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张云雷的戏曲人间

张云雷,1992年生于天津,弟子中排行第二,德云社四公子之一,现任德云演出八队队长。

走万里路,认天下人。郭德纲曾言:徒弟分几种。一种是儿徒,一种是学徒。7岁天津结识郭德纲,9岁至北京学习曲艺,11岁正式拜郭德纲为师。张云雷当属前者。

“二爷”张云雷的戏曲人间

O

谈及相声中的「唱」「学」基本功,张云雷算是弟子中佼佼者之一。作为较早一批被收入门下的弟子,在太平歌词及在传统戏曲方面,张云雷受到郭德纲更加细致的口传身授,而今“柳儿活”(学唱弦子书,什不闲儿、竹板书,京、评、河北梆子、小调等)已颇具造诣。

在公开的表演中,《照花台》《探清水河》京韵小曲儿;评剧《乾坤带》;太平歌词《游西湖》《白蛇传》;宗教歌曲《大悲咒》、及流行歌曲等顺手拈来,皆叫好不停,在这不一一赘述。

O

2005年,张云雷因嗓子发育,出现“倒仓”,为避免过度用嗓而退出德云社。

郭德纲义子陶阳,儿时被称为“京剧神童”,也曾出现“倒仓”,唱戏对肉嗓要求更高,亦是为避免过度用嗓,“倒仓”期间郭让陶阳学了相声。面对戏迷质疑,曾说:孩子嗓子没声啦,你们谁管饭?”此为另话,但也足见郭爱徒之心至深至切。

白驹过隙,时隔六载,2011年张云雷结束倒仓期,回归德云社;4月8日,在郭德纲单口相声专场,张云雷正式复出。此后随着舞台经验的积攒,相声水平及书生气的特有表演风格日趋成熟,揽粉丝无数。

O

除却德云社光环,很多人第一次知晓张云雷,无非有二:其一,南京「十米无水跳台冠军」,算是社会新闻,今儿不八卦。其二便是张云雷将《探清水河》进行吉他改编,添民谣之风,存古韵之气,火爆网络。

如今张云雷每逢商演唱起《探清水河》:“太阳落下山秋虫儿闹声喧日思夜想的……“台下观众总会将其后的”六哥哥“合起改唱成”辫儿哥哥”。(同“小辫儿” “二爷” ,“辫儿哥哥” 是粉丝给张云雷的爱称。)

O

无论是商演时现场的满仓满谷,还是微博、抖音等平台的粉丝大集聚,为何说这么多说相声的,张云雷就这么颇具“偶像气”?

“二爷”张云雷的戏曲人间

德云社有那么几个颜值不错的相声演员,张云雷算其一,经常一席长袍大褂,书生气十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四句,拿来形容张云雷正好,总结下来,两个字“清秀”。

O

除去颜值,还得说下他的时潮创新力。正如前文所说,他很早便将前朝经典赋予今人时潮,例如将《探清水河》改编,使之更大范围的人群被圈粉。

不由让人想起前人创作的那首《说唱脸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其不算京剧,但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京剧。

张云雷对《探清水河》这样的京韵小曲的普及,与《说唱脸谱》又有何异呢?

我想他的“偶像气”正源于他对于相声的一种「活泛运用」,在既有的规矩中,进行适合年轻人口味的创新。这或许正是一个他所特有的标签,也是他真正能和粉丝玩到一块的原因罢。

这样的“二爷”,让粉丝怎不生爱?

O

正所谓「人不通古今,襟裙牛马;士不知廉耻,衣冠狗驴。」

郭德纲不遗余力地将相声之古今见闻传授张云雷,使其免为“襟裙牛马”;张云雷此刻正唱着小曲,知那师恩且正还。

希冀师徒相伴,日远年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