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鎮魂》播完將近兩年,為何還有人滿是懷念與不捨?


前言

眾所周知,一部影視作品會被觀眾喜愛,於作品本身而言,主要有三個能夠吸引觀眾的地方。其一是它的背景與題材;其二則是它的製作水平;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部作品的靈魂與點睛:選角如果製作者能夠將這三點做好,那這部作品很大可能會成為一部佳作。而2018年6月出品的《鎮魂》這部網劇,顯然將這三點都做得好,雖然,它只是一部網劇。


深度分析:《鎮魂》播完將近兩年,為何還有人滿是懷念與不捨?

超級網劇《鎮魂》海報


2018年6月13日,優酷視頻獨家播出了一部名字叫做《鎮魂》的超級網劇。雖然規模也不小,但畢竟是網劇,剛開始上映沒有多少熱度。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這部網劇人氣越來越高,觀眾對它的讚揚和喜歡也越來越強烈。最終,這部劇收官之時,熱度霸榜整個夏天。往往,時間越來越長,關於它的一切也會被別人淡忘,但是《鎮魂》似乎並沒有完全遵循這個軌跡,時至今日——2020年4月,網上仍有關於它的帖子,而且帖子一出,作為《鎮魂》粉絲的“鎮魂女孩”、“鎮魂男孩”立即現身,為《鎮魂》保駕護航。為什麼兩年前的作品到今天還有如此熱度?為什麼在佳作雲集的今日,觀眾們還是懷念那個被《鎮魂》霸榜的夏天呢?

故事背景與眾不同,題材新穎

《鎮魂》,首先聽名字,有些觀眾就會對它產生一絲好奇和興趣,也有可能會去關注它。很明顯,這個名字製作者取得很好,或者說小說家取的很好。關注它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部以網絡小說為原型,修改之後製作的網劇,它的名字沿用小說名,與內容契合且感覺很是大氣——這是這部作品吸引觀眾的地方之一。《鎮魂》的故事背景是這樣的:萬年以前,為了搶奪海星資源,地星人中的某些極端分子大舉進攻海星,引發了海星人和地星人的史前大戰。為了抗衡甚至打敗具有異能的地星人,海星人打造了四件聖器,並且在海星領袖崑崙和地星和平派領袖黑袍使的帶領下,“海星正義聯盟”最終取得勝利。之後,海星領袖崑崙失蹤,不老不死的地星領袖黑袍使化名沈巍,信守著與崑崙之間的承諾,成為地星的看守著。之後一萬年,發生了許多事,海星人成立了特別調查處,而地星也有人潛逃到海星,兩界逐漸變得不太平,而在這危難之際,黑袍使沈巍與現任特調處(即特別調查處,以下簡稱特調處)處長趙雲瀾聯手鎮魂,致力於守衛兩界和平。


深度分析:《鎮魂》播完將近兩年,為何還有人滿是懷念與不捨?

《鎮魂》故事背景


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背景,瞭解它的人都知道這其中的海星就是現實意義上的地球,但它增添了一個“地星”,相互對比並形成反差,使故事可以有所發展。這部網劇提出了許多新穎的觀點,也可以理解為它是一個架空的世界,因為並沒有現實中的東西與它一一對應,而且劇中涉及到的生物、理論等都只是針對這部劇發現和提出的,所以,雖然它的環境是現代,但是我們可以認為它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其實,這才是這部劇吸引人的地方,正是它的非一般背景,觀眾才會對它產生好奇,希望對它做出進一步的瞭解,而新鮮的題材,簡直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這是一個好的開頭,起碼,它為之後的高人氣首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格局恢宏大氣,每一個畫面都不可或缺

這部網劇剛開始原定是用一種極高的規格去製作這部劇,包括它的主題曲、片尾曲、鏡頭感、情節等等,但是劇組經濟實力並不可觀,而且劇本第一次並沒有過審,也就是說,在這部劇的那些硬件組成上,因為沒錢的原因,或許就不能達到剛開始預想的高度,而在情節上,劇本第一次的不過審,對審核成功前後的情節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如果是一個比較“脆弱”的劇組,身處這樣的困境和遭受這樣的打擊,想必早已經堅持不下去了吧,但《鎮魂》劇組絕對是個意外,他們並沒有頹喪,反而,高度似乎並沒有降低:片頭曲《We Won't Be Falling》由從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畢業的大製作家陳雪燃傾情演唱,其製作陣容非常高級;劇中鏡頭跳躍銜接合理,特寫十分完美,畫面感十足;前後情節銜接合理,並沒有出現預想中的前後不協調。


深度分析:《鎮魂》播完將近兩年,為何還有人滿是懷念與不捨?

陳雪燃傾情演唱《鎮魂》主題曲


劇中的每一個畫面都有其意義,似乎每一張都不可或缺。比如說在事件開始前或者完成後總會切換到龍城(劇中故事發生的地方)的一個標誌性建築——鐘樓,這是一種象徵,表現的是一個事件的完成,也預示著下一個事件的開始。除此之外,整個故事格局非常之廣,涉及兩界,但情節卻是能完美銜接,它的設計能將海星和地星同時發生的事從容切換,使人眼前一亮,興趣突增。於作品本身而言,這樣的高度的確已經很高了。


選角用心,兩位主演演技都在一流之列

這部劇主角趙雲瀾、沈巍是由演員白宇、演員朱一龍去塑造的。這才是這部劇最最吸引人的地方——神仙選角。

白宇飾演的趙雲瀾是處事圓滑、為人風趣、心思敏捷的特調處處長,同時也是維護兩界和平的鎮魂令主。他雖然年輕但道行很深,因對付地星人很有招數,人送外號“鬼見愁”。

白宇對這個角色的演繹,簡直令人無話可說,他幾乎是本色出演,將趙雲瀾那些鮮明的特點、與眾不同的能力都表現的淋漓盡致,不愧被大家稱為“劇拋臉”,當下剛到三十的白宇的確擔得起“劇拋臉”這個稱號。

另一位主演,朱一龍,這也是一位演技派。朱一龍在劇中分飾三角:前期黑袍使、沈巍、反派夜尊。三個角色,三個性格各異的人,飾演起來肯定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這並沒有難住朱一龍:少時懵懂的黑袍使、歷經滄桑而內斂冷靜的沈巍、邪惡並且喜歡捉弄人的夜尊都被他塑造的立體感極其強烈,筆者也是那時候,被朱一龍的演技深深折服的。


深度分析:《鎮魂》播完將近兩年,為何還有人滿是懷念與不捨?

沈巍趙雲瀾龍城大學初遇


其實這部劇其他演員的表現並不顯得多麼突出,甚至有些人塑造的角色還有些拉低這部劇的整體水平,但奈何兩位主演實在“道行高深”,將主要角色們塑造的栩栩如生,甚至有人拿他們與原作品做對比,說他們就是“趙雲瀾本瀾,沈巍本巍”。從這裡,我們足以看出兩位主演對這部劇的貢獻。

總結

對於已經逝去的美好,人們往往會嚮往和懷念。之所以會懷念,是因為《鎮魂》給了他們足夠美好的東西。可能是一種信仰,效仿巍瀾守衛兩界的決心;可能是一種感動,被巍瀾的兄弟情打動;也有可能只是因為單純的喜歡,喜歡兩位哥哥的演技……總之,《鎮魂》給 了“鎮魂女孩”、“鎮魂男孩”一個難忘的夏天,讓他們體會到了出現在劇中卻不僅僅會出現在劇中的美好,甚至是留給了觀眾一份信仰,留下了一份感動,這種立意明、主題正的作品,就應該被人們熟知,就應該被廣為傳頌。


深度分析:《鎮魂》播完將近兩年,為何還有人滿是懷念與不捨?

白宇、朱一龍 飾 趙雲瀾、沈巍

至今日聲名在外,無疑,《鎮魂》這部作品是極為成功的。在影視界,它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得的獎就是它最有力的憑證。歸總而言,它能夠到現在長盛不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背景、製作、選角都用了心。我們祝《鎮魂》劇組所有人能夠有著更好的發展的同時,也期待著能夠有比《鎮魂》更優秀的作品問世,畢竟有句話說得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