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图 | 电影《费城故事》(1993)


即使没有“世界艾滋病日”,关于艾滋病的话题也时时受到关注,因为与话题本身关联的种种事件,往往会把人们的情绪引向猜疑、恐惧与愤怒。

前几天,北京朝阳区法院审理了这么个案件: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之前网络上热议的一个群聊天截图: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一个“渣男”在炫耀成功把艾滋病传染给一个大学生


“天理难容”四个字竟然出现在这样的对话里,真是可笑。

也真是让人心寒。

看口气,这家伙已经不止一次做这种事,希望这个人是在吹牛,否则,应该让牛去吹他。

01

恶意报复 成为腐蚀心灵的病毒

“动物无常”的聊天截图是真是假,暂时还未见有权威的实证。我们更希望这是个恶作剧,毕竟,曾经发生过有人借用类似截图传谣的事件。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不同群聊天截图内容高度相似是有人刻意制作截图散播艾滋病人恶意报复的谣言

不过,即使谣言破碎,它给普通人带来的阴影与惊恐也是很难消除的。毕竟,朝阳法院审理的那个案件,并不是个案。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一个19岁肯尼亚少女的疯狂报复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英国男子因恶意传播艾滋病被判入狱12年


他是英国第一个因此罪名获刑的人

英国《太阳报》等主流媒体均报道了此事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这名男子已将病毒传给十余名女性


有心理学者专门分析过这种“恶意报复”的心理,比如,一定程度的人格障碍、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歧视、遭遇挫折,都会诱发极端情绪,和十分恶劣的攻击性行为。

“反正我也好不了了,那就大家一起完蛋!”

“你歧视我?觉得我脏?我也把你弄脏,看你还怎么歧视。”

“我也是被骗了才中招的,我有什么错?伤害我的人都得尝尝等死的滋味。”

这就是那些恶意传播者的想法。

当病毒让人释放了心毒,这个人才是被推入了真正的深渊。

02

反歧视的努力 不该被这样破坏

这些恶意传播者除了给健康人造成直接伤害,也给染病群体带来更深的苦难。这个群体将面临更多的误解和排斥,会让长期为“反歧视”做出艰苦努力的人十分尴尬、伤心。

艾滋病从宣告发现至今已有37年,因为传播途径的缘故,染病者一直被污名与歧视包围。在八十年代的美国,甚至有人提出“隔离艾滋病人”,要用纹身把艾滋病患者标记出来。这种社会情绪引发了非常可怕的后果。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1983年6月纽约的一次游行“AIDS:我们需要研究,而不是歇斯底里”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1988年波士顿10公里徒步活动民众签名声援那些与艾滋病抗争的人


很多染病者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甚至不敢去医院治疗、不敢确诊,有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病毒传播出去,有人在恐惧与怀疑中默默死去。资料显示,美国自1981年6月确诊首例艾滋病,之后的一年时间里约600人感染病毒,200人死亡。而到了1986年,已经有超过3500人死于艾滋病。也是在那一年,艾滋病开始在世界各地蔓延。

在科学家研究有效疗法的同时,反歧视运动也一直在努力争取大众对染病者的宽容与关怀。上世纪八十年代,伊丽莎白·泰勒、迈克尔·杰克逊都曾发起对艾滋病人的公益救助活动,希望借助自己巨星的影响力去拉起反歧视的大旗。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伊丽莎白·泰勒


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建立了艾滋病基金会

到她去世之前

她为基金会募集了2.7亿美元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迈克尔·杰克逊一生参与的公益事业无数



他曾专门为艾滋病儿写下《gone too soon》

也曾为伊丽莎白·泰勒的艾滋病基金会捐款

1993年,美国电影《费城故事》上映,这是好莱坞第一部反映艾滋病和“恐同”主题的电影,给美国社会带来极大震动。影片讲述了一位律师因患艾滋病被老板开除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努力争取合法权益的事。汤姆·汉克斯和丹泽尔·华盛顿深入人心的表演,让美国人开始正视艾滋病和它带来的种种人权问题。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汤姆·汉克斯凭本片获得奥斯卡、金球影帝

以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本片还推动了美国艾滋病去污名化的脚步

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在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响应、支持反歧视、去污名化的主张。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各国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同时,在历年的宣传主题中,多次提出与反歧视相关的理念,强调全社会共同行动,共担责任。

  • 1989年: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让我们互相关照。
  • 1992年: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
  • 1999年:倾听、学习、尊重。
  • 2002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 2009年:普遍可及和人权。
  • 2010年:正视艾滋,重视权益,点亮反歧视之光。
  • 2017年: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许晴在公益活动中与艾滋病人大方交流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关晓彤、蒋雯丽等多位明星与HIV感染者共同拍摄公益海报

人们在危险面前表现出抗拒与退却是人之常情,从大喊隔离,到坦然拥抱,反歧视的每一步推进都耗费了大量爱心人士的心血。

可是,有些人却在用“恶意报复”破坏这种来之不易的正能量,还破坏得心安理得,好像这世界欠他们什么似的。这种烂到根儿的坏,滋生于自卑与恐惧,还有无知与愚蠢。这样的人即使没有艾滋病,也会被生活中的其他挫折打败。他们人格中的阴暗、狭隘根本无法抵抗逆境中的种种磕碰。

03

当病毒得到控制 心毒该如何化解?

与选择恶意报复的人相比,我们看到更多的染病者选择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

感染HIV并不意味着人格卑劣,虽然很多染病者有过不端的行为,但他们也已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仍然有追求健康的权利,有追求继续生存的权利。用“活该”这种话去指责别人的道德观念,这本身就不道德。

他们有家人,有爱人,是彼此的情感依托,是走到生命尽头依然牵挂的人,因为这样的病就要被剥夺在阳光下行走的自由,这是不讲道理。

2010年,日本NHK电视台曾经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与艾滋病同行》,以朗读病人手记和穿插病人生活片断的方式,让人们了解病人被希望和忧惧撕扯的人生经历。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在很多反歧视的文章里都提到过这部让人落泪的纪录片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年轻的裕二

跟父母坦白自己是得了艾滋病的同志

父母在震惊之后还是接纳了他

他们更加珍惜此后人生的每一天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广子得知儿子得了艾滋病时

儿子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

她用一个母亲能做的一切

让儿子安心地走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嘉宾朗读病人手记

很多病人的内心独白

都是对生命中最美好瞬间的留恋


我们期待,这些动人的故事能化解那些染病者的心毒,谁不想去期待尚有转机的宝贵生命呢?谁不希望在有限的日子里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与理解呢?世人的误解与歧视,不该是用来掩盖自己脆弱无能的借口,更不该成为让自己变成恶魔的原因。

无论是防病毒,还是除心毒,每个人都可以为消除艾滋病的威胁做点什么。

|| |||||||| ||

“Know your status.”

这是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口号,我国对应的主题是: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字面上,这个口号是提醒每个人都去主动了解自己的患病情况。而在字的另一面,是希望人们真正的了解艾滋病,了解艾滋病人,用宽容、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去思考与寻找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


世界艾滋病日|病毒不可怕,心毒才可怕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新秀街2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