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

我俩走在热闹的大集上,边走边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人头攒动,摊位前顾客驻足询问,或挑拣自己中意的东西。我俩却想不起要买什么,只是走在人流里。

“买个瓜吃吧!”他提议,

“哦,行!”逛了一个多小时,的确有些口渴了。即使是不口渴,倘若他提出来了,我也自然会赞同的。我们走到一个摊位前,是白皮的香瓜,一张小牌上写的10元三斤。不知怎的,我第一印象却 看成了10元三个。称完,15元,他又抢着付钱。他付就让他付吧,这一点东西都是无所谓的。我如果说什么客气的,便觉得生分

有多少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

了。

随后我们走到集市外的路边,找一个僻静些的地方,边吃边聊。家庭,工作,孩子,我们漫无目的聊着。他年初已找到新工作了,所以便讲了很多工作时的遭遇。他讲起事来,就跟说故事似的绘声绘色,我吃了几块,不想吃了,他又劝我吃,自己却不再拿了。我推脱说早上已吃了饭,肯定吃不完的。他却讲慢慢吃,不着急。大概上午10点的时候,我们离开了集市,其实这里也没什么好玩的,只是偶尔无去处的时候,过来感受一下热闹当的氛围罢了。

回到住处的时候,本来是要买东西做饭的,却嫌麻烦,然后他领我去一个小店吃饭。我说叫上嫂子一块吃,他却不肯。最后仍然是抢着要付账。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是想着下一次一定我来付,也就罢了。

时间不知不觉过了几个月,他在市里上班,平时很少回来。而我没事也不喜欢给别人打电话,所以就没有什么联系。再后来我搬到了一个新的住处,这下子就连我们住的地方也离的比较远了。有时候一两个月都不见一次面,我也不喜欢发微信打电话。不善于切刻意的维持关系。因为我相信,真正的朋友,无论相隔多长时间,都会在对方心里留下很重要的位置。他也曾说过,与某些人做朋友,即使多少年不见,那份情谊也不会消失。我想我们一定是属于这种类型的。

有一次我正在上班,接到他的一个电话,他询问我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想要约个时间一起吃顿饭。“好的,到时候肯定过去!”于是还是我们那几个人,坐在一块儿吃顿饭,我是不能喝酒的,却很羡慕他们能喝白酒的人,回去的时候,又在他家里聊了会儿。于是一天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心里却有一种莫名的踏实,因为有一个朋友记挂着,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便有了一份支撑。这便是在一个地方,是否有归属感的一种象征——因为有了人,有了朋友就聚在这里。

一年之后,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到了一个新的城市。虽然说隔的不是太远,可是因为地域的关系,终究无法再如先前一般,一个电话过去,招之即来。而我又是不善于与别人维持关系的。我崇尚的,是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过于亲密的关系,会使我感到压抑。而时间长了不联系,终究让我觉得彼此开始变得陌生,而无论我们曾经有过怎样的历程。

再后来,有时候一年联系一次,有时候两年联系一次。到最后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四五年没有联系了。我突然好想跟他打个电话,却已经想不起要说什么。再想想也不必那么牵强吧,所以就连打电话的这个想法也被抛弃了。只愿以后他有困难的时候,我能够出手去帮到他吧!他在我心里所占的位置一直都没有改变。我想他的想法一定也和我的类似。只是我们不知不觉间变得陌生了,也便不太想要去打扰对方。

朋友,有时候不是输给我们的性格和信仰,而是输给了时间和距离。以前听过那句话,“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总是不相信。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才发现,它虽然说的不是绝对正确,却也描绘了这世间大多数的关系。这个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而人与人之间的朋友关系,在地域面前却终究变得如此脆弱不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