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樊集鄉劉清芬:不做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覺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樊集鄉通過各種措施,激發起了貧困戶的脫貧主動性,提升了他們自我的能力,也湧現出了一批靠自已雙手勤勞致富、光榮脫貧的先進典型,劉清芬便是其中一例。

新野縣樊集鄉劉清芬:不做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覺

現年49歲的陳軍偉與妻子劉清芬有二女一子,原本家庭和美,陳軍偉原是村的一支建築隊隊長,長期帶著建築隊在外幹活,劉清芬在家邊帶孩子,邊種地,一家人過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6年5月,一場車禍使陳軍偉癱瘓為肢體三級殘,先後住院3次,醫療費花銷十多萬,其大女兒正在上幼師,二女兒和小兒子正在上小學,高昂的醫藥費及孩子們的學雜費讓整個家庭陷入了困境,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變得極為拮据。

2017年5月,駱莊村兩委在精準識別入戶走訪中得知了陳軍偉一家的狀況後,通過村民代表大會評議將其家庭納入貧困戶建檔立卡,並在隨後的精準幫扶過程中對陳軍偉一家進行了教育扶貧和醫療救助,享受低保待遇的大女兒享受雨露計劃,二女兒和小兒子享受免除學費和學校營養餐和住宿補助政策,全家享受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但是,對於這樣一個舉步維艱的家庭來說,只有“造血”才是根本。

在樊集鄉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經過思索再三,劉清芬決定還是回至務農的老本行上。劉清芬承包了10多畝土地種植大蔥與周圍鄰居抱團經營、合作發展,鄉扶貧辦每年給予補助了產業發展金。2018年他們種植的大蔥收入達8萬餘元,純收入5萬餘元,光榮脫貧。陣軍偉的病也有所好轉,由原來的坐在輪椅上不能動,現在也能站起來走一走。

在精準脫貧走訪時,其妻劉清芬說出了一段很平實的話:“脫貧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覺,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難的的日子都能熬出頭。人有精神土生金,只要有精神,貧困擊不倒,病魔壓不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