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油為何抗跌—錯殺幾何?後市可期

國內進口菜籽壓榨的菜油價格相比上週止跌反彈。截止4月10日當週,兩廣及福建地區菜油庫存下降至26000噸,較上週減7000 噸,降幅21.2%,較去年同期80400噸,降幅67.66%。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1:模型預測後期菜籽油震盪向上

年後菜籽供不應求、菜油供應有限、現貨基差穩,雪上加霜是壓榨廠停工等菜籽。基於菜籽系列的種植、播種、庫存、壓榨,本文預計2020年後期菜籽系列大概率有行情,其理由如下:

1、供給(播種、種植、加工)

從絕對產量、數量級供給而言:全球油料產量連續三年增長之後,首次大減產; 19/20年度全球油料總產5.75億噸,較上一年度減2197萬噸。儘管2016-2018年菜籽拋儲放大其供應,但2020年2月疫情最高時國儲收儲菜籽油,業已證明國內菜籽油的供應端收縮之勢。自從去年停止拋儲、收拋逆勢,菜籽油已過渡到一個緊平衡。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2:全球菜籽的供需與菜籽油價格

這是因為:

1.20年度全球油菜籽產量預期為6802萬噸,較上年度減392萬噸(同與18/19年度減產--歐盟、加菜籽產量減少。)。

2. 這是近14年來的最大減產幅度,並且是連續第二年減產。無籽導致菜籽油產量同比減少。從2018年加菜籽油就開始減產,此後再疊加歐盟等地減產,導致全球總體菜籽油供給緊張。

3. 國際菜籽進出口商抓住全球貨幣超發、而菜籽(油)庫存低位的機會,由此賣方定價-à形成寡頭共謀格局。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 3:全球菜籽油供需缺口由正轉負-供不應求

因進口菜籽量下滑,國產菜籽受青睞、銷售旺盛,推升國菜籽收購價,也因之提高其種植熱情。就國內而言,菜籽分冬油菜(9月底種、5月底收穫)和春油菜(4月底種植,9月底收穫)兩大產區。冬油菜面積、產量均佔90%以上,集中於長江流域,春油菜集中於東北、西北地區,內蒙古海拉爾地區最為集中。如果疫情在北方春油菜春播之時還不能復工,或新的暴風雪天氣在春播時在東北西北、內蒙海拉爾形成,則前幾年因去產能去庫存之後最薄弱的菜籽可為供不應求的基本面;並且在5月底冬油菜收榨之前,結束春油菜的播種面積和天氣為主題的炒作。最終預測,本年度菜籽供應431.2萬噸,低於去年11萬噸,假定需求恢復正常,則供需缺口顯現。

從官方數據看,中國油菜籽生產數據高---油菜籽年復一年高產,種植面積、總產創出新高;除了18/19年度略下調,但19/20年度再次增長。其實,自從15年收儲政策取消後,全國菜籽面積已大降;從天氣和種植收益做推測。18/19年度國產菜籽總體產量增,而19/20年度後期菜籽產區受旱、產量低於400萬噸。(19年上半年,長江流域油菜籽生長期風調雨順、畝產增,2019年菜籽增產,且菜籽出油率遠高於18年同期。但北方產區特別是內蒙旱澇災影響油菜、籽產量減少25%,海拉爾減產超50%。19年8月後的鄂、皖、蘇等持續高溫少雨致菜籽產區乾旱不利於油菜播種、生長;苗情弱à2019年秋天北方的夏季油菜籽減產。)進而,種植收益分析,油料價走高刺激油菜種植積極性,而市場價格信號也因此得以確立(由於6-7月中儲糧悉數拍賣前期拍賣剩餘的菜油、每次均高價全部成交)。

表一:中國菜籽油供應端預測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國內菜油供應由國產和進口菜籽榨油、直接進口菜油和拋儲菜油等構成。今年不但不可能拋儲,反而在疫情最危急時刻大力收儲,非庫存空虛—實無必要自弱於人。

表二:全球菜籽耕作時間週期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2、庫存 - 進出口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5:中國菜籽特色-共交降低、進口增加

2020年全球菜籽油料供應減、而需求旺盛消費增,此消彼長、供不應求。

1. 這就導致期末菜籽庫存減至1600萬噸(全球七種油料期末庫存19/20 年度大降庫存,豆降944萬噸、降幅-8.4%;)、降幅-211萬噸、降幅-25.1%,特別是歐盟、澳大利亞庫存下降至90、15萬噸。

2. 全球菜籽去庫存持續時間、降幅名列前茅;

3. 因此,庫存消費比下調至2014年以來最低值18.96%。這已證明菜籽供不應求。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6:長江沿線、華東、沿海的三弟菜籽庫存

特別是,國內油脂大幅去庫存之後,供應差很多。

1.19/20年度供需缺少近1000萬噸豆壓榨折豆油185萬噸,缺近200萬噸臨儲菜油拍賣,庫存不再上行。

2.進而,比對進口菜籽額和菜籽庫存走勢,二者均處低位,每個月僅僅兩、三艘船到港;且失去進口菜籽庫存緩衝、國產菜籽作用越發重要。

3.替代油脂供需緊張(20年棕油嚴峻、上半年去庫存後下半年產量增速差:現貨緊張、推漲價格)。

4.可見,油脂價格下方有限(回調有國際原油暴跌導致的工業用油的減少,對於原來不輕易做工業用油的高價油品,實屬被動打壓的錯殺。)。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7:全球菜籽油供不應求—月月都在零以下

1、庫存和油價負相關--低庫存昭示供應緊,菜油收儲後, 菜油消費降, 像前兩年大量替代豆棕將消失。

2、特別是2020年受中加摩擦影響,菜油未來供應減少預期導致菜豆油、菜棕油價差高,菜油消費被擠、只剩剛需。國貿萎縮導致進口菜油淪為補充;五月底前國內菜油庫存降至正常水平之下,5月國產菜籽上市才有上升。低庫存限制菜油價下跌空間。

3、較去年同期各油廠的菜粕庫存 17000 噸降幅 11.76%。未執行合同為 64000 噸,環比+4000 噸。菜粕庫存偏低,提振盤面價格。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8:中國的菜籽油庫存(單位:噸)迭創新低

油脂庫存低長期是因為中國臨儲菜油在去年年中就消耗完,短期則源自下游消費恢復、物流通暢,商家備貨意願強,庫存從虛高到實低;菜油的庫存長期在低位徘徊,低庫存仍是菜油的常態。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9 :華東菜籽油庫存下降到歷史同期的第二低位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10:兩廣及福建菜籽油庫存下降到歷史同期的最低位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11:華東菜籽油庫存下降到歷史同期的第一低位—低於90000噸。

中國菜油供需局勢較往年更緊張,供需偏緊狀況會支撐國內菜油價,使菜油相對豆、棕油溢價。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12:四省的菜籽油現貨對豆油主力合約的基差為正

如果國內菜油庫存空、疊加疫情和貿易保護以及中加關係導致的恐慌性預期,則進口菜籽系列是邏輯必然。

菜籽國貿格局而言:從菜籽及菜油的貿易流向及規模來看,加拿大菜籽產量及出口潛力對國內菜系行情走勢影響最大。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13:近月加拿大菜籽油CNF震盪走強

澳、烏克蘭俄羅斯及歐盟等地區的產供需影響供需平衡表,對菜籽價及全球菜籽貿易起一定作用。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14:油菜籽進出口--加拿大油菜籽的獨領風騷

2019年,全球菜籽進口量14,800千噸,同比增加480千噸;其中,加拿大菜籽出口量為9,300千噸,同比增加98千噸。19/20年度預計全球出口油菜籽1497萬噸(其中出口格局是:澳160、加950、烏克蘭280萬噸,三國佔比超90%)。進口國為中、日、歐盟,分別進口310、240、500萬噸,佔70%以上。日本是進口菜籽的大國,那麼瘟疫當前必定提前進口菜籽—甚至菜籽油來備貨補庫。(後期關注日本採購、加拿大受瘟疫影響油菜籽春播)。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15:油菜籽進口成本在3550左右

截止2020年04月07日,進口菜籽成本價格3,564.05元/噸,國內菜籽期貨主力合約價格4,495元/噸。從季節性來看,進口菜籽價格目前處於歷史的較高水平。

正常貿易情況下,油菜籽進出口任意調節分配。當前對於中加關係來講,油菜籽進出口政策趨緊(雜質小於0.01,相對應質檢費增15—30美元每噸,蠶食進口利潤),這對中國菜油市場供需而言是雪上加霜。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16:菜籽進口成本季節性分析—高企可期

進而,從供需兩端分析菜油平衡表:進口菜油、菜籽方面,18/19年度348.6萬噸,19/20年度下調至310萬噸,進口菜籽量取決於中、加油菜籽貿易政策;中國菜油進口量157萬噸,上調7萬噸,歐盟、加拿大的菜籽均減產,澳持平—前期特大旱災導致今年減產。可見,中國無處額外增油菜籽進口,有貨無市的賣方市場結構。

總之,今年大力進口千萬噸南北美豆,疊加黑吉遼價格補貼扶持大豆種植,寄望大豆緩解油脂需求。但是,按時按量播大豆還需要半年成熟期,遠水不解近渴;尤其是菜油香味獨特、剛需消費為主;19/20年度中國菜籽油供應量為431.2萬噸,為近五年最低值---這導致四大油品之一的菜籽供不應求。綜上,在當前供需趨緊情況下,必需菜油有榨利、有進口利潤才會引導進口(或者央企讓渡壓榨利潤直接進口毛菜油);或與其他油脂拉開價差、以此抑制菜油消費;—所以,中長期看多不變。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17:菜籽進口壓榨利潤逐步下降—套保壓力輕

值此菜籽供應偏緊之際,如與加拿大關係不緩和,疊加美大選期間一貫拿中國說事、此次將疫情歸咎於大陸,則豆、菜兩大油脂進口都會有障礙;一遇天災就短缺。現在靠進口毛菜油回國精煉成四級菜油交割、以此壓低期價;一旦市場看穿進口毛油的策略,後市可期([1]預期近期菜籽油有10%的向上空間、性價比大、風險收益比大於一比四、安全邊際高;遠期因為秋菜籽收穫加工以及國外進口會大幅改善供需關係。)。後市關注北方春播面積、秋油菜籽的收穫產量、以及肺炎疫情的防控、原油價格的企穩之後,以此再調整邏輯。

菜油为何抗跌—错杀几何?后市可期

圖17:近期菜籽油更抗跌

來源:對沖研投;作者:徐炤;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