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些信息申請不了政府公開

作者 | 王業子 槐城律師


隨著人們法律意識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向政府申請公開的方式,瞭解生產、生活所需的各種信息。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全國關於政府信息公開類的糾紛數量也在連年升高。


1

依法申請公開土地信息,

為什麼被推脫?


近日,槐城律師接到一位王姓當事人的諮詢。2002年,當事人跟村委會簽訂了一份《土地租賃協議書》,約定取得約3畝土地的使用權,之後這塊土地一直擱置,但最近他卻發現有一家企業疑似非法侵佔了這塊土地,還辦下了土地證。


注意!這些信息申請不了政府公開

當事人認為當地國土部門是土地證製作、保存的部門,因此向國土部門申請公開這塊土地的土地證號、辦證機關、用地單位、土地取得依據、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和詳細規劃圖。出乎預料的是,當地國土部門卻並沒有依照他的申請公開這些信息,這讓當事人大動肝火。


2

不可申請公開的信息,

原是另有公開途徑


其實,這件事主要還是當事人用錯了法律法規,造成了誤會。


根據我國《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暫行辦法》第二條的規定,不動產登記結果和不動產登記的原始資料都屬於不動產登記資料。具體到當事人申請公開的那些信息,土地證號、辦證機關、用地單位都屬於不動產登記結果中的內容,土地取得依據則屬於不動產登記機構審核的材料。


對於不動產登記資料,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七項規定,所申請公開信息屬於工商、不動產登記資料等信息,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信息的獲取有特別規定的,行政機關應當告知申請人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注意!這些信息申請不了政府公開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專門發函對這樣規定的原因進行了解釋。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戶籍信息查詢、工商登記資料查詢等,都屬於特定行政管理領域的業務查詢事項,其法律依據、辦理程序、法律後果等,與政府信息公開行為存在根本性差別。


由此可知,當事人申請公開的大部分信息其實是特定行政管理領域的信息,所以國土部門告知他向不動產登記機構查詢。至於當事人申請公開的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和詳細規劃圖,則不屬於國土部門負責公開的範圍,因此國土部門告知其向有權部門申請。


3

槐城律師建議


結合行政法規和實踐經驗,槐城律師提出如下意見供大家參考:


1、以下信息應向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查詢:


(1)不動產登記簿等不動產登記結果;


(2)不動產登記原始資料,包括不動產登記申請書、申請人身份材料、不動產權屬來源、登記原因、不動產權籍調查成果等材料以及不動產登記機構審核材料。


注意!這些信息申請不了政府公開

2、僅有不動產權利人和利害關係人有權查詢不動產登記信息,其中利害關係人指的是因買賣、互換、贈與、租賃、抵押不動產構成利害關係的人,以及因不動產存在民事糾紛且已經提起訴訟、仲裁而構成利害關係的人。


● 回覆關鍵字“疫情”或者“疫情合集”,查看更多疫情相關文章。


● 本文涉及的相關問題,您還可以進入“槐城律師”公眾號,點擊頁面下方的“問一下”或“找律師”與律師交流諮詢。


適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三十六條第七項 對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機關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答覆:

(七)所申請公開信息屬於工商、不動產登記資料等信息,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信息的獲取有特別規定的,告知申請人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2、《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暫行辦法》

第二條第一款 本辦法所稱不動產登記資料,包括:

(一)不動產登記簿等不動產登記結果;

(二)不動產登記原始資料,包括不動產登記申請書、申請人身份材料、不動產權屬來源、登記原因、不動產權籍調查成果等材料以及不動產登記機構審核材料。

第四條第一款 不動產權利人、利害關係人可以依照本辦法的規定,查詢、複製不動產登記資料。


3、《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於明確政府信息公開與業務查詢事項界限的解釋》(國辦公開辦函〔2016〕206號)

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以及戶籍信息查詢、工商登記資料查詢等,屬於特定行政管理領域的業務查詢事項,其法律依據、辦理程序、法律後果等,與《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所調整的政府信息公開行為存在根本性差別。當事人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申請這類業務查詢的,告知其依據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辦理。


應對防疫中的法律問題

專業律師時刻在線

萬眾一心,共克時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