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啊逛博物馆(写于2017年)

最近每周末都去逛博物馆,这真的是个便宜免费又能增长知识的好去处呢!

上上上周和北大高材生去了国家图书馆的典籍博物馆,冲着近期大英图书馆展出的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的专题。啊啊啊!真的超喜欢英国英伦风啊!由于展厅不能拍照,在此就放不了相片了。

上上周和港中大硕士的发小去了首都博物馆,这是一位很神奇的女子,来北京实习不到两个月就被6位陌生男子搭讪加微信,桃花运真是爆炸了好吗!但她一个都没看上,真是为她的终生大事操碎了心。

逛啊逛博物馆(写于2017年)

因为跟着高材生逛博物馆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我这样的小白痴就跟在他们后面晃悠(被自己的学习精神感动哭)。

先PO一张首博临时展厅的镇馆之宝——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纹甁。

逛啊逛博物馆(写于2017年)

上周又和桃花运爆炸女子去了国家博物馆,号称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的,它真的很大,导致我们没逛完就饿到不行跟非洲难民似的出来找吃的。。。(友情提示:需提前备好干粮)

为配合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主题(或许还顺便庆祝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成功?)馆内设了航天文物展。

逛啊逛博物馆(写于2017年)

图为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和杨利伟穿过的航天服

逛啊逛博物馆(写于2017年)

图为翟志刚在太空展示的国旗

当然,国博里还有很多展厅,比如本人比较喜欢中国古代史,就会着重参观地下负一层古代中国展厅。

逛啊逛博物馆(写于2017年)

图为古代玉器艺术展厅的乾隆帝御题如意

还有近代发展史,图中就是手机的演变发展史,嗯,或许你用过的手机就在陈列柜里。有木有很怀念!(当然,这些我都不熟悉。。。我的第一部手机就是触屏的。。)

逛啊逛博物馆(写于2017年)

逛啊逛博物馆(写于2017年)

其实博物馆里也有很多感动,比如这位行动不便的大叔,拄着拐杖把一幅幅画看完,对知识艺术渴望的人值得我们尊敬。

还有很多小盆友在父母的陪同下参观,有知识渊博的父母给他们讲解,潜移默化受到知识的熏陶,教育差距根本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了,像他们这么小的时候我也只是在玩洋娃娃吧。

逛啊逛博物馆(写于2017年)

逛啊逛博物馆(写于2017年)

那么如何参观博物馆呢?嘿嘿嘿!干货在此!!(选自知乎,侵删)

首先进入某一个展区后,先要重点看一下前言部分,这一段文字通常是对整个展览的介绍。在参观过程中,先看文字再看展品,在把握整体线索的前提下丰富细节。

参观一个展览,其实需要你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同时要有完善知识体系的观念,对你以往的理论的书面的认识一个梳理和完善,深化你对某些东西的认知。

进入一座博物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参观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人群:

一、第一类人主要以旅游为目的,主要是为了欣赏馆藏的一些珍宝。这一类人群主要留意的是展品。看到一些原本只在中小学课本上出现的国宝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也是一件非常兴奋的事。

二、第二类人主要以学习为目的,。他们所留意的要素主要是展品和介绍词。对于这一类人,我的参观意见是:

1.提前了解博物馆大致情况。可以先上博物馆官网,了解博物馆的精华或者近期活动等。这样就可以带着期待去参观博物馆,那么自然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2.到达博物馆后领取宣传折页。一般博物馆都有重点展品的宣传折页,上面都会有建议参观路线和必看展品的内容,也会有推荐的展览相关的活动或是讲座,这些不仅可以带你更好地参观,也可以在离开博物馆后进行回味。

3.租讲解器或请讲解员。博物馆展品介绍毕竟是有限的,大部分的内容都由讲解来贯穿,因此讲解内容可以系统地带你进入博物馆展示内容的某个领域,也可以加深记忆。

4.参与展览活动或讲座。博物馆经常会根据展览内容或是临展举办活动,各种讲座更是展览内容的延伸,这些都会更加丰富参观的体验。

三、第三类人因为其观展经历较丰富,所以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更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整个展览。他们不仅学习知识,还考虑展览的展陈方式是否合理,展线是否清晰,灯光的放置是否恰当,等等。

叮叮叮,下课了!下一期的文章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ing。。。敬请期待!

逛啊逛博物馆(写于201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