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父母交流時,我好像從來不會換位思考

讀書生涯截止到今天,也有了十幾年了,我所經歷的最大的改變就是把換位思考養成了一種習慣。

這種習慣體現在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次說一句話之前,我都先想一下,這句話說出之後是否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或者在和其他人相互配合時,會考慮到對方目前的情況,我一度認為這種思維方式已經深入我的骨髓。

然而突然有一天,我覺察到,我在和父母交流時,好像從來沒有換位思考過,有什麼說什麼,全然不顧他們的感受,有時候我不經意間說的很多話很傷人,我之後也會很後悔。

我有時候會反思自己,為什麼我對待別人就知道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可是在我最親的人面前,反而喪失了這種能力。

我對自己進行了剖析,發現問題的根源在於,在父母的面前,我不需要保護自己的人設,之所以不需要,是因為,他們是我的親人,不管我多麼任性,他們都不會離開我,而在陌生人面前,人設對我很重要,因為隨時可能因為我的一句話沒說好,或者一件事沒做好,都會給大家營造一個不好的印象,從而讓大家反感我,為了能夠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或者是為了能夠和大家相互幫助,我自然不會任性,也就必然學會了換位思考。

不得不說,換位思考,能夠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很舒服,但是卻缺少了一點真實,為了讓對方開心,我們會放大對方的優點,幾乎不提對方的缺點。

說到這裡,我開始糾結,以後在和他們交流的時候,究竟是繼續保持自己真實的一面還是學會換位思考?

經過思索,我發現,這兩種方式並不對立,作為子女,在交流的時候,保持真實是最基本的前提,這一點很重要,在父母面前,我們沒有必要偽裝自己,同時,也要能夠為他們去考慮,不能事事任性。

希望未來自己能夠持續用心,保持和父母的良好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