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园镇:脱贫攻坚战线上的“专员”力量

在革命老区金寨县,活跃着这么一支队伍,他们权力不大,却让扶贫政策落地生根;他们学历不高,却是扶贫一线的专家学者。漆仲鑫是斑竹园镇漆店村一名年轻的扶贫专员,在平凡岗位磨砺了一年多的她,正用热血诠释青春,在脱贫攻坚战线上绽放别样光彩。

“能用技术方法解决的问题,都不能算棘手”。虽然担任专员比较晚,但作为一名95后,她思路清晰、头脑灵活,扶贫业务上手很快。数据录入、表格填报,别人觉得费时费力的工作,她做起来却是游刃有余,工作中无论新同志还是老专员都喜欢找她交流经验。少数帮扶干部走访不及时,她就依托省大数据平台建立走访台账,在帮扶干部微信群中进行督促;贫困户经常询问各类补贴资金是否打卡,她就指导帮扶干部登录省财政厅网站查询解答。“1.进行产业摸底,填写产业奖补申报表;2.了解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帮扶干部微信群里,她将每月走访要点编成简明扼要的信息,便于逐条对照落实。为防止各类奖补申报有所遗漏,她用EXCEL将帮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逐项比对,确保贫困户产业、就业、教育等优惠政策应享尽享。

“工作繁重枯燥,更要赋予它应有的意义”。“扶贫专员”听起来很有气势,实际上平时工作相当繁重琐碎。数据平台维护、档案资料整理、数据表格上报、指导帮扶干部……规范“一户一档”,贫困户档案一看就是几十上百,下组排查走访,同样的问题要一户一户反复询问。“大概是以前在高速收费站上班适应了吧,我觉得现在的工作虽然有些枯燥,但事事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真正用心去做,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在她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中,109户享受产业奖补,114人享受就业奖补,82名贫困学生享受助学贷款和各类教育资助,20人新办理慢性病证,11人鉴定残疾证,解决住房安全、水泥路入户、路灯和水管安装等问题30余个,群众满意度大幅上升,贫困发生率也由建档立卡时的22.6%降至2019年底的0.42%。

“有些口子不能开,否则后面工作没法开展”。在金寨,斑竹园、吴家店一带的老百姓喜欢自称“蛮子”,不仅口音与县城区别大,而且干事情有一股子“蛮”劲。工作中,漆仲鑫的“蛮”体现在遇到困难不绕路,面对违反原则的事任谁都不留情面。第三方评估在即,有个预脱贫户因为无理要求没满足不愿意脱贫,会上有人提出这户先放一放,漆仲鑫不干了,“他家‘两不愁三保障’没问题,打工加上低保,一年人均收入都快2万了,这样的户不脱贫,以后还讲什么‘两该两不该’?”经过据理力争,该户最终纳入预脱贫名单并顺利通过验收,给周边群众做了很好的示范。扶贫小额贷款就要到期,有个贫困户就是拖着不还。“他家又不是没有钱,不行,今天必须把这个事解决了!”一大早,漆仲鑫就拉着联系村班子成员到贫困户家“催债”。一番好说歹说,那个贫困户感觉面子上挂不住,当天下午就去银行还了款。2019年以来,漆店村清退2户五保,标注14户稳定脱贫户,根据职责履行情况调整了26个公益性岗位。虽然工作中免不了“得罪人”,但每次民主测评对漆仲鑫的反映都是工作热心、办事公平。(任晓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