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奧數,英語,鋼琴,繪畫,如今無論是生活在大城市還是小縣城,無論孩子和家長,談起課外興趣班來都是如數家珍,少則一兩個,多則五六個,孩子們像陀螺一般終日高速輾轉於補習班之間,放學對於孩子們來說不再是當初解放的鈴聲了,而是下一班急匆匆趕來的地鐵發出的陣陣促鳴。

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不讓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口號即像一個魔咒,又像一劑興奮劑。家長們將培養孩子的全部希望寄託於各種課外的興趣班,自家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少學了一科,晚學了幾個月,就好像孩子要吃大虧似的,立馬就不如別人了一樣,然而就是因為家長們普遍的這種心理,對興趣班,課外補習班的熱衷,反而造成了一種奇怪的現象,當大家都把興趣班當成應試捷徑的一個結果是,行情水漲船高,而為了加分或者應試而學的孩子並沒有得到這方面的回報。

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據瞭解,重慶一所小學,班主任曾讓孩子們填寫特長,一個班50個孩子,34個孩子在學鋼琴,老師不得不宣佈說,彈鋼琴不算特長,因為”會的人太多了”。再說個例子,某中學2017招生,以特長生名字報名的學生就有三四百名,其中鋼琴十級的學生就有60多個,而按照學校的招生計劃,鋼琴特長生只招收兩名。問題是如此慘烈的廝殺進入中學的藝術特長生,很多人會在初中嚴峻的課業壓力下,放棄藝術特長。

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家長們好像換了集體焦慮症一樣,這種病是我們整個社會焦慮的折射,家長焦慮房子,車子,孩子,工作,物價,而反過來家長們將把孩子培養成成功人士作為消解這種焦慮的一大途徑,他們認為一旦孩子是學習好的,特長多的便可以在這個社會中生活得很好。

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家長這樣做有錯嗎?沒有,他們只是在複雜而又焦慮的情緒中,想在迷霧行走的人一般,努力的抓住那僅僅的光亮,只能說這是他們唯一能做的,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家長的焦慮不能完全避免,但當焦慮成為一種社會群體性的疾病,並且非理性的相互傳導蔓延,那麼在這個群體中最脆弱的那些人,一定會出現不理智的行為,而這些行為的承受著是他們自己的孩子。

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不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是不讓孩子們”跑”了,更不是直接”放棄比賽”,或者只講究所謂的快樂教育,我想很少有家長會放任自己的孩子如此。孩子不是家長的寵物,更不是彌補人生缺憾的工具,不管是家長,老師還是教育部門只要考慮過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完整的,不一樣的人,他的行為方式會和你們截然不同的。在這種理念下的孩子,當他走上社會的時候才能更有信心,更有理想和快樂。

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起跑線的說法是對於教育異化的結果,其實教育並不需要比出輸贏,教育孩子是培養人,發現人,完善人,這樣一個本質,所以他不存在一個輸贏問題,不存在一個你好我壞的問題,如果看清了這一點,家長還去搶跑幹什麼呢?不要讓你對孩子的愛成為孩子的負擔,不要讓孩子贏了一時,確輸掉了唯一一次的童年,請給他們一個天真快樂的值得回憶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