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你的企業還能撐多久?

疫情之下,你的企業還能撐多久?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的安排,這個漫長的年假一次次的延長,復工的日子一拖再拖,然而,企業的運營成本、貸款利息、員工社保工資等等都沒有暫停,依舊如常運轉,在失去了進項的疫情期間,這些都成了壓死駱駝的稻草,於是有這樣一句話悄然流行:我扛住了疫情,可公司沒抗住,疫情之下,企業家們“度日如年”。

據據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自疫情爆發以來,即2020年1月22日起至今,已有逾1000家企業發佈破產公告。而據獵雲網不完全統計,已被曝光的大型知名機構有10餘家。

其中IT職業培訓企業兄弟連教育首當其衝,2月6日,兄弟連創始人李超發佈公開信,正式宣告品牌“破產”。2月7日,北京K歌之王總經理的內部公告流出,要與200多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2月13日,明兮大語文的學生家長收到了公司創始人王嘉樹的《致明兮家長的一封信》,表示因資金困難,公司停運。2月18日,百弗英語通知校區學生,因春季無法招生,資方撤資,將解散教師團隊。2月27日前後,早教機構悅寶園位於上海、北京的2家門店被曝倒閉。2月28日,主打簽證業務的百程旅行網宣佈公司無法繼續運轉,開始啟動清算程序……


活著的企業一刻也離不開現金流,資產固化是企業普遍存在的現狀,以往企業的現金流依賴於日常經營的造血功能,用於維持貸款等債務利息的支出和日常經營,然而疫情期間,造血暫停,債務風險就成了現金流最直接的威脅,疫情加速了債務危機的爆發。

曾有人在網上做過這樣一個假設,疫情之下,你的存款可以讓你在醫院的ICU住幾天,很多人的回答都讓人心酸無比,那麼,同樣問一下,疫情之下,你的企業能撐多久?

是否有一種方式可以讓企業渡過這場“倒春寒”,讓企業改變命運?


危機時代

每家企業面臨著生存與消亡的選擇

面對危機

妥協沒有退路

凡是在對抗中得不到的,在談判桌上別想得到

逃避沒有出路

危機會遲到,但不會不到

選擇勇敢,唯有抗爭

才是戰勝危機的正確選擇

百分之九十的債務危機可以預防

百分之八十的債務危機可以控制

百分之七十的債務危機可以化解!


如果你還在為下面的而煩惱

資金緊張

要經營不能還債,還債沒錢經營

銀行抽貸

還錢就要停產,要生產就不能還銀行

企業擔保

擔保出現,代償了會被債務拖死,不代償被官司打死

企業利潤

還利息沒利潤,不還利息沒信用

債權債務

應收帳款收不回,應付帳款少不了

現金流量

借錢越來越難,逼債越來越兇

企業經營

生意越做越大,資金越來越緊

企業投資

繼續投資沒錢,停止投資有損失

企業融資

銀行的錢不好借,民間的錢不敢借

企業轉型

轉型是找死,不轉型等死

企業傳承

不傳承事業沒了,傳承二代幸福沒了

上面兩難是果

而債務問題才是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