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雄鵬:魚水情扶貧義 辦好民生實事 ——記浦北縣六硍鎮白花村駐村第一書記

“真是太感謝陸書記了,積極幫我驗收產業以獎代補。因受疫情影響,今年我在家種植了1畝青貯玉米,1.5畝花生,柑橘0.6畝,養了100只雞,還對八角樹進行了改低造高,獲得了獎補7300元的產業獎補資金,這些錢我打算用來買肥料和飼料,爭取把種植的玉米、花生、柑橘和八角樹管理好,把雞養好,確保今年和今後有個好收成。”浦北縣六硍鎮白花村貧困戶覃興第對駐村第一書記陸雄鵬感謝地說道。看著地裡豐收在望的玉米、花生,覃興第的臉上滿是喜悅。

陸雄鵬:魚水情扶貧義 辦好民生實事 ——記浦北縣六硍鎮白花村駐村第一書記

“戰疫”“戰貧”兩不誤,發展產業促增收

陸雄鵬,浦北縣農業機械學校幹部,2018年3月,他自願申請到白花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由於他人瘦弱小個,村民一開始並不看好他。但他並不在意,入駐後第二天便熱情展開工作。在一個星期內,他走訪完全村29戶貧困戶,同他們聊家常、聽心聲、瞭解他們的困難,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措施。之後,他又走訪農戶,由於村民們白天要外出幹活,他只好晚上逐戶走訪。風裡來雨裡去,他忙碌的身影、他的真誠打動了村民。

陸雄鵬:魚水情扶貧義 辦好民生實事 ——記浦北縣六硍鎮白花村駐村第一書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陸雄鵬為了鞏固脫貧成果,實現“戰疫”“戰貧”兩不誤,嚴格落實“調整以獎代補政策門檻,簡化獎補程序”的精神,想方設法確保貧困戶抗疫和生產兩不誤,實現增產增收。特別是為了讓貧困戶知曉“獎補標準在原定單位補助標準基礎上分別增加50%、30%的補助,增加部分不計入當年該戶累計最高獎補金額”的好政策,他組織駐村工作隊、村幹部進村入戶和通過電話、短信、微信、QQ或其他信息化方式,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向貧困戶大力宣傳疫情防控期間的產業“以獎代補”政策,提高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搶抓農時迅速恢復生產。

陸雄鵬:魚水情扶貧義 辦好民生實事 ——記浦北縣六硍鎮白花村駐村第一書記

並採取申請一戶驗收一戶的方式,組織驗收組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到貧困戶的產業基地驗收產業獎補項目,按時在3月31日前全部完成第一批20戶貧困戶申請獎補項目的驗收工作,保證了貧困戶50%的收益,獎補資金共6.4萬元。第一批獎補資金的發放進一步激發了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的內生動力,目前,貧困戶已開始發展4-6月第二批產業,為全年實現增產增收“加檔提速”,為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和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紮實開展幫扶,辦好民生實事

如何讓貧困戶增收脫貧致富是陸雄鵬時常在深夜思考的一個問題。

白花村是“十三五”貧困村,2015年共識別出建檔立卡貧困戶29戶142人。駐村以來,陸雄鵬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精準施策,真抓實幹。

“謝謝你們,幫助我們實現了願望,可以住在溫暖又安全的家了。”白花村貧困戶李賢蓮握著陸雄鵬的手激動地說。

陸雄鵬:魚水情扶貧義 辦好民生實事 ——記浦北縣六硍鎮白花村駐村第一書記

貧困戶李賢蓮家因病因殘致貧。李賢蓮已60多歲,有高血壓,平時只能在家做一點編織;兒子有糖尿病且有語言障礙,農閒時在附近做臨時建設工;兒媳是智力三級殘疾,不能勞動。一家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種植2畝水稻和國家的低保金。陸雄鵬通過危房改造政策支持建好了房屋,解決住房問題。

貧困戶覃興第的妻子李賢容上山被大馬蜂襲擊十幾處,病情危重,在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治療,一個星期下來,已經花費近六七萬元,每天的花費超過1萬元。陸雄鵬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通過QQ群、微信群發出捐款倡議,大家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奉獻出自己一份愛心。通過各種渠道累計收到捐款14000多元,讓處於困難中的覃興第重燃起生活的希望。

陸雄鵬:魚水情扶貧義 辦好民生實事 ——記浦北縣六硍鎮白花村駐村第一書記

“我已經19年沒有出過家門口了,如果不是陸書記親自送我去辦理身份證更換,我的身份證根本無法辦理成功。感謝黨委政府,感謝駐村工作隊員。”白花村委中一隊的貧困戶梁華在從家裡往六硍鎮的途中高興地說道。

陸雄鵬:魚水情扶貧義 辦好民生實事 ——記浦北縣六硍鎮白花村駐村第一書記

梁華年輕時不幸因意外受傷造成二級殘疾,平時只能靠兩個柺杖一步一步在家中行走,由其配偶在家照顧生活起居。由於梁華不能正常行走,搭不了摩托車也害怕坐轎車暈車,所以一直沒能到鎮派出所辦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更換事宜。為了這事他一籌莫展,焦急萬分。陸雄鵬在駐村日常入戶走訪核查中,在詳細瞭解具體情況後,急貧困戶之所急,經過與鎮派出所民警進行溝通,他開車帶梁華到鎮派出所辦理了第二代居民身份證。臨別時,梁華一邊拉著陸雄鵬的手,一邊不停地念叨著:“共產黨好啊,感謝駐村扶貧幹部。”

陸雄鵬:魚水情扶貧義 辦好民生實事 ——記浦北縣六硍鎮白花村駐村第一書記

貧困戶劉光榮在陸雄鵬的積極動員下,養了9頭豬,種植了3畝優質稻,拿到7700元的產業獎補資金,年底賣豬收入加上務工的收入,於2019年實現脫貧摘帽。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陸雄鵬在工作中,以百姓心為心,當好貧困群眾貼心人,紮實辦好民生實事,推進各項政策落地見效,及時解決群眾所急所憂所思所盼,確保如期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在陸雄鵬的積極幫扶下,白花村2018年脫貧貧困戶1戶2人,2019年脫貧貧困戶7戶35人,全村所有貧困戶全部實現了脫貧摘帽。

完善基礎設施,村容村貌日新月異

在2018年之前,白花村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窮,一個沒有像樣的辦公場所的村委。“那時候到村委開會,就擠在二樓的30-40平方的小會議室裡,開大會議時,還要坐到走廊,天氣熱時,又熱又悶。”提起以前的窘境,白花村支部書記覃永東感慨萬分,“多虧國家的好政策,我們村才能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陸雄鵬:魚水情扶貧義 辦好民生實事 ——記浦北縣六硍鎮白花村駐村第一書記

2018年前白花村基礎設施薄弱,村幹部和工作隊員都擠在黨群服務中心辦公,為了改善村委辦公條件,陸雄鵬積極對接六硍鎮黨委政府、縣直相關部門,爭取扶貧項目資金。2018年11月,投資103萬的白花村黨群服務綜合辦公樓正式掛牌使用,告別群眾辦事要不方便、村幹部辦公擁擠成團、黨員大會村委代表會議開會坐走廊的歷史。寬敞明亮的黨群服務中心徹底解決聯繫服務黨員群眾“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陸雄鵬:魚水情扶貧義 辦好民生實事 ——記浦北縣六硍鎮白花村駐村第一書記

兩年來,陸雄鵬爭取上級投入42萬元扶貧資金建成一座長12米寬4.5米的崗田村橋樑, 受益群眾達到380多人。他還利用第一書記駐村幫扶經費,安裝了白花村公共服務中心的球場燈光、舞臺燈光,宣傳欄,群眾開展娛樂活動有了去處,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切實得到改善和豐富。

為了打破集體經濟“零”的歷史,陸雄鵬充分發揮黨支部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推動村黨組織形成脫貧攻堅的強大戰鬥力,和工作隊員與村“兩委”幹部多次商議,基於自身“一窮二白”的情況,利用上級扶持資金40萬元,委託浦北縣金浦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經營使用,用於光伏發電。

“每年分紅一次,2018年分紅2萬元,2019年分紅2萬元,今年預計分紅4萬元,分紅可為白花帶來8萬元的集體收入,後十七年每年可收入3萬元到5萬元;2019年,我們整合資金20萬元給六硍鎮政府建設商鋪出租,今年應該也有分紅了。”村主任劉光成跟我們算著賬,樂得合不攏嘴。

陸雄鵬:魚水情扶貧義 辦好民生實事 ——記浦北縣六硍鎮白花村駐村第一書記

現在再說起白花村,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變化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4年多來,積貧積弱的村委面貌日新月異:氣派明亮的辦公樓、整潔乾淨的村級道路、群眾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脫貧攻堅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我相信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白花村還會變得更好。我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事業、一份責任去真正地擔當起來,以奮鬥著、辛苦著、快樂著並收穫著的姿態努力拼搏,讓老百姓實實在在體會到脫貧攻堅工作成果。”陸雄鵬說。

浦北縣脫貧攻堅信息宣傳辦 吳達立

浦北縣六硍鎮白花村駐村工作隊員 王昌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