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指路,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求雙贏

《意見》指路,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求雙贏 | 中國汽車報

《意見》指路,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求雙贏 | 中國汽車報

日前,國家郵政局、工信部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快遞業服務製造業規模效益不明顯、融合發展不深入、服務能力不適應和配套支持政策不到位等問題提出了要求、重點任務及政策措施。

“《意見》的出臺,有望加速推動我國快遞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多位業內專家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政策加碼 為兩業融合注入新動力

近年來,我國快遞業實現了持續高速增長。2019年,快遞業務量突破600億件,連續6年穩居世界第一,行業收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接近1%,年支撐網上零售額超過8萬億元。在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中國快遞業發展模式過度依賴於電商的弊端也被逐漸放大。

針對上述問題,《意見》主要提出了深化產業合作、協同產業佈局、提升服務能力、豐富服務產品、打造智慧物流、發展綠色物流、實施海外協同、推動重點突破等8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並計劃到2025年,持續拓展國內快遞業服務製造業範圍,深度融入汽車、消費品、電子信息等製造領域,形成覆蓋相關製造業採購、生產、銷售和售後等環節的供應鏈服務能力,培育出倉配一體化、入廠物流、國際供應鏈、海外協同等融合發展的成熟模式,培育出100個深度融合典型項目和20個深度融合發展先行區。

其中,針對綠色物流發展,《意見》指出,支持製造企業和快遞企業生產、使用經綠色認證的郵件快件包裝產品;鼓勵製造企業加強低成本、無汙染、可降解、可循環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研發,培育形成一批綠色包裝材料產業園;鼓勵快遞企業加快推廣甩掛運輸和多式聯運等先進運輸組織模式,提高新能源汽車使用比例。對此,有行業專家認為,通過強化甩掛運輸體系的建設,將大幅度提升我國物流的運輸效率,降低物流運輸成本。

在醫藥行業,《意見》提出,加快區塊鏈、射頻識別(RFID)、冷鏈空調、冷藏車輛、溫溼度傳感器等技術裝備研發和應用,鼓勵快遞企業依法取得醫藥倉儲和醫藥流通資質,加速構建覆蓋全國的全流程、可追溯、高時效的冷鏈醫藥物流網絡;在汽車行業,支持快遞企業通過管理庫存、循環取貨、共享倉配中心等方式增強專業入廠物流全環節服務能力,逐步擴展預組裝服務範圍,探索上下游延伸服務;在消費品行業,鼓勵快遞企業在電商銷售和產品製造集聚區,建設集約化倉儲分撥處理設施,提供高效的倉配一體化服務,通過消費數據為製造企業產品設計和銷售提供支撐。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內快遞業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大幅下滑。《意見》的出臺,不僅為快遞業帶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市場空間,還進一步解決了勞動技能偏低人口的就業問題。”

在中國物資儲運協會會長姜超峰看來,國家郵政局和工信部聯手解決共存的業態問題,勢必會給快遞業和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復工復產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紓解痛點 讓供應鏈成為共贏鏈

在我國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郵政、快遞企業已進入食品、家居、汽車、醫藥、電子信息等製造企業的物流環節。截至2019年,新增快遞服務先進製造業項目675個,年支撐製造業產值超1萬億元。但總體來看,我國快遞業仍處於起步階段。

採訪期間,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現在國內大部分快遞企業的戰略眼光仍停留在傳統的業務層面,難以為製造企業提供物流供應鏈的優化服務。另一方面,國內製造業的綜合實力較弱,供應鏈管理水平和精益生產製造水平較低,這也阻礙了快遞業和製造業深度融合的步伐。

“國內快遞企業在發展初期階段,幾乎都執著於把單量和規模先做起來,導致各家快遞企業之間的業務差異化不大。當快遞業步入到瓶頸期時,企業只能憑藉打價格戰的方式飲鴆止渴。”

物流行業資深專家孔震認為,當下,快遞業亟需轉型升級,深入到製造業整個供應鏈管理的各個環節。“這也意味著想要拓展供應鏈業務的快遞企業,不僅要擁有良好的信用保證、較強的資金墊付能力,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內部的管理體制,提供金融、採購、物流配送和倉儲等一系列更為豐富的產品服務。當然,還要有包括WMS、LMS等在內的一套精細化信息管理平臺作為支撐。”他進一步分析,產業轉型後,企業應該開發更多的鏈條,打通群體客戶的需求,在標準化平臺基礎上加以個性化的嵌入。

“相較於發達國家,國內快遞業與製造業的融合程度遠遠不夠。尤其是在與高端製造業領域的融合,還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挖掘。”招商局集團交通物流事業部高級總監譚小平表示,《意見》的出臺,充分表明國家層面已經看到製造業與快遞業產業升級的潛力和可能性。

多業聯動 打造智慧物流

“強大的運輸體系和分撥體系作為支撐,是當下快遞業得以快速發展的必備要素。而想要擁有這兩大‘利器’,需要製造業設計出更為智能的運輸車輛和分揀裝備。”姜超峰強調,除了升級設施設備和完善企業管理之外,快遞業和製造業融合的驅動力,還源自智慧化的物流和生產。

《意見》中也提到,為了打造智慧物流,國內將加快推動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和物聯網與製造業供應鏈的深度融合,提升基礎設施、裝備和作業系統的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支持製造企業聯合快遞企業研發智能立體倉庫、智能物流機器人、自動化分揀設備、自動化包裝設備、無人駕駛車輛和冷鏈快遞等技術裝備,加快推進製造業物流技術裝備智慧化。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周煒認為,產品的設計規劃甚至是銷售,都需要滿足和服務於最終的生產目標。“從快遞業的發展現狀來看,無論是在疫情之前,還是在疫情發生過程中,智能化、無人化產品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製造業需要結合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研發生產無人配送車輛等滿足快遞業發展需求的產品。”

“根據用戶的需求打造產品,是深度融合、多業聯動的重要表現。”譚小平表示,目前快遞業的核心需求在於智能化,而5G將會為該行業帶來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的助力。

此外,周煒指出,出臺引導性政策的好事,但切記供給側應尊重需求側,避免閉門造車,導致生產的產品不能適銷對路。

“促進快遞業與製造業的融合,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畢竟,想要全部把《意見》中所涵蓋的八項重點任務做好是件很困難的事。所以,在政策執行的過程中,我們要分階段、分步驟,做出具體的行動計劃和保障措施。”孔震坦言,《意見》的出臺恰逢其時,但推動力度可能還不夠,從全球化的智能製造角度來看,快遞業和製造業的融合,會涉及到報關、通關、金融、保稅區等多個環節的運作,所以,期待國家能夠在更高層面給予推動和助力。

《意见》指路,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求双赢 | 中国汽车报《意见》指路,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求双赢 | 中国汽车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