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是“頭腦”的改良者

久居太原之人都曉得冬天吃一種早點——“頭腦”。外地人聽了最是不明白,常常理解為是什麼動物的頭或是製作成腦狀的食品。其實食材與名稱南轅北轍。

“頭腦”傳說與明末遺民傅山有關。山西太原陽曲人氏傅山乃反清復明鬥士,因不願委身於滿清朝廷招安為官而隱居太原北郊的崛(山加圍)山與老母相依為命,“改黃冠裝,衣朱衣,居土穴,以養母”。他說:“處亂世無事可做,只一事可做,吃了獨參湯,燒沉香,讀古書,如此餓死,殊不怨尤也。”傅山不僅僅是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而且精通醫道。傅山母親陳氏因腸胃不適,每逢寒冬備受胃痛折磨,傅山便親手配製了一套名為“八珍湯”的早餐供母親調養。過了一冬,母親腸胃之疾竟然痊癒。後太原有一清真飯店掌櫃與傅山交往甚密,知此藥膳的效果,便向傅山索要配方,傅山便有條件地應允下來。所謂條件就是在太原繁華之處開一餐館,字號必須是“清和元”,這套早點定名為“頭腦”。掌櫃不解其中之意只得照辦。誰知一經推出立刻受到歡迎,店前車水馬龍,客人絡繹不絕。無論官宦中人還是平頭百姓紛紛對“頭腦”讚不絕口。傅山因痛恨外族入侵中原,特將所制早點定名為“頭腦”,將飯店稱之為“清和元”,意為一早起來就要吃清人和元人的頭腦。並且書寫“雜割頭腦”四字,暗喻亡國之恨。還要天亮前打著燈籠來吃,取“天不明人慾明”之意。

其實,“頭腦”早在明代之前就有了。明代朱國禎在其《湧幢小品》中說:“凡冬月客到,以肉及雜味置大碗中,注熱酒遞客,名曰‘頭腦酒’,蓋以避寒風也。考舊制,自冬至後至立春,殿前將軍甲士皆賜‘頭腦酒’。”另見《水滸傳》第五十一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中有一段:“雷橫聽了,又遇心閒,便和那李小二到勾欄裡來看……那李小二,人叢中撇了雷橫,自出外面趕碗頭腦去了。”此處的“頭腦”正是太原名吃。看來至少在明之前就有此物,只因傅山是醫學家,懂得運用中藥醫理調配,於是乎在頭腦中加了良姜、黃芪、山藥、蓮藕等等。

傳說中的時間也有問題。筆者在太原“清和元”酒樓吃頭腦時,看到有傅山題寫的匾額“清和元”,落款時間為明崇禎壬申年,推算下來是1632年,此時距離清兵入關還有十二年。傅山不會預料到清兵能統治中原,故“清和元”恐另有它意。頭腦以羊肉為主,所以最合適冬天食用。將精選肥羊肉、山藥、蓮藕、煨麵粉、良姜、黃芪、酒糟、醃韭菜等製成麵糊湯泡肉的“八珍湯”,取羊肉性熱,可補虛禦寒,藕根則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山藥可解虛熱消渴之症,黃芪補氣固表,醃韭菜健胃壯陽,良姜則溫脾去寒溼。

每年白露上市,多為早起食用,具有補氣固表,溫中消積,潤澤皮膚,調劑臟腑等功能,久食可強壯身體,輕身延年。明末徐復祚在《花當閣叢談》記載,明代時,頭腦酒亦被江南人稱作“遮頭酒”。蓋時逢嚴冬,寒風刺骨,每令風塵中人迎風頭疼欲裂,食一碗“頭腦酒”周身暖熱,可擋風寒。陸澹安先生在《水滸研究》中說:“我從前以為這種酒早已失傳了,最近讀者郭本堂先生來信告訴我,原來太原市至今還有‘頭腦酒’。每逢冬令,各飯館都有出售,把羊肉數塊和藕根等放在大碗裡,用黃酒摻入。吃的時候配以類似麵包的熟食品,當地叫作‘帽盒子’。初次吃這種酒很難下嚥,習慣之後就喜歡了。”看來古時的頭腦不僅在太原,江南也有。奇怪的是如今只有太原有此食品,除了太原再無此吃法,不要說江南、京城,就連距離太原最近的榆次、忻州都沒有。不知當年“頭腦”是怎麼迴歸到傅山先生的製作地的。

現時下,吃頭腦的不僅是當年那些提籠遛鳥的閒人了,許多年輕的上班族也喜歡吃。要一個單碗,斟一壺燙熱的黃酒,配一碟醃製的韭菜,再要二兩稍梅。吃完後,渾身發熱,滿臉噴紅,出的門來不畏風寒,一冬天不必吃藥。也有人吃不慣,感覺羊羶味太重,酒糟味太濃,湯如糨糊難以下嚥,尤其外地人更是吃不下去。多年前,我曾陪同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先生去清和元吃了一回頭腦。食畢,我問姜昆是否好吃?姜昆曰:“不似他們說的那樣難吃,但也不像你說的那樣好吃。”

董聯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