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條只能配豆漿?來自於中國油條四大地區的至味吃法!

一說起油條,人們首先能聯想到的,多半是豆漿。自從豆漿油條成為美食界的王牌搭檔以來,在早餐店裡,可謂是叱吒風雲,味道好,顏值高,便於攜帶等優點,使其成為眾多上班族的早餐心頭肉。在無數喜好者的熱愛與追捧下,豆漿油條的專賣店已在我國遍地開花,純白鮮美的豆漿,浸以酥香脆嫩的油條,一口下去,香、甜、脆、軟,以極致的美味喚醒味蕾,溫暖了無數人的清晨時光。

油條只能配豆漿?來自於中國油條四大地區的至味吃法!

但在中國的餐桌上,一道美食,遠不止一種吃法,油條,自然也是一樣。單吃、入菜、裹餡,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賦予了油條更多的可能性,而南北之間,又根據各地的口味不同,讓油條擁有了更加豐富的味道與做法,在油條的美食江湖裡,各地更是“明爭暗鬥”,經過多場舌尖上的廝殺後,共有四大地域的油條脫穎而出,以其各不相同的做法、吃法,攬盡了中國油條舌尖上的美味。

廣州:海鮮粥+油條=鮮美順滑

豐富的早茶文化,讓廣東人在早餐這一塊,擁有其他省份難以比擬的深厚底蘊。艇仔粥,便是其中翹楚。油條、海鮮、米粥,是艇仔粥美味的精髓所在,廣州人用十多種輔料以及巧妙的烹飪工藝,將這三者近乎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海鮮的鮮香,米粥的濃稠,將油條浸泡後的絲滑口感如抽絲剝繭般,一點點的激發出來。香、滑、綿、軟,一碗地道又鮮香爽滑的艇仔粥,不僅是廣州人的摯愛,更見證了百年廣州“遊船河,啖蝦啜粥”的過往。

油條只能配豆漿?來自於中國油條四大地區的至味吃法!

同樣是將油條浸泡後食用,但艇仔粥與豆漿油條全然不同。艇仔粥多以魚骨、雞骨做底,加入稻米熬製成粥。待得粥底煮熟,將生魚片、叉燒片、魷魚絲、海蜇絲等食材墊於碗底,而後滾粥衝入,碗內的食材被一燙即熟,最後撒入一捧香脆的炸花生和油條,在這一道經典的廣府美食中,你可以說是海鮮的鮮香成全了油條的絲滑,但也正是油條自身爽滑的特性,讓它與廣州的海鮮粥相得益彰,在這場交融的美味中,廣州人,才是最大的贏家。

魚鮮肉美的海鮮與米粥共同包裹出了油條綿滑細膩的口感。僅只在“鮮”字上,艇仔粥便是百倍於豆漿油條,同時,油條亦能淡化海鮮粥底的腥味,減少米粥的餬口感,順滑的美味,便在三者的相互作用之間,愈加濃郁。這種舌尖上的盛宴,在交通不發的年代,唯有廣州人才能獨享其美。

四川:油條進了火鍋,才叫巴適

管你什麼美食,能下得了火鍋,才能贏得四川人打心底裡的認可,相對於豆漿的純白香甜,火鍋的熱辣翻滾,才是酥香綿軟的油條,最好的歸宿。

油條只能配豆漿?來自於中國油條四大地區的至味吃法!

在四川,炸至酥軟的油條,從誕生的那刻起,就註定了逃不出落入火鍋的命運,紅油披身,在辣子與火鍋湯汁中走過一遭的油條,不僅體態更加豐盈,更吸收了鍋內美味的精華。除了全身上下散發著火鍋獨有的濃香,在油條每一寸的“毛孔裡”,更充盈著鮮辣的湯汁與誘人的味道。若是出鍋沒多久便放入口中,只需輕輕一咬,湯汁便能如火山爆發般,瞬間裹住舌尖上所有的味蕾,繼以油條熬爛後的嫩滑口感,能讓人在一瞬間,嚐盡火鍋內所有的鮮香,而又不至於過於濃烈。

對於四川人來說,油條作為火鍋美味的載體與延伸,堪稱火鍋食材中的一絕,面對油辣沸騰的火鍋,唯有以柔克剛的油條,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勁道。

杭州:油條包著吃——幹吃油條的極致體驗

油條之所以要就著豆漿一起吃,是因為油炸食品自身的油膩感過於厚重,需要豆漿類的飲品作為緩衝,中和油條自帶的油膩口感。在中國,十個吃油條的地,有九個是這樣做的,但杭州,卻偏偏要反其道而行,屏除了幹+溼的油條傳統吃法,僅憑一把香蔥,去膩提香。在杭州,幹吃油條,也能擁有油條美味的極致體驗。

作為油條的誕生地,杭州人可謂是把油條吃出了花,不僅可以配粥吃,還能蘸著醬油吃,最絕的,當屬杭州的蔥包燴,可以幹吃而不生膩。

油條只能配豆漿?來自於中國油條四大地區的至味吃法!

據傳,蔥包燴的“燴”字,原本是秦檜的“檜”,南宋時,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岳飛,致其身死杭州定風波,杭州百姓皆為之悲憤感懷,當地麵點師傅特意和麵搓揉成兩個象徵秦檜夫婦的麵人,用餅包裹,壓扁後丟至油鍋中煎炸,取名為“油炸檜兒”,而口吞油炸檜,就成為杭州百姓表達憤懣情緒的出口。為避免秦檜的報復,機智的杭州百姓,,將其更名為油炸燴,後來的蔥包燴,也起源於此。

薄薄的麵餅裹上剛出鍋的油條和青翠的小香蔥,平攤在鐵鍋之上壓烤,將餅壓緊實後,口感勁道,有嚼勁。片刻後,蔥段飄出香味,透過脆黃的麵皮,露出若隱若現的翠綠。而後刷上一層稠香柔滑的甜麵醬,封存了蔥段和油條的濃郁香味,只需咬上一口,便可獲悉老杭州最為地道的味道。

油條只能配豆漿?來自於中國油條四大地區的至味吃法!

放之四海皆柔的油條,到了杭州,才能算得上是擁有了嚼勁,一抹蔥花,些許甜麵醬,用香味與甜味,為油條卸下了大半的油膩,離開米粥與豆漿,獨立後的油條,仍可帶來舌尖上的極致享受。


冀南、豫北:油條與雞蛋的美味碰撞

往油條裡灌雞蛋,是豫北與冀南的拿手好戲,雞蛋布袋通常與豆沫或胡辣湯一同出現在當地人的餐桌上。

外皮焦香酥脆,內蛋香宜人的雞蛋布袋,是當地人招待稀客貴人的美食佳餚,油條中的雞蛋與杭州蔥包燴中的香蔥一樣,是油條解油去膩的法寶,同時,它也是油條的“血肉”與“筋骨”,更是雞蛋布袋的美味源泉。在雞蛋的支撐下,油條更為脆嫩,少了一分油炸的膩味,多了幾許清爽的口感。

油條只能配豆漿?來自於中國油條四大地區的至味吃法!

雞蛋布袋的製作較為簡單,但對熟練度的要求極高:用一雙長筷將淌油的油條撈出,略一翻轉便將油條戳開一個小口,而後灌入雞蛋液,重新丟至鐵鍋內煎炸。若缺少練習,就會在製作的過程中“兵荒馬亂”,極易失敗。

過兩遍滾油的雞蛋,較油條顏色更為金黃,表層結成略薄的焦殼。蛋液順著蜂窩狀的氣孔佈滿整個油條,咬開後,熱氣自下而上衝出,稍不注意便可將口腔燻出泡來。雞蛋布袋的中部內芯,宛若西瓜尖的甘甜,蓬鬆的油條面瓤裹上一抹蛋黃,最是滑嫩無雙。這種口感,是豆漿油條難以比擬的。

油條只能配豆漿?來自於中國油條四大地區的至味吃法!

除了上述的四個地方,江西的油條包麻餈、上海的油條素排骨、天津的煎餅果子,也是油條中與眾不同的美味吃法。中國的地大物博,賦予了油條以多種滋味,各地不同的地理環境、人文發展,又將其各自推向了不同的美味方向,雖說花開各異,各不相同,但總有一種,可以觸動你的味蕾舌尖,感受到中華美食的至味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