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求官,却无人肯任用他


《论语斩件》1.16 不患 | 孔子周游列国求官,却无人肯任用他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创立儒学,希望化解春秋列国的纷争,使社会归于正常。他的德行宛若美玉,集“温良恭俭让”于一身,被尊称为圣人。但是,他周游列国,境遇却不怎么理想。

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去了卫国。因为孔子在卫国有一定的人脉,譬如他声名显赫的得意弟子子贡,就是卫国人。而且,卫灵公素有知人善任的贤名。

卫灵公果然非常重视孔子的到来,给予优厚的待遇,经常召其宴会、对谈和出游。不过,二人的政见颇有分歧,因此没有给孔子安排官职。

孔子在卫国居住了一段时间,期间被艳名远播的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两人隔帐相会,相对行礼时,南子身上佩饰发出叮咚的清脆声响,令人遐思。孔子私会南子一事,引发众弟子的不满,孔子无以辩解,只好发誓自证清白。

后来,孔子认为卫灵公好色失德,非明君作为,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遂离开卫国。


孔子至陈国,陈湣公待之以上宾,常向其请益政事。然而,陈国国小力弱,夹于吴、楚两个大国之间,常受侵凌,孔子恢复礼乐、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面对金戈铁马的强横恶邻,分外无能为力。孔子无奈黯然离去,并留下一句传世名言:“危邦不入,乱邦莫居。”

孔子至楚国,楚昭王非常器重,要封给他700里书社地,后因大臣的反对作罢。楚国权贵对孔子深存戒心,他们认为,孔子与追随他的弟子们,事实上已形成一股自成体系的势力,这股势力若注入楚国统治阶层,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平衡。而且,孔子与众弟子越是有才能,这股势力就越难制衡……这对于政局稳定的楚国来说,并非好事。

孔子在楚国时,路遇有“楚狂”之称的接舆,接舆是性情狂放的避世隐士,他对孔子的车驾高歌一首,讥讽孔子周游列国谋求官职的行为,然后扬长而去,孔子追之不及。接舆之歌,是以“凤兮凤兮”的音调开头,故而此事被称作“凤歌笑孔丘”,后来成为著名典故。

孔子还到过匡、蒲、曹、郑、蔡等地,但不受欢迎,甚至还遭到围困和驱逐。


孔子周游列国,确如接舆之歌,是希望谋求官职,以一展抱负,打造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友爱互助、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这是儒学的“仁”, 也是孔子一生的追求。

然而,孔子在列国周游了一十四年,始终找不到一个支持他的君主。

这是因为,孔子的理想虽美好,却不合时宜。

当时社会秩序混乱,礼崩乐坏,列国不奉周天子号令,互相征伐兼并,弑君亡国之事时有发生。列国都希望通过变革变得强盛,继而以武力征伐他国,成为春秋霸主……孔子却是一心推行仁政,恢复西周时期的井然秩序,理念固然是极好,却与列国的需求背道而驰。

孔子不受重用,也就是必然的了。当孔子以六十八岁的高龄,一事无成地返回鲁国故土,不由感慨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意思是说,他以名动天下的圣人身份,周游列国十数载,碌碌无为。由此可见,要践行理想,有无盛名,他人是否了解自己,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知人之明,否则就如他一般,穷其一生都找不到托付理想的君主。


这里说一个冷知识,为何孔子周游列国,却不去投效当时的天下共主周天子?以至于有后人写诗讥讽曰:“ 当时尚有周天子, 何事纷纷说魏齐?”

写这种打油诗之人,当是不怎么读书,仗着一知半解的小聪明,不学无术的胡乱解读历史。

孔子不去投效周天子,是礼制所定。

《礼记·王制》规定:“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意思是说,子男爵位以下、禄田不足五十里的贵族,没有资格朝会天子,只能隶属于诸侯。

孔子是士大夫身份,没有觐见天子的资格。他若是不顾礼制,强行越过诸侯,去效忠周天子,且不说周天子会否接受,也不说是否有悖儒学理念……光是破坏分封制度这一罪名,他就无法承受了,因为那代表着,将成为全天下统治贵族的公敌……

故而,孔子和众弟子只在列国周游求官,其它同时期的诸子百家也是如此,没有哪家是直接投效周天子的。


【不患人之不己知】——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

患:害怕、担心。

己知:知道、了解自己。

这种“不患……只患……”的句式,是古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在后面的《论语?宪问篇》,也有类似的句式:“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意义也大同小异。

这种修辞手法,前半句只是铺垫,意义全在后半句。

比较典型的例子,譬如同期《韩非子》的“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的“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等……其前半句的意义并不严谨,甚至根本不合理,其重点全在于点睛式的后半句。


【患不知人也】——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知人:了解他人。

本章是《论语·学而篇》收篇章,故而有一些注解,将其与开篇章联系起来解读,说以收篇的 “不患人之不己知”,来呼应开篇的“人不知而不愠”,正好是精妙的首尾呼应云云……

这是一种过度解读。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收集整理孔子及贤人弟子在传播儒学过程中、分散于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只言片语,汇编而成。这种语录体裁的著作,是不会像专论体裁作品那样,有着起承转合与严密逻辑层次。

然而,《论语》的编者非常用心,采用了以类相从的编排原则,把《论语》分成二十篇,并且巧妙编排各篇首章,从而让人产生了篇章之间似有某种逻辑联系的错觉。事实上,《论语》每篇都涉及诸多方面,并无明确统一的主旨;篇名只是简单截取首句的前二或前三个字;篇章之间没有意义上的逻辑联系;各章也不是按时间排序的……

以当前《学而篇》为例,本篇首句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照起名规则,跳过“子曰”,取“学而”二字为篇名。本篇共十六章,只有一,四、六、七、八、十四、十五等章与“学习”有一定的关系,其它各章不是阐述治国之道,就是谈论处世之道,反正与学习无关……。故而,若将本篇主旨定为“劝人以学(学而)”,是不恰当了。

当然,把《论语》的不同篇章联系起来解读,自然也无不可。但是有一个前提,不能以逻辑因果关系作为导向,否则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曲解。

至于说,有些儒学研究者赞叹《论语》章节结构之美,每篇的篇名都是本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这几个字却又概括了本篇的核心观点,编排妙不可言;各篇的观点更是层层递进,逻辑关系紧密,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把修身做人的道理都讲完了云云……

可以理解为纯粹胡扯。


鉴于此,我作注解如下。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识人之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