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常袋镇潘庄村:养足精气神 脱贫奔小康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型就是一盏明灯,一个典型就是一粒火种。如今,全县上下日夜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为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共同奋斗,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脱贫典型。


【脱贫攻坚进行时】常袋镇潘庄村:养足精气神 脱贫奔小康


潘庄村位于常袋镇东北部丘陵地区,产业经济底子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建档立卡贫困户56 户187人,且多为老弱病残,有劳动力的又要在家照顾老人,扶贫任务可谓是异常艰巨。


【脱贫攻坚进行时】常袋镇潘庄村:养足精气神 脱贫奔小康


2017年11月,29岁的鲍世昆到潘庄村任第一书记,他提出“因村制宜、因户施策”脱贫思路,与村三委干部共同制定村发展计划和全村脱贫规划,同时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自身发展动力。


【脱贫攻坚进行时】常袋镇潘庄村:养足精气神 脱贫奔小康


说起这两年的扶贫工作,贫困户林志卫成了鲍世昆嘴里的“大人物”,以前林志卫家里就他和儿子两个人,因为家里穷,媳妇儿生下孩子没多久就走了,自己肢体上又有残疾,干不了太重的活,孩子在外边做学徒,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收入,只能靠他打零工维持家用。


【脱贫攻坚进行时】常袋镇潘庄村:养足精气神 脱贫奔小康


潘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蘑菇种植村,除了外出务工的人员,留在村里的人每年都会种上一些蘑菇,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通过一次次走访、沟通、引导、鼓励,林志卫到村里参加蘑菇种植培训,学到技术后,他使用无息贷款3万元,开始了蘑菇种植,去年的蘑菇市场行情不错,他尝到了甜头,用挣到的钱买了个新三轮车、新彩电。2018年不但脱了贫,也荣获常袋镇脱贫先进典型荣誉之一。


【脱贫攻坚进行时】常袋镇潘庄村:养足精气神 脱贫奔小康


像这样的脱贫典型在潘庄村还有很多,勤劳致富的郭平恒就是其中一员,家中有5口人,因为缺少技术被定为了贫困户,用他自己的话说:“有浑身的劲,但是不知道往哪使”。


【脱贫攻坚进行时】常袋镇潘庄村:养足精气神 脱贫奔小康


村里开展的两次实用农业技术培训给郭平恒送来了东风,他积极参加,并对蔬菜和蘑菇种植情有独钟。去年他开始着手蘑菇种植,收益不错,今年他又投资三万多元,养了3000多只土鸡,种了七亩石榴,今年还种了西红柿、黄瓜,然后想申请一笔贷款,在冬天扩大蘑菇种植规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