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來了——給家長的建議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

寒假來了,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期盼的假期,因為這個假期孩子們可以吃美食、穿新衣;有的孩子還能放鞭炮、跟著父母走親訪友得到壓歲錢等。春節期間,孩子們可以暫時放下了學習的疲憊,融入到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中,感受社會的美好、人間的親情,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成長非常有利。

寒假來了,作為家長我們在想些什麼呢?又是怎麼做的呢?是不是將家庭當成第二個課堂,將孩子束縛在家裡天天寫作業並且嚴加監督和看管?是不是隻顧自己玩手機、打麻將而將孩子放任自流?這兩種情況都是極端的做法,怎樣做才是正確的?這裡給大家一些建議:

寒假來了——給家長的建議

快樂寒假

一、以下這些事情都是老師強調過的,需要家長經常提醒孩子:

1、牢記:火警 119 ,匪警 110 ,急救中心120電話號碼 。

2、不要私自到湖面或者河道溜冰。

3、不用溼手摸電器,發現別人觸電不能用手拉,要關閉電源或者用幹木棒把電源打掉。

4、注意飲食衛生,飲食切忌暴飲暴食,切忌食用發黴、發酸、變餿、變質、過期的食物,以防食物中毒。

5、提醒孩子增強自我防範意識:不玩火,不玩電,不去公路、建築工地等一切危險的地方玩耍,不與陌生人打交道,自己在家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在沒有大人監護的情況下,不私自外出;特別提醒孩子外出時注意交通安全。

6、不要玩寵物,一是容易被狗、貓抓傷,得狂犬病,二是容易得其他傳染病。

7、遇到火災等緊急情況,不要慌亂,學會使用正確的逃生或自救方法。

8、記住自己家裡的地址和爸爸媽媽的工作單位、電話號碼、手機號碼。還要記住自己其他親人、朋友的電話或手機號碼,以便碰到緊急情況時可以及時聯繫。

以上這些安全問題看起來離自己很遠,但是,一旦發生,後果不堪設想,作為家長切不可掉以輕心,加強教育,防患於未然才是重要的。

寒假來了——給家長的建議

發個獎狀過寒假

二、引導孩子參與實踐活動

為了讓孩子度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充實的寒假,本著讓孩子合理休息、健康發展、有所收穫的原則,要讓孩子參與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期待著您切實承擔起孩子第一監護人的職責,在假期裡對孩子予以指導和督促!督促孩子按時完成寒假作業;鼓勵孩子多讀課外書,多看一些有意義的電視片;讓孩子在寒假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社會、服務社會;家長有機會多帶孩子外出走走,增長見識;從培養孩子的興趣特長出發,為孩子提供學習和表現的機會;培養孩子“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與孩子一起讀書、學習、製作小發明、參加社會實踐等。具體安排如下:

1、家長跟孩子一塊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將假期計劃製成表格,每一天、每一個時間段的作業和活動都安排好。並且嚴格按計劃執行,家長的作用就是監督。同時,家長要做好表率,孩子學習時,家長不許看電視,陪孩子一塊學習,耐心指導。與孩子商量制定獎懲辦法,注重落實。

2、陪孩子讀一本書。制定合理的讀書計劃,保證每天的讀書時間,每天讀書後填寫讀書記錄卡。

3、指導孩子完成幾項社會實踐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1)每天收拾自己的房間,打掃衛生等,適當進行家務勞動。

(2)陪孩子進行一次旅遊活動,讓孩子走進大自然,感受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

(3)帶孩子一塊走親訪友,體會親情和友情。

(4)進行假期學習、活動記錄,培養孩子有計劃的做事的習慣,有計劃的學習,對作業做到心中有數,合理安排學習內容。記錄一些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或者其它活動。

建議家長幫助引導孩子及時蒐集、整理有關文字、圖片資料,讓孩子有更深刻的印象和更大的收穫。

4、提倡家長陪同孩子寫作業,做到多耐心、少急躁,多指導,少指責,多鼓勵,少挖苦,分析原因,制定對策。

5、適當預習新課,完成預習卡,要保證質量。

6、陪孩子走進社區,到各行各業去親身體驗社會活動,認識各行各業勞動者的付出和奉獻。形成對社會的正確認識,提高道德修養。

寒假來了——給家長的建議

寒假活動

對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家長要有意識的學習一些家教知識,讓孩子在家裡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利用假期多做一些親子活動,多陪陪孩子,與孩子溝通交流。生活上照顧不溺愛,學習上鼓勵不傷害。培養自立能力,責任意識,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要引導孩子學會感恩,學會合理消費,學會與他人交往。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