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哀的那一刻


紅旗之下,誓言救國的人;水深火熱,視死如歸的人;功業已成,卻緘默不言的人。戰士們,你們為何不說話?還是因為在朗朗晴空下,你終於如願沉睡於你愛的土地?

四月四日,清明。上午十點整,全國民眾再次為你們同送一曲別離歌。鳴笛聲起,悠遠而沉肅的劃過天際。像一首不成曲調的歌,一聲零落的心事,一聲母親般哀婉的沉吟。所有人都被此聲所震,而我整個人似乎震悚了起來,不由的束容而立。

望向窗外,街道上的車輛、行人道的行人,都被渾厚鳴聲裹挾,放慢了匆匆忙忙的腳步,停留在天空之下,隔著數片天海肅穆地向你們致敬、送別。

或許怕你們隔得太遠聽不見了,每一輛長行的車都會鳴一段車笛,道路上車隊連排,第一輛車行過,留下一段長鳴,用盡氣力後再用尾音連結下一輛車輛,連結起每個車輛。車輛鳴聲連綿不絕,與防空警報聲遙遙相應。車隊就像一群團結的小夥伴,手拉起手,給你們唱出心中最真摯的願望——希望你安好。

再望向窗外肅立的行人,自己好像覺得人小言微,不知該喊唱些什麼,就沉默地低下頭,做祈願的姿態,低頭看腳下的一方土地——說不定你們的身影就融入了這塊土地,此刻正環繞著人們。於是還停留在街道上的人們一齊低頭致敬,不說話,生怕擾到你們!

鳴笛聲還未完,我靜靜低著頭,心下悲傷卻也慨然。你們是國家的戰士,白衣白帽,有著龍虎之姿;可是脫下白袍,你們也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風雨如晦之時,你們毅然站出來,離別父母與孩子,頭也不回地走進隔離病房,從看不見的敵人手中搶奪生命,譜一曲壯麗的凱歌。可惜凱歌的末尾插入了休止符,鉤出了另一段悲壯的輓歌。英雄熱血止息,換作安然沉睡,於是悲歡離合不斷上演,只有英雄的事蹟更迭不絕,代代相傳。世事滄海桑田,但他們的名字將亙古流芳,並永遠鐫刻於你愛的你銘記的土地!

鳴笛聲止,笛聲所帶來的沉重感無法從我心中消卻。窗外天空晴明,草木搖又止兮,陽光下微塵輕浮,似告訴人們,天地復歸沉靜,日月重返清明,唯有英雄長眠。

此一刻,念英雄,敬國殤。(朵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