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了,來點兒「人造肉」778?

週末了,來點兒「人造肉」778?


你能分清這是人造肉還是豬肉嗎?


週末了,來點兒「人造肉」778?


也許之前你還覺得人造肉與我們的距離還很遠,但注意了,現在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週末了,來點兒「人造肉」778?


近日,兩大餐飲巨頭接連高調宣佈推出人造肉產品,諸多消費者紛紛猜測,難道這是人造肉即將全面進入到中國市場的節奏?


隨之,橫空出世的人造肉概念股也逆勢大漲,人造肉一不小心成為C位板塊。


週末了,來點兒「人造肉」778?


為什麼會有“人造肉”


其實,人造肉的火爆與近年來全球變暖、多種疫情不斷疊加爆發的環境問題有關,跳過動物養殖的過程,改從植物中直接獲取蛋白,不僅減少了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汙染,還可以避免動物聚集產生瘟疫的風險。


週末了,來點兒「人造肉」778?


人造肉初創企業Beyond Meat曾公開披露植物蛋白肉的生產過程:原料主要來自黃豌豆,通過物理方法分離出黃豌豆的蛋白質,再利用加熱、壓力變化和冷卻等一系列方法,將蛋白質編織成纖維狀結構,使其具有類似肌肉纖維的口感。


“人造肉”來襲


開封菜已經推出了“跨界新能源”新品炸雞塊,據官方介紹:植培黃金雞塊是一種雞肉風味的植物蛋白製品,它的來源不是動物界,而是植物界。


週末了,來點兒「人造肉」778?


這種植物蛋白製品加入的是大豆、小麥和豌豆蛋白,能提供足額的能量,因為不含膽固醇,對三高人群來說更健康。


官方表示,植培黃金雞塊能帶來媲美肉的形色香味,不知道真的吃起來是什麼感覺?有網友直言:別叫雞塊!


除了開封菜,星巴巴也在中國推出了幾款人造肉產品。


引發大量網友熱議


那麼“人造肉”的口感到底如何?能不能俘獲吃貨們的芳心?網友們也持不同意見


有的網友表示會去“嚐鮮”,認為這是未來的趨勢,並且是有趣的嘗試:


週末了,來點兒「人造肉」778?

週末了,來點兒「人造肉」778?

週末了,來點兒「人造肉」778?


但也有網友並不買賬,認為是“素肉”就別叫“雞塊”,這是要“閉上眼睛假裝它是肉”?


週末了,來點兒「人造肉」778?

週末了,來點兒「人造肉」778?

週末了,來點兒「人造肉」778?


近年來,人造肉成為食品行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而在中國,人造肉產品也逐步進入大眾視野,試點推出人造肉的品牌越來越多。


但是人造肉目前在中國的普及前景仍然不明朗,還不能直接和主食肉類形成競爭。中國肉製品消費市場70%都是熱鮮肉和冷凍肉,而人造肉主要包括肉排、香腸、肉丸等冷鮮肉,中國的素食主義者,又多是為了健康和信仰,與環保無關。


“人造肉”危機與挑戰


儘管“人造肉”在資本、餐飲與市場頗受追捧,但是人造肉與真肉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實際上,它面臨的危機與挑戰其實不少。


1、生產成本高,無法量產

擺在人造肉公司面前第一大攔路虎就是技術成本問題。如今的肉製品基本都是工廠流水線加工,但是人造肉的勞動成本頗高,無法批量生產。居高不下的生產成本的上漲導致產品售價也比肉製品價格略高,消費者普遍認為無法接受。


2、產品口感及形態距真肉差異較大


人造肉在售賣之初打的口號就是媲美真肉,但是實際上李鬼永遠代替不了李逵,即便是以現在好上色、好調味、可塑性極強為原料的大豆製品,也相繼出現了口感不佳、賣相不好等問題。


3、消費者心理難以改變


據數據顯示,在不願意嘗試人造肉的消費者中,近一半是出於心理因素的影響。很多消費者對於人造肉不瞭解,人造肉想要進入中國市場,首先就要解決的一大難題,就是克服消費者心理,真正讓消費者認識人造肉的優勢。


話說回來,“人造肉”到底“香不香”,還是需要親自嘗一嘗,你會去嘗試嗎?留言告訴小編吧!


週末了,來點兒「人造肉」77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