳,你上輩子是闖禍精嗎?”

“我不想要你了,你走開”

“你腦子被豬吃了嗎?考成這樣還有臉回家”

“沒見過這麼髒的孩子,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

......

這些話對成年人說都會很難受,何況是孩子?當你很生氣說這些話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麼傷害,但它卻真真切切傷害了孩子,語言暴力給孩子心靈的傷害是一輩子的。

曾經在微博上看過一個關於語言暴力傷害的視頻,網友評論自己小的時候受到的語言暴力,影響著自己的一生。

或許,孩子抑鬱症是這麼來的

或許,孩子抑鬱症是這麼來的

希望在育兒的路上,我們記得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讓他向陽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