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朱赢椿

朱赢椿,书籍设计师,现任南京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参与设计和策划的图书曾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朱赢椿在工作室门前竖了块牌子,“慢”

在朱赢椿的随园书坊内,有一个写着大大的“慢”字路标。朱赢椿坦言,这也是他一直倡导和秉承的生活理念。

“慢不是拖沓,是坚持一个可把控的方向前行。其实越慢,你的效率越高。因为快节奏的生活,很容易让人失去方向,会走弯路,反而降低了效率。而慢下来,可以很稳地走好每一步,更容易掌握方向,效率自然更高。

书是养出来的

随手记录、细致观察、逆向思维,是朱赢椿的三大法宝。

从2007年的《不裁》,到2008年的《蚁呓》,再到近两年的《蜗牛慢吞吞》《肥肉》《空度》和如今的《虫子旁》等等,朱赢椿开辟出了纸质图书的一方新天地。不过细看下来,朱赢椿推出新作的频率在当今的出版界,绝对是比较慢的。

“我的书,其实是养出来的。”我并不会给自己设定好详细的计划,“我出书的节奏是很多条线同时推进,像《虫子旁》就是5年前就开始慢慢培养的。其实就像我在自己的小院子里种树一样,我会在院子里同时种上桃树、梨树等,然后慢慢看它们成长。但是因为它们的特性不同,有的可能先结果,有的结果的时间会比较迟。而且等待果实成熟,也是一个过程,你不可能去通过其他任何方式去催熟它们。”

设计作品欣赏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2006.《没有脸的诗集》,是一本没有封面、没有作者简介、没有目录的诗集。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2008.《触发:南京师范大学文科基地视听与写作课》“视听艺术与写作”课上的习作集。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2008.《鼠述》是周宗伟根据朱赢椿亲自拍摄制作的雪景照片为线索创作了一个以“成长”和“教育”为主题的故事。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2016.《虫子旁》是朱赢椿通过对小昆虫的长期观察,用文字和摄影作品的形式来展现微观世界里的传奇故事。书中细细记录了五年来作者对身边微观世界的观察,“书里记录的小虫故事,发生地点都在随园书坊,主要是地上、墙上或树上偶遇的。主角大多是身边普通的小虫,少有珍稀,更未濒临灭绝,不需要通过田野调查,涉水登山去搜寻拍摄。”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2011.《蜗牛慢吞吞》。“我想学习‘快’的生活,随处可见比我‘快’的老师——蚂蚁、瓢虫,还有毛毛虫,当然,更快的还是黄蜂。我虚心地向黄蜂请教‘快’的问题,他热心地给我示范如何快速地飞行。我惊叹于他高超的飞行技巧,却见他飞得太快而不小心撞上了蛛网,片刻间一命归西。我替他惋惜又暗自庆幸,慢的好处真要细心才能领会,祖先的智慧自有道理。”

——《蜗牛慢吞吞》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设计诗》为朱赢椿自作诗集,收录数十首以画面传达构成的诗歌。朱赢椿将诗歌用设计的手法制作展现,呈现出画面上的诗意感觉。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不裁》,一本需要边裁边看的书。2007年,《不裁》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不哭》,朱赢椿设计,是一本由18个新闻故事组成的书稿,描写一群18岁小孩的“弱势群体”。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很多人的心已裹上了老茧,这或许是一本能够融化心灵老茧的书。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杜尚语录》,朱赢椿主编,根据马塞尔·杜尚提出的概念所编辑设计的语录集。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肥肉》长达六年的组稿,以“肥肉”作为本书主题,集结了数十位中外名家作者的图文创作(其中包括沈昌文、叶兆言、苏童、麦家等知名作家,也有刘晓庆、杨澜这样的名人)。看似只有一个很简单的“肥肉”话题,但是却牵涉到了很多由猪肉制作的食物。比如,肉圆、油渣,甚至细化到一道菜,比如蚂蚁上树。

该书用保鲜膜包裹,化作一块超市里卖的大肥肉,远看十分逼真。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2013.《空度》是一本极其精美的艺术摄影集,被喻为图书奢侈品,定价480元。被评为2013年中国最美的书。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逝者如渡渡》, 每灭绝一种动物,我们就向孤独又迈进了一步。被评为2014年中国最美的书。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朱赢椿参与创作并设计的《蚁呓》被评为2007年中国最美的书,2008年世界最美图书特别奖,同时被韩国、德国等国家购买版权。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元气糖》,朱赢椿专门为殳俏量身定制的一本书。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2013.《平如美棠》,朱赢椿设计。因为每一页纸都承载了太多的感情,所以长夜中我曾只想静静流泪。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这本书的内容提供来自南京80后女作家陆漫漫的新作《一人一年泰州西》。通过文字、摄影、手绘的方式记录了作者在远离家乡一年生活中原生态的美,感情是质朴的,文字是随性的,图片是写实的。所以,朱赢椿的设计理念遵循了这样一个过程,从夏天、秋天、冬天再到来年的春天,完整记录了作者一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季节流转的场景变换。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变形鸟》| 朱赢椿 | 理想国 | 2017年9月

如果想象力有翅膀,那应该是便形鸟的样子。便形鸟,取“随物赋形,便宜行事”之意。是朱赢椿先生从2014年就开始创作的一部作品,以两种不同的创作方式——绘画与摄影,展现了对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痕迹的艺术创作。全书分为三部分:影像、图志和揭秘。

第一部-影像。通过摄影画册式的编排方式,作者将绘画创作的便形鸟与摄影作品结合,进行再创作,形成观念艺术作品。第二部-图谱。作者以中国古籍画谱的形式,将便形鸟的形象一一展示,并配以半白话文字,对鸟的外貌、性情等进行描述。第三部-揭秘。以照片与画作对应的形式,向读者揭示便形鸟的创作原型,作者的创作缘起和幕后素材,也在这一部分向读者呈现。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一个一个人》(朱赢椿装帧设计)是一部纪实散文集,时间跨度三十年,从七十年代末到今天,记录了作者申赋渔一路走来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所属年代的烙印。他们出现在作者的各个人生阶段:乡村生活、求学经历、打工生活、记者生涯。他们来自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农民、工人、电视台记者、商人、诗人。小人物的生活正是大时代的碎片,一幅幅肖像构成了一个长卷——中国社会的画卷。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蜗牛慢吞吞》手作

高山、森林、大海,这些并不意味着“远方”,诗意在日常

“当我们把节奏放慢了以后会发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事物都能跟你的内心产生碰撞,它会源源不断地带给你生活灵感。”

——朱赢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