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利润的贡献?

離開妳我懂得了強顔歡笑860


在我们的天然认知中,利润就是收入-成本-费用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如果你去看一个上市公司的利润表,你最关心的数据是什么呢?是销售毛利吗?是营业利润吗?还是净利润?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投资者可能关心的重点不一样,但有一点毫毋庸置疑,就是这些数据指标,都是越高越好越值得投资,比如你最关心的是企业的净利润,把甲企业和乙企业的利润表拿在手中,然后对比一下净利润,甲企业的更高,难道就是甲企业更值得投资吗?

我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才搞清楚这个问题,一句话总结就是需要挖两次。

挖第一次,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企业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怎么计算出来的?难道真的是收入-成本-费用这么简单吗?利润表看起来比较复杂,有那么多报表项目,其实很简单,看如图这张利润表。企业利润的构成就只有两部分,营业利润和营业外利润。假设甲企业是一个生产家电的企业,销售家电的利润就是它的营业利润,这才是收入-成本-费用后的利润。营业外利润比如政府鼓励企业创新的补助收入。作为投资者,当然就更关心营业利润而不是营业外利润,因为只有营业利润才是企业创造效益的能力。

挖第二次,我们知道应该更关注企业的营业利润了。但是还有一点更重要,就是再深挖一次,这次挖的目的就是看企业的营业利润的构成。如图营业利润包括三部分,经营利润、投资利润(这就是你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说人话,是企业投资基金股票赚取的收益)和资产减值损失。顾名思义,经营利润和投资利润,一般情况下都是正数,是企业营业利润的增加项,而资产减值损失就是营业利润的抵减项。

用心挖两次,终于看出企业净利润的真面目了。我们再看一下开始的那个问题,因为甲企业的净利润更高,就投资甲企业吗?不一定,必须把你的投资目标和企业的净利润的真面目结合考虑,看你们是不是一对最佳的cp?

一.如果你看好的是企业的生产创新销售能力,而对甲企业的净利润挖第一次后,甲企业的净利润中大部分是营业利润,然后挖第二次,营业利润中又大部分是经营利润。没问题,你们是一对最佳的cp,所以你就投资甲企业。

二.如果你看好的是企业的投资能力,而对乙企业的净利润深挖第一次后,乙企业的净利润中还是大部分是营业利润,然后挖第二次,这次就有区别了,营业利润中大部分投资利润。这种情况下,你又和乙企业变成了一对最佳的cp,所以你就改投乙企业了。

看表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要只看表面,记得挖两次,而最后一次更重要,才是你最佳的cp。

所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的贡献,是不是越大要越好?看情况,如果企业是投资主导型的,而你看好的也是企业的投资能力,当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的贡献就是越大越好了。资产减值损失因为是利润的抵减项,越少越好。


会计考试草稿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以想成买的股票浮盈浮亏,只有卖的时候才结账变成实在的盈亏,转成投资收益。而资产减值准备就像你买的苹果,买来来不及吃,过几天发现坏了一点,你只能把坏的部分削丢了,这个时候你的苹果就少了一点,就提了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的利润影响来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利润,而资产减值准备都是减少利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