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悉達多》:垮掉一代在尋找“自我”之後的殊途同歸

人類歷史上兩次大規模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衝擊下,人們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無論是物質層面亦或精神層面。

《在路上》《悉達多》:垮掉一代在尋找“自我”之後的殊途同歸


《在路上》和《悉達多》是戰爭夾縫中創作的兩部佳作,無不反映了時代背景下人類的真實世界和精神訴求。

《在路上》是傑克.凱魯亞克的一部自傳體小說。書中的美國年輕人們開車橫穿全美,沉迷酒色,放蕩不羈,但卻瘋狂地衝破了戰後虛無的精神世界,以致被公認為是 20世紀60年代 嬉皮士運動 的經典。《悉達多》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爾曼.黑塞的作品。黑塞深處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歐洲,同樣精神困頓的他通過描寫一位東方的佛陀悉達多追求真理的過程,用以安撫在戰爭創傷下苦苦煎熬的人們。

《在路上》《悉達多》:垮掉一代在尋找“自我”之後的殊途同歸


創作《在路上》和《悉達多》的兩位作者傑克.凱魯亞克以及黑塞雖然在生存的維度上有交叉,但他們在作品中傳達的精神理念卻又不盡相同。但“垮掉一代”的享樂主義也好,“悉達多”式的苦行參悟也罷,終究是為了給戰後虛無的人生一種答案。而在凱魯亞克和黑塞身上,我們也能從不同的生活體驗方式中,尋找追求人生意義的途徑。這不光是對戰爭陰霾下人們的指引,也能讓深處虛無,困頓的現代人有所思考。

01、時代背景:相同的時代,不同的思考

雖然身處不同的國家,但《在路上》和《悉達多》的兩位作者傑克.凱魯亞克以及黑塞都經歷了世界大戰的清洗。在那個時代背景下,親歷戰爭的殘酷,多多少少都在人類心理上留下了不小的陰影。而作品中所透露出的社會反思和作者的經歷思考,同樣成為治療時代精神創傷的良藥。

①《在路上》的時代背景

《在路上》雖然被認作是“垮掉青年的聖經”,但在當時的主流文化圈卻一直處於邊緣。凱魯亞克在世時,其作品大都受到貶抑,認為不合正統文學口味。但要了解《在路上》,就必須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青年一代。戰爭的殘酷和血腥,令青年們失去了原本正常的精神土壤。就像靈魂失去了安居之所一樣,他們企圖在瘋狂的享樂縱慾中體味活著的感覺。

而《在路上》中一群“垮掉分子”在穿越美國的旅程中,盡情享受世界,尋找自我的生活畫卷也為麻木的戰後青年打上一劑強心針。在精神共鳴中擺脫虛無、麻木,不至於自身的徹底毀滅,這或許就是《在路上》帶給時代人們的生活意義。

《在路上》《悉達多》:垮掉一代在尋找“自我”之後的殊途同歸


②《悉達多》的時代背景


而《悉達多》同樣產生於世界大戰時期,一戰以後的歐洲,人們飽受戰爭之苦,經歷巨大的悲慟之後,仍不禁時刻恐懼著悲劇的重演。那個時代的人們正經歷著巨大的精神折磨。而在此時,通過一位 東方的禪宗智者悉達多來尋求生命真諦, 也正是作者黑塞尋求的精神出口。

赫爾曼.黑塞對小說《悉達多》的創作開始於1919年12月。一戰結束後,黑塞的生活一度陷入窘迫之地。然而黑塞卻提到:“世界不是為了被改善而生存的。你們生存,是為了成為你們自己......成為你自己,世界就會變得富足而美好。”他企圖在折磨人的現實中,尋找內心深處的平靜。

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前者凱魯亞克被譽為“垮掉一代之父”,而後者同樣在許多國家引起了“黑塞熱”,甚至被某些日本人稱為“追求真理的英雄與先驅者”。他們都在不遺餘力地從艱澀、憂愁的現實中尋找精神之鄉。

《在路上》《悉達多》:垮掉一代在尋找“自我”之後的殊途同歸


02、不同的書寫方式,傳達難覓的精神自由

不管是在二戰後的美國,還是一戰後的德國,兩位作者都親歷了生活信念在戰爭中摧毀。而凱魯亞克直接通過自身的親生體驗書寫了《在路上》,將嬉皮士精神灑落在美國的大地山川上。黑塞則另闢蹊徑,書寫了一位印度婆羅門貴族青年尋找自我之途。雖然黑塞筆下的主人公生活在異域,但他們都同樣經歷著生存的虛無感。

①即興式自發性寫作——嬉皮士精神在路上

從1957年4月2日到22日,20天的時間裡, 傑克·凱魯亞克 用一部 打字機 和一卷120英尺長的 打印紙 完成了《在路上》的初稿。

在這部自傳性質的小說中,主人公薩爾是個“叛逆”的美國青年,他把“在路上”的流浪生活稱為自己的自由之旅。現世的平淡、空虛和無趣把這一群年輕人不斷推向遠方。

戰後的青年生活陷入無望。他們疲於奔命,卻又碌碌無為。所以,他們離經叛道,渴望新鮮,嚮往自由,在行駛的道路上不斷衝破世俗的枷鎖,獲得肆意的灑脫。這是“垮掉的一代”在道路上的不斷探索,他們在追尋生命的價值和人生的不斷延展。

凱魯亞克利用自己親身經歷的“路上生活”描繪了精彩的嬉皮士精神,也為圍困在

灰暗沙洲之中的美國人民帶去了一抹清涼與色彩。《在路上》就像不斷地在訴說:

“我還年輕,我渴望燃燒,渴望流浪,渴望靈魂與靈魂的碰撞。大多數人從未啟程就已經老去,而我們永遠不死心,永遠在路上。”

《在路上》就是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在路上》《悉達多》:垮掉一代在尋找“自我”之後的殊途同歸


②27個月的艱難創作——黑塞的“自我困境”

相比起凱魯亞克的即興式自發性寫作,黑塞的“精神自由”之路就要難走得多。從自己的親身體驗所獲得的靈感本身就比遠在天邊的“禪宗信念”要踏實許多。黑塞在《悉達多》中描述了印度貴族青年悉達多的尋找自我之旅,悉達多也經歷過《在路上》那般肆意的世俗生活。

主人公悉達多在市井之地遇到了名妓卡瑪拉 ,在她那裡第一次接觸到了男女之間的情愛;也從商人卡瑪斯瓦密那裡學會了做生意,從世俗的人們那裡學會了物質享樂,並沉湎於其中。

一個人從世俗走向超脫,又是何其艱難。黑塞對悉達多的命運陷入了艱難的沉思,在創作了9個月的小說之後,黑塞一停筆又是漫長的18個月。黑塞不斷從印度佛教,中國道家哲學中吸收精華和靈感。直到1922年3月,黑塞重新拿起筆,在幾個星期內一氣完成了《悉達多》這部作品。

黑塞創作《悉達多》的過程的艱難,是主人公悉達多尋求自我之路的艱難,也是現世的人們尋找自由出路的艱難。而《悉達多》所傳達的精神力量也在不斷深入,正如西格弗裡德·翁塞 爾德所說的那樣 :“誰讀了黑塞的 《悉達多》 , 誰做出了思考 , 誰進行了體驗 , 誰就可以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擺脫外在的強制 , 擺脫隨波逐流 , 擺脫束縛和羈絆” 。

《在路上》《悉達多》:垮掉一代在尋找“自我”之後的殊途同歸


03、凱魯亞克的上路和黑塞的紮根——“垮掉一代”的殊途同歸

凱魯亞克和黑塞都生活在動盪的世界大戰時期。時空維度的重合,讓他們在思想內容上同樣產生了碰撞。而作為“垮掉一代”的兩部聖經的作者,他們所找尋的,或許就是在沉悶的世界中不斷去流浪,去體驗,去徹底體會人生的意義。

①凱魯亞克的上路

凱魯亞克所身處的美國,前面即是海明威所領航的“迷惘的一代”。那時的美國,和平的生活,自由與民主的信仰被統統打碎。凱魯亞克和許多嬉皮士一樣,經歷過毒品,酗酒,用以逃避現實。

對於自身的垮掉,凱魯亞克自己也早有說明:“Beat並不意味著疲勞或疲憊等等,因為它如意大利文beato那樣意思是天使般的快樂幸福;處於極樂至福的狀態,如聖·弗蘭西斯那樣要熱愛一切生命,要對任何人都坦率誠懇。”

從始至終,凱魯亞克所堅信的嬉皮士的上路,是從虛空中走向踏實。他相信一直走下去,走在路上,直到可以迴歸他們的姑娘,迴歸他們的信仰和一切。在尋找公路生活的同時,也是他們對真實生活的渴望,是對現實的一種堅定信念。

《在路上》《悉達多》:垮掉一代在尋找“自我”之後的殊途同歸


②黑塞的紮根

相比於凱魯亞克的不斷前行,黑塞則是不斷在精神土壤中紮根。

黑塞在晚年所寫的一篇童年回憶錄中作了這樣的描述:“這幢屋子裡交錯著許多世界的光芒。人們在這屋裡祈禱和讀《聖經 》,研究和學習印度哲學,還演奏許多優美的音樂。這裡有知道佛陀和老子的人,有來自許多不同國度的客人……這樣美的家庭是我喜歡的,但是我希望的世界 更美,我的夢想也更多。”

黑塞一生筆耕不輟,愛好廣泛。音樂,作畫,閱讀,都能讓他在生活之餘,豐富自己的人生。所以他的作品中也充滿了這類藝術、浪漫和宗教哲學的氣息,以致後人稱他為“德國浪漫派最後的一個騎士。”

在世界大戰時期,美國的“垮掉一代”也同樣掀起了黑塞熱,黑塞的作品剛好成為他們療愈心靈的良藥。黑塞深諳人性之道,用他的作品來揭示人世最平凡,最世俗的訴求,讓這些俗世的慾望,精神的危機,都能夠在他的文字中得到解脫。

《在路上》《悉達多》:垮掉一代在尋找“自我”之後的殊途同歸


結語


無論是凱魯亞克的上路亦或是黑塞的精神紮根,生活總是在用力過後,才體現出活力的氣息。這是兩位作者在作品中所傳達出的人生信條:身處亂世,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