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大厦随处可见,若干年后,恐成“烫手山芋”,无处安放?

在我国很多城市,几乎处处都是高楼大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高楼数量上已经赶超欧美国家,甚至是遥遥领先了。高楼大厦无疑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并且,代表了国家和城市形象,中国最为瞩目的城市景观早已不是亭台楼阁,而是一幢幢令人仰望的高楼大厦。

我国到底建设了多少高楼大厦呢?根据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的数据,在2018年,全球共新建143栋2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中国独占88座,这一数字是第二名美国(13座)的近七倍。

另外,在建造200米及以上的建筑上,中国连续23年保持着最高产的地位。截至2018年,中国超过200米的高楼已经有686座,占到全球1478座的将近一半。

高楼大厦随处可见,若干年后,恐成“烫手山芋”,无处安放?

中国为何热衷建设高楼?最初,中国摩天楼的发展也起源于土地效率的最大化,节约利用土地的方式,建设高层住宅,能够满足更多的人居住需求,并且也是一个城市实力的体现,可以提高城市层次感。

如今,高楼大厦随处可见,但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这些高楼大厦本质上是钢筋水泥,那么若干年后,会不会成为问题呢?

高楼大厦随处可见,若干年后,恐成“烫手山芋”,无处安放?

一座城市,高楼大厦多了,高层住宅也多了,给人一种发达繁荣的感觉,甚至,当我们聊到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时,常常以高楼而自豪。但是作为主体是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寿命到底是多少年,仍是个未知数。

因此,有人认为,如今高楼大厦随处可见,在若干年后,恐成“烫手山芋”,无处安放。其实,遍地高楼背后的“后遗症”已经暴露了,近些年,“空置房”的话题一直被人们热议,由此可以证明目前现有的房子已经足够居住了。

如果继续建设高楼的话,恐怕在若干年后,这些高楼将无人居住,只能空着。当然,很多高楼大厦的建造并非是为了居住,但是,高楼大厦给人的感觉还是“华而不实”,有些高楼大厦,甚至成为了地方的“负担”,一些写字楼的空置率长期居于高位。

高楼大厦随处可见,若干年后,恐成“烫手山芋”,无处安放?

建设一座高楼大厦,也是一个大工程,成为烂尾楼的高楼大厦并不罕见。天津117大厦,因117层而得名,2008年开工建设,花了四年时间才修建完地下室部分,2012年117大厦开始建设主塔楼,主塔楼的建造又花费了三年时间,直到15年才宣布塔楼结构封顶。

可见,造一座高楼并非易事,同时使用率一直饱受诟病。如今由于中国部分地区建筑热潮可能已超过需求,不过,在2019年中国新建摩天大楼数量已经大幅下降了,过去一年来,中国完工的高度在200米及以上的新大楼的数量只有56座,与前一年相比降幅超过38%。

并且,在2019年中国建成的摩天大楼总数是2013年以来最少的,可见,对于高楼大厦的“热爱”,也是时候冷静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