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建设一个目标导向的执行体系

文 / 孙猛 (微信公众号:猛犸商论)

企业如何建设一个目标导向的执行体系

企业靠结果过活,达不成目标,便没有成果,企业无法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关注过程,关注成长,不经意间,喧闹中,组织中的团队和个人逐渐对“目标达成”变得迟钝了。我们可以麻木:表面繁忙、实质松垮、缺乏目标感、长时间没有效产出,而对于有些小事可能反而会表现不适宜的敏感。

研究目标达成,实际上是在思考如何建设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高效执行体系。

企业如何建设一个目标导向的执行体系

如果将目光投向企业内部,能观察到一系列普遍存在的现象,围绕这些现象,我们以一组关键词为牵引来展开分析。

企业如何建设一个目标导向的执行体系

1、事情

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一句话,人就是他吃进去的东西。你选择吃进去什么,你就会变成什么,所以,你选择做什么样的事情,就会有相应的结果。选择做什么事情,有时候比做事情本身更重要。

如果做的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方向错了,无论你多么努力,也不会给你带来好的结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大多数情况下,在选择做什么事情上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分析,更多是比较被动的在外界的驱使下被动响应,准确的讲是在客户或合作伙伴的驱使下开展响应式的工作。

也许你会问,在客户的要求下开展工作不是非常正常吗?表面看的确如此,但细细分析还是有根本差别,差别主要体现在主动性。在获得商机信息后,主动接触客户,按照以往经验,会预计项目经历什么阶段,有哪些关键节点,开展什么关键活动。

由此,我们可以利用时间做好提前准备,虽然面上还是根据客户要求开展工作,但事情基本在预料之中。体现在时间管理上此类事情很容易落在重要不紧急的象限,反之,事情会落在紧急重要或紧急不重要的象限。

在准备投入精力开展一项工作时,要对这项工作发出一些拷问。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为什么是现在?目标是什么?投入什么资源?产出成果如何定义?完成任务的关键点是什么?

认真回答上述问题,努力确保我们在做正确的事,通过提问,我们会对事情有更深的理解,这对于达成目标会大有裨益。选择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特别是对于管理者,管理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判别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正确的事有一个特征,无论大小,应该是支撑阶段目标的,顺着这个逻辑,阶段目标支持当期目标,当期目标支持公司中期、长远目标,最终是指向使命和愿景的。

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工作填满,但也许只是在做,正不正确却很难讲。若大量的工作主要都是落在“重要紧急”和“不重要紧急”的象限,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应适时提醒自己按照上述问题重新审视梳理一下,确保尽可能的在做正确的事,避免“瞎忙”。

关于事情的选择或放弃,个人可逐步养成一种习惯,企业则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在制定日任务清单、周计划、月计划、年度计划时有意识的进行筛选。

企业如何建设一个目标导向的执行体系

2、时间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产,如今的商业世界的周期更迭越来越快,过去一个产品推出后可销售很多年,现在快到几乎每周都在迭代,商业机会的时间窗口期越来越短。

人们对时间的感知也和从前大不样,越来越认识它到重要性。随着产品和服务的极大丰富,海量信息每天铺面而来,商家之间的竞争本质变成了争夺用户时间,在这样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无论是公司和个人都需要提高对时间的敏感度。

日常公司运作中,除了客户有明确时间要求的事情,比如方案提交、技术交流、应标等,多数情况下,企业内部的任务安排,特别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通常既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也没有对期望达成目标的描述。”小张,这个事情你处理一下“”小李,抽时间你研究一下xx""是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任务安排者的句式。

接受任务的人在收到任务指令后,也较少主动的询问任务的细节要求,模糊对模糊,实际上结果就不可预期。上述现象中,主要的责任是管理者,严格来讲,并未掌握如何正确下达任务,一个公司若有很多类似的管理者,说明这个公司的运营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

考虑到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不可预期因素,比如临时有更紧急的突发任务需要你处理,任务的接受者应根据上级下达的指令,定义两种时间:保守时间和乐观时间。保守时间是必须完成的,而乐观时间是超额完成的。

按照经验,一个任务、若时间要求是四天,为确保做到可控,通常在2-3天内要确保完成,第4日可应对变化,若无变化,可完善优化,做到尽善尽美,出精品。上面说的是一般经验,具体如何安排时间还需针对具体任务,具体分析。

是否重视时间侧面反映了企业和个人的专业性,这条规律可以扩展至一个国家:有人发现一个规律,在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里面,守时的国家通常是比较强大的。比如德国,时间观念比较强,竟然会收到“明天下午十四点三十三分出席”的活动请帖。而南美的有些国家相对比较散漫,约定六点的晚餐聚会,人员陆陆续续赶到,正式就餐的时间可能会到晚上9点。

时间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资产,你善待资产,资产相应就会增值。

企业如何建设一个目标导向的执行体系

3、责任人

一旦确定了正确的事,接着最重要的事是确定正确的人,那个对事情负责的最终责任人。单说道理非常简单,基本没有人会说这是不重要的,但在实际执行时,对确定责任人并未表现出相应的敏感性和高度的重视感。

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领导召集一群人在一起讨论一个任务,基于任务的性质,参与者中有几位任务的潜在承担者,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潜在任务承担者的心态可能是比较微妙的,一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另一方面期望这件事情不要落在自己头上,讨论结束时,领导做出一个大致性的安排,比如:你们几个人商量一下看如何处理;谁和谁一起完成。

接下来的局面是,责任就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最终结果是没有清晰的责任人,这种情况对目标的达成的影响是非常负面的。

企业如何建设一个目标导向的执行体系

4、分工

通常有如下特征的企业相对容易出现上述现象:

  • 分工不明确,存在许多空白地带。
  • 分工明确,本属于A部门的事,但由于A部门人员被锁定在某任务中无法释放,经常需要其它部门临时承担。
  • 内部文化比较官僚,暮气沉沉,员工缺乏主动承担任务的激情。
  • 积极开拓、探索新的业务,新业务难以划入原有分工体系来承接。

当一个新的任务产生时,原则上应尽早确定最终责任者及协作者,特别是最终责任人,大多数情况下,基于任务、公司资源占有情况、职责分工、人员能力,领导是可以快速确定最终责任人的。一旦确定了人选,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责任人会立即进入主角状态,而不在只是一个旁听者,投入度会有天壤之别,他会围绕如何完成任务展开深入分析,充分听取大家的各类意见,并及时提出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及前提条件。

一个任务的完成,需要团队协作,除了明确最终责任人,还要明确协作者的主要职责以及协作方式。

企业如何建设一个目标导向的执行体系

5、审核

审核的目的在于控制输出的质量。针对客户的不同类型的关键输出,比如技术白皮书、方案建议书、PPT、报价等,品质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你的评价,进而影响到交易的达成。

很多企业,并未针对不同类型的输出建立审核环节,对于输出的审核是非常随机的,时有时无。时常会出现文件发给客户后,发现存在问题,覆水难收。

企业应该建立明确的审核机制流程,基于原则是简洁高效。确立纳入审核范围的关键输出,审核步骤,审核人。

审核活动包括形式审核和内容审核。形式审核主要审核是否合乎规范,比如系统报价表,模板、格式应统一,不能随意发挥,各式各样,让客户的感觉公司很不规范,不专业。内容审核,不同类型的输出有不同的关键点。为了提高审核的效率,应建立一定的标准、规则,比如模板、产品的列表价。

标准、规则的初始建立并不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在实际的运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增补标准和规则。

企业如何建设一个目标导向的执行体系

6、过程

过程把握好了,结果自然水到渠成,这句话诠释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但侧重过程的控制。在实际的企业运营管理活动中,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的权重到底该如何定义,是一个值得企业根据自身现状认真思考的问题,答案直接影响到管理系统建设思路。

侧重过程管理还是结果管理,实际上与企业的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有关。许多知名外企,比如SAP、微软、IBM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一套非常成熟的管理系统,任何业务和管理活动,有明确的流程和规则,加上吸引的都是相对高素质人才,基本采取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管理方式。

日常工作中,员工自由度较高,主要靠自我管理,最终能提供结果就行了。而中小企业,情况刚好相反,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管理体系也不成熟,相比大公司,更应侧重过程管理。然而,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经常把目标管理挂在嘴边,忽略过程管理,最终的结果是两头不到岸。管理水平的提升没有捷径,想要打造基于目标管理的自运行系统,做好过程管理是基本功。

想要做好过程管理,要充分调动中层力量,中层是执行体系的核心中枢,是过程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责任人应该对过程管理如何开展有深刻的认识。过程管理强调三件事情:

1)采取正确的方式下达目标任务到员工。

2)在工作过程中指导员工,必要时做示范。

3)监控过程中的关键点并审核成果。

好的过程管理能培养员工快速成长;由于可以通过过程监控即时纠偏,能大大节省企业资源。

上面分析了我们在企业中经常看见的一些现象,现象是表征,侧面反映的企业系统的运行状态,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目标达成效率。

— END —

企业如何建设一个目标导向的执行体系

企业如何建设一个目标导向的执行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