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在田園中與自然共舞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在田園中與自然共舞

修一與英子

今天,給大家講一本溫暖的書,《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這本書,是根據日本一對八十多歲的高齡夫婦津端修一與津端英子真實的田園生活編寫的,所以兩位也是作者。

關於兩位老人的生活,還有兩本書,一本是《明天是小春日和》,一本是《積存時間的生活》,內容應該差不多,我沒有看。根據兩位老人的田園生活,日本導演優原健之把它拍成了一部紀錄片,叫《人生果實》(又名《積存時間的生活》),劇中就是兩位老人的日常生活,由日本著名影后樹木希林擔任旁白。

我特別喜歡劇中的一段臺詞:風吹落葉枯,枯葉滋養土壤,肥沃的土壤幫助果實,緩慢而堅定的生長,人生果實。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在田園中與自然共舞

在園中勞動的英子


大自然有自己的生長規律,而在其中生活的人們依賴自然,也守護著自然。大自然生生不息,四季輪迴,在自然中生活的人們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從自然中學到生命的真諦。

可能是年齡的緣故,從小希望離開農村的自己,離開農村幾十年後,又開始嚮往田園生活,生命的輪迴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自己下一秒會想什麼,也不知道將來會有怎樣的改變。

日語中,“小春日和”意指“晚秋到初冬裡陽光和煦的好天氣”。書名起的很溫馨,書中的內容更為暖人,除了記錄兩位老人的日常生活、性格特徵等之外,還配有大量的生活照片,沒有過多的渲染,有的只是真實、自然,讓人手捧著都有一種暖暖的感覺。我讀得時候,也是小心地翻看,看完一遍再看一遍,不是因為文字多美,而是,被他們的生活所打動,自己沒有的,看看別人的也很美好。

讀這本書,我有一個感受,就是特別適合在一個陽光充足的午後,坐在一個靜靜的地方,輕輕地翻動厚厚的紙張,細細地欣賞那些自然生活的圖片,讓自己不自覺得走進書中,走進田園生活。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在田園中與自然共舞

修一與英子的家

先來認識一下書中的兩位主人公。

女主人公英子女士,是一位傳統的日本婦女。她原是一家酒坊主的獨生女,生活富裕,衣食無憂。認識修一後結了婚,從此一直相夫教子過了幾十年。她特別懷念自己的童年生活,結婚後一直想找機會圓自己的田園夢。

男主人公修一先生,比英子大三歲,原來是一名建築設計師,一直主張“城市需要森林”的理念,喜歡帆船運動,每隔幾年就出海航行一次,八十多歲的時候還出過一次海。退休後就與英子女士居住在名古屋市近郊新城,一棟小小的平房,帶有二百坪(一坪約為三點三0七五平米)的菜園和三十坪的樹林。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在田園中與自然共舞

他們在四十多年之前遷到這裡,在這裡植樹、建屋、耕作。相伴走過六十多年的兩位老人,與自然為友,享受著平靜、安穩的生活,很多溫暖而感人的生活細節,如珍珠一樣在平凡的田園生活中熠熠生輝,令人感動。

書中講到,修一與英子是在一次帆船運動中相遇。結婚後,他們曾經因工作調動搬家多次,二十年後開始在現在的居住地打造新居。

初到此地的時候,沒有住戶,只有他們一家,四周全是建築工地,到處是碎石塊。英子從培養土壤開始,翻整土地,施加肥料,開始種菜。修一退休後,把菜園規劃的整齊劃一,分為二十一塊,標上記號,種植著70多種蔬菜,還有50多種水果,不但做到了自給自足,還給女兒、朋友郵去很多。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在田園中與自然共舞

在房子後面的空地上,他們種了很多樹,約有六種共一百八十棵。幾十年的時間,樹木已經變得高大粗壯,錯落有致。夏天茂盛的枝葉遮擋住陽光,帶來純天然的清涼,冬天落葉覆地,暖陽高照。一年四季,這片樹林靜靜地守護著津端一家。

想一想,在這樣的環境中,聽著風聲,合著鳥鳴,操持著自己的小園子,是不是很美好?但是看了他們的生活,其實也很忙碌,各個季節都有需要做的時候,不過因為兩位老人都很勤勞,而且懂得相處之道,所以生活和諧而幸福。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在田園中與自然共舞

給小鳥的花盆


因為兩人生長的環境不同,性格大不一樣。英子說話直截了當,而修一則個性沉穩。但他們結婚多年從不吵架,恩愛至今,這在現代的我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堪稱模範。

但哪裡就有天生的美滿婚姻,只不過是兩人懂得包容、相處之道罷了。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因為對方的一些言行不符合自己的要求而加以指責,從不考慮對方的感受。在書中,講了他們之間遇到類似的事情的時候,可以不動干戈就解決掉的方法,那就是留言板的使用

怎麼用?他們製作了一個個留言板,掛在家裡的各處,有什麼問題,他們會在留言板上寫出來。比如:“正在洗衣服,不要忘記奧”。或者一面寫著:“水都沒關,上哪去了?”,後面則跟著“對不起,下不為例。”這樣,提意見和被提意見的人,都不會感到彆扭,給對方留下一個私人的空間,避免了直接的質問與嘮叨,很好的維護了兩人之間的感情,類似於我們現在有些人留的便條。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相處之道,就是不勉強對方。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希望對方能為自己改變,如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就會心生埋怨,影響夫妻感情,而“不勉強對方”則是津端夫婦生活中達成的默契。

修一從小就不喜歡吃蔬菜,英子就按照他的喜好準備飯菜,但為了給他補充缺少的營養,就從自己菜園裡摘來新鮮的蔬菜,打成蔬菜汁,每天一杯蔬菜汁,兩人的身體硬朗健康,他們說這個蔬菜汁有很大的功勞。

修一早上喜歡吃米飯,英子喜歡吃麵包,兩人就各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英子從來沒有因為怕麻煩而讓老公與自己一樣吃麵包,都是單獨為他準備米飯。修一去世後,英子每天也是把米飯做好放在修一的供桌前,從不間斷。

尊重都是相互的,日本社會大男子主義比較嚴重,老公上班,妻子操持家務,一切都得聽老公的,但修一先生從不對妻子的行為指手畫腳,也不干涉她的自由,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英子稱自己結婚後才開始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過上了自由的生活。

日本的女人特別傳統,英子從小就被母親教育將來要好好侍奉老公,所以嫁給修一先生五十多年,她一直像母親一樣守護著修一,默默地支持著丈夫。丈夫喜歡帆船運動,月薪5萬元的修一卻想買70萬的帆船,英子揹著丈夫把自己所有的和服送進了當鋪,幫助丈夫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兩人也沒有什麼積蓄,但是他們從來沒有為錢而吵過架,這對於從小生活富裕,對錢沒有什麼概念的英子來說是難能可貴的,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但是,嫁給誰就跟隨誰的教育觀念,讓英子沒有覺得自己的生活多麼的艱苦。

她說:“比起金錢,人更重要。”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在田園中與自然共舞

園中的果實與果樹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生活習慣,獨立的思想,如果願意為對方改變,是很好的行為,如果想保持自己的獨特個性,也無可厚非。我們往往要求別人改變,卻不願聽從別人的意見,所以,很多人在戀愛的時候,甜蜜幸福,婚後缺點開始暴露,不願意再包容對方,婚姻面臨危機。

我們可以學習津端夫婦的相處之道,試著去尊重對方,為對方留出一塊自由的空間。在史蒂芬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他提到要認同旁人的觀念與價值,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問題。同時要學會為感情開個賬戶,裡面要存入六種主要存款,其中第一種就是:理解別人,這是一切感情的基礎。

在生活中,兩人和諧幸福,在田園的事情上,兩人也是配合默契,擁有很多悠閒的幸福時光。

書中有幾幅圖片,是兩人帶著草帽,一起摘櫻桃,一個在樹上,一個在樹下,英子拉著一根長滿鮮紅櫻桃的枝條,在自己的摘取,面容安靜而幸福。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在田園中與自然共舞

修一與英子在摘櫻桃

他們還自己種草莓,做草莓醬;種大麥,做大麥茶;一起搗年糕,留一些自己吃,其它的都打包成郵包,寄去女兒或朋友家。

兩位都已八十多歲高齡的老人,在屬於自己的田園裡,打造著獨屬於自己的自然生活,用自己的智慧與勤勞,去用心經營自己的小家,一屋二人三餐四季,就這樣把日子過成了詩與遠方。

其實,生活真的就是這麼簡單,在耄耋之年,有人陪你一起吃飯,一起勞作,一起下地,一起收穫,自然而美好,純粹而真實。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在田園中與自然共舞

修一做的牌子


書中除了記錄兩人美好的生活瞬間之外,還向我們介紹了老人一些寶貴的品質和好的生活習慣。

修一先生原先是一名建築設計師,業餘時間喜歡帆船運動,動手能力很強。性格沉穩,做事認真,很多事情親力親為。

他有記錄生活日常的習慣。每天都寫日記,用文件夾裝好,按照日期排放。內容寫的非常詳細,包括田地裡種了什麼菜,客人來吃了什麼飯,他都會詳細的記錄下來,並且再配上自己畫的小插畫,就像現在的手賬一樣。

他把所有的文件夾放在一個大櫃子裡,收在起居室的一角,作為書房,給它起了一個特別的名字“船長室”。

他說:“認真記錄每天的生活,把它們存起來,你會發現人生將變得更加美好。”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在田園中與自然共舞

修一為田園標上記號

他還堅持每天給別人寄自己親手寫的明信片,給親人,給朋友,給經常光顧的便利店的主人,上面表達了自己的感謝之情。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在田園中與自然共舞


每年春冬,自己動手拆門窗上的紙,自己反覆研究烤制培根,直到成為自己的拿手好菜。

所有的這些,無不體現著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在對待人生上的耐心與細緻。

每年換季的時候,英子會給家居換個樣式。夏天,一席葦簾替換拉窗上的白紙,櫥櫃裡的餐具從陶瓷換成玻璃,床上用品的材質從棉布變成麻質。當秋風漸帶涼意,又會把夏天的家居換成冬天使用的,玻璃器皿換成穩重的陶器,床單、靠墊套等則從棉麻換成蓬鬆柔軟的毛織品,生活忙碌而精緻。

不應付生活,就是認真地對待自己,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應該這樣細緻的生活。

除了忙碌老公孩子,英子女士也有自己的愛好。

她喜歡收藏。用十年的時間,慢慢收集各種珍品餐具並把自己的珍藏留給自己的女兒和孫女,並且非常喜歡自己的收藏,每一件什麼時間在哪裡收藏的,都數如家珍,視若珍寶,收集喜歡的餐具成為英子女士的一項人生追求。除此之外,她還喜歡編織、刺繡,做點心……

在漫漫人生中,有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有趣而充滿意義。懂得照顧別人,也經營自己,才會過成一個真實的自己。

英子女士是一個閒不下來的人。除了睡覺、吃飯、茶點的時間,她忙著一日三餐,還刺繡、編織、做點心等,每天忙碌而充實,從不荒廢時間。即使在晚飯後看電視的時候,她也會趁廣告時間做些針線活。雖然事情很多,但她總是悠然自若,有條不紊,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內心深處對生活的滿足養成了她淡定而從容的生活態度。

“當你想把生活過精細的時候,它就會變成無數個細小的片段。其實,生活就是由每一天的瑣碎小事組成的。”這是英子女士的生活智言,也是我們應該從中學會的。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在田園中與自然共舞

這本書出版的時候,修一八十六歲,英子八十三歲。四年之後,九十歲的修一在除完草午睡後再沒有醒來。三年之後,九十歲的英子也去世了,兩人在另一個世界相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