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心理和道德誘因,哪個更有效?

我們經常會看到很看到很多的標語。

提示我們保護環境、節約用水、文明出行等等。

這些標語有些是利用人的從眾心理寫的,有些是利用道德誘因。

那麼,哪種因素更能讓人們積極響應?

經濟學家做了研究。


從眾心理和道德誘因,哪個更有效?



有一次,研究人員想知道怎樣才能讓人在家節約用電。

研究人員先進行了電話調查,詢問形形色色的人,下列哪些因素會促使你節約用電?

一共有四個因素,分別是:省錢、保護環境、造福社會、很多人都這樣做。

第一個是經濟誘因,第二個是道德誘因,第三個是社會誘因,還有一個稱作從眾心理誘因。

電話的結果顯示,影響他們節約用電的因素從大到小,保護環境作用力最大,後面分別是造福社會、省錢,排最後的是很多人都這麼做。

這個是電話詢問的結果,看上去可能沒什麼問題。

節約用電廣泛被看作是道德和社會問題,所以作用力最大。

而人們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有從眾心理,所以很少有人承認別人這麼做,自己也這麼做。

但實際上是這樣嗎?

為了鼓勵居民夏天多用電扇少用空調。

研究人員在每家的門把上掛了一張小卡片。


從眾心理和道德誘因,哪個更有效?



不過每個卡片的版本不一樣,一共有四個版本,分別對四個因素。

道德因素(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社會因素(從我做起,節約能源,造福後代)、

經濟因素(節約能源,為你省錢)、從眾因素(加入鄰居的行列開始節能吧)。

卡片上除了有標語外,上面還有解釋性的文字。

如果標語寫的是“保護環境”,解釋文字是“你一個月能幫助減少262磅溫室氣體的排放。”

如果標語上寫的是“加入鄰居“,解釋文字是“77%的當地居民用電扇取代空調。

研究者隨機發放這些卡片,並且可以查到每家每戶的用電量。

兩次實驗結果完全不同。

影響力最大的是“加入鄰居”的那張。


從眾心理和道德誘因,哪個更有效?



也就是說從眾心理打敗了道德、社會和經濟因素。

仔細看這個世界,我們可以看到從眾心理壓倒性的證據。

比如去哪玩、在哪吃、看什麼電影。

幾乎影響了行為的方方面面。

所以有任何問題面前,找到有效誘因極為重要,而不能用道德的準則來揣測。

我們再來看看石化森林公園的問題。

公園的問題就和警示牌寫的那樣:

每天,自然遺產都會遭到破壞,石化木每年以14噸的速度被盜,大多是一小塊一小塊被盜走的。

設置牌子的目的是為了引起遊客道德上的公憤。

於是研究人員在路上撒了石化木碎塊,等著被偷走。

結果呢?

從眾心理和道德誘因,哪個更有效?


設有牌子的路上,石化木被偷走的數量是沒有警示牌的三倍。

為什麼會這樣?

最後發現,遊客對警示牌的解讀是:

一年14噸,那我拿幾塊應該沒什麼問題!

或者是石化木快沒了,趕緊拿走屬於我的那一份。

事實發現,道德誘因遠沒有想象中那麼有效。

我們會發現,人類是複雜的動物,私下和公開場合的誘因有著微妙的差別。

而且人們的行動很大程度上受具體環境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