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可以學會的

幸福是可以學會的

幸福是可以學會的。

——讀《幸福的方法》

01

《幸福的方法》是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人生導師”泰勒·本-沙哈爾的著作,他所開設的“積極心理學”和“領袖心理學”兩門課程,被哈佛學生們分別推選為最受歡迎排名第一和第三的課程。

這本書旨在幫助人們瞭解幸福的真相,並幫助人們過得更幸福,適用於所有想追求幸福生活、獲得長久滿足感並提高幸福指數及改善生活質量的人們。

幸福,是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獲得的。

然而,僅僅讀書是不夠的,想要改變生活也沒有什麼捷徑,本書更多的是教導人們思考與練習的方法,給每個人一個機會,一個提醒,讓讀者進行自我探索。

作者在書中寫道:“在大量的閱讀、研究、觀察和思考之後,我仍然沒有找到任何有關幸福的神奇配方,世上其實並沒有什麼所謂‘幸福的五步法’,那些把本書誤認為工具書的讀者,看到這裡,大概要大失所望了。

幸福是可以學會的

02

幸福是什麼?書中把幸福定義為“快樂和意義的結合”。

幸福就是,當你設定一個目標,你在奮鬥的時候感覺快樂,你實現目標的時候也感覺快樂。目標是有意義的,書中的意義為兩種,一種是自我完善、一種是自我實現。

書中的快樂是過程中的快樂,是進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實現中的快樂。幸福的感覺就是過程和結局雙贏的快樂。

作者提出了幸福=快樂+意義的公式。其實並不複雜,就是不要做只要眼前快樂不要未來的享樂主義者,也不要做每天痛苦盼著發薪日那種忙碌主義者,而要做既懂得享受眼前快樂,又朝著自己認定的目標邁進的人。

很多時候人們認為幸福,就是能夠毫無痛苦,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而片面地去排斥這些痛苦往往會給人帶來更深的壓抑,接受現在,活在當下,把快樂和痛苦都作為自己生命的獨特體驗。

但如果痛苦還是過大,則往往要考慮轉變,生活永遠有重現選擇的時候,無論是6歲還是60歲,生命就一次,該掉頭時要掉頭。而意義呢,人生沒有意義,意義是自己給尋的。

幸福是可以學會的

03

在本書中,作者把人生分為了四種類型:忙碌奔波型、享樂主義型、虛無主義型、感悟幸福型,深刻地解讀了大多數人不幸福的深層原因。只有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激發出自己的潛力,從事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體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幸福即在眼前。

同時作者把人生的不幸福狀態分為了三種類型:犧牲眼前快樂,只著眼於未來目標的忙碌奔波型;放縱自己、及時行樂的享樂主義;對一切都失望,無所作為的虛無主義。

通過本書,讀者將深刻理解到幸福的終極目標不是名利財富,而是尊重生命的核心價值,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並努力發掘出自己的潛力,全然地投入到生活中去。

同時,幸福也是一個需要永不間斷追求的過程。幸福的人生態度不但是為了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鬥,也需要享受當下的每時每刻。

幸福是可以學會的

04

幸福的狀態並不是只有兩個極端,而是應該努力找尋怎樣才能更幸福,只有清楚,幸福是一個終身的追求,你時時刻刻都可能處於幸福中,才會擺脫執著和挫敗感。

幸福是什麼?感覺它是那麼的遙遠又那麼臨近,是那麼短暫難遇又那麼平凡和無緣相識,感覺自己天天在渴望著它,卻無法理解它,甚至不知道幸福就在自己的身邊,悄悄的來,悄悄的走,如風,如日月光輝,如飄搖的夢境。

或許其實幸福很簡單,它就在我們所忽視的每一個平凡的日常裡,如果把目光只放在幸福的實現上,我們錯過的將正是幸福本身,因為追求幸福是沒有終點的。

語錄文摘

1、如果企圖永遠幸福,可能只會導致失敗與失望。

2、幸福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

3、真正令人滿意的幸福總是伴隨著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能來改變世界。

4、生命並不長,別再趕時間了。

5、追求目標而不是到達目標,才是帶來幸福和積極情感的要素。

6、人類最大的貧乏,就是事事順心如意,無需努力,最終導致希望破滅,再無奮鬥之心。

7、外在的東西總是比內在的東西更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8、當一個人面對單一任務,感到使命感和緊迫感時,這種壓力可以為他帶來更好的靈感和更高的效率,但是太多事時,就會減少注意力。

9、幸福不會因為分享而減弱。

10、幸福的生活,是靠積累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