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刻,常念“大我”少私“小我”

日前,全國各地陸續進入開學季,湖南省初三和高三也正式開學。同期,“全民偶像”鍾南山院士寄語全國中小學生——疫情還沒過去,同學們要時時記住,我們每個人心中除了有一個“小我”,還應該有個“大我”,而且在危難的時刻,在非常的時刻,“大我”是最重要的。

戰“疫”期間,無數的“大我”星火在溫暖人間。4月9日,紅網刊發《一位43歲基層紀檢幹部最後的畫像》,講述了雙峰縣荷葉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向衛煌在大“疫”面前“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事蹟,感人肺腑,令人敬佩。

從小我“私”境進入大我“公”境,需要不斷的修煉。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帶著“私”字成長的。從一出生便是一個家庭的一分子,一個家族香火的延續。父母也會對其植入“我”的概念——“我是誰?我想要……”這一切都是在以“小我”為中心做加法,做乘法。而修行便是不斷地去“小我”,做減法,做除法,成就“大我”的過程。

縱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家而言,是一場大考;於人性而言,恰似一面鏡子。它既照出了人間的真善美,也照出了少數人的醜惡與自私。比如,張家界市疾控中心一科長面對疫情,心私“小我、小家”,臨陣脫逃,攜家人到泰國避疫被百姓唾罵為“逃兵”“慫官”。這個科長是典型的“精緻利己主義者”,這類人善於“判斷”,長於“精算”,其要害就是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來判斷一件事情的利弊,算計利益的多少。凡是認為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便開啟智慧、千方百計往自己身上攬,顯示出強大的磁場引力。凡是認為對自己有害的,便亮出擋箭牌,包裝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拒之千里。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們時而異常冷漠時而異常熱情,無非一個“利”字使然。至於利益的攫取,更是毫釐必算,顆粒歸倉。這些“只顧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成為人間大愛大善、大仁大義交融匯合的壁壘。

“小我”“大我”雖是兩字之差,境界卻大不相同。與只念“小我”的戰“疫”逃兵相反,抗擊非典功臣、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再度出征彰顯國士擔當,雙峰縣荷葉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向衛煌連續戰“疫”56天,直至生命最後一刻。還有無數心繫“大家”的醫護人員,逆向而行,救百姓於危難。劉智明、李文亮、夏思思、黃文軍、杜顯聖、朱崢嶸、梁武東、林正斌、柳帆、彭銀華、宋英傑、張靜靜等眾多醫護人員白衣執甲,捨生忘死,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大家的生命,向著虎山獨行,向著黑夜點燈,被人們永世敬仰、銘記。更多的戰“疫”夫妻檔、父子兵、兄弟連、“志願軍”、基層幹部等“疫”線戰士舍小家為大家,彰顯人間大義大愛。

傾巢之下,安有完卵。置身於新時代,應當有新境界。一方面要常念“大家”。大家即人民、即國家、即民族。“大家”不存,“小家”難保。德國先哲歌德有言,“你若要為你的意義而歡喜,就必須給這個世界以意義。”常念“大家”,就不能冷眼旁觀,而應該多想想自己能為“大家”做些什麼,為“大家”做過什麼?戰爭年代衝鋒陷陣,和平年代敬業奉獻,災難面前捐獻愛心,疫情面前主動請戰。以“小我”之身軀,“無我”之境界,實現“大我”之價值。

另一方面要少私“我家”。我家,即小家,即一畝三分地的私情和利益。私念私慾張力極大,可以小到無窮小,也可大到無限大。古人云,“華屋萬間,夜臥不過五尺;縱有臥榻三千,只得一席安寢。”“小我”之私慾,當剋制又剋制,自足即可,不必盲目攀比,奢華鋪張。人之一生,當一路修行一路去“小我”,去不必要之雜念,減掉多餘之慾望。於黨員幹部而言,更應讓自己的人生詞典中“公”字多於“私”字,做到“我將無我”。

心底無私天地寬,天地一寬心自寬。這樣一來,施展拳腳的舞臺更大,各方的資源能量交融相匯,實現人生價值、打破人間冷漠壁壘的幾率越大。

大戰尚未全勝,大考仍在繼續。我們每個人應常念“大家”,少私“我家”;多點感恩,少點冷漠。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趁著時代芳華,多錘鍊提升自己,自覺成為像鍾南山、向衛煌等替“大家”負重前行的勇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