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隨便生小孩,是做人最基本的教養。


01 生而不養,父母最大的失職。


廣西容縣一猛男讓老婆21年生15個小孩,當媒體記者趕到這戶人家一看,給人感覺彷佛來到了一家幼兒園。這樣一個超級大家庭,真的是太令人驚訝了。


據有關報道,這名廣西容縣的男子名叫梁二,21年間讓老婆生了15個小孩,重點是這些孩子都順利出生,健康長大。由於家裡太窮,住的又偏僻,有幾個孩子是妻子生產時自己處理的,包括剪胎盤臍帶。太強悍了。


除了驚訝,佩服外,對他們的行為有更多的不解。在一個窮鄉僻壤,家徒四壁的環境下,竟然生那麼多小孩,身為父母有對孩子的成長做過打算嗎,有考慮過孩子的未來嗎?只生不養的父母能算是父母嗎?


“生育”,它包含兩個層面,一是“生”,二是“育”。而那些生而不養,養而不教的父母又怎能配得上孩子的一生爸爸和媽媽呢。


雖然生不生孩子是個人的權利和自由,但在生孩子之前,能三思而後行,不隨便生,其實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因為,生孩子和養孩子,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多副筷子”而已。


做最好的準備,當內心安然篤定,生理心理都能全力肩負起養育孩子的重任時,再生不遲。


如果生出來不能給孩子帶來幸福,反而給孩子的人生帶來了毀滅的傷害,還不如不生。

不隨便生孩子,是最做人基本的修養!


02 生而不教,父母一生的失敗。


莫言的作品《蛙》,萬足的媳婦王仁美,陳鼻的媳婦王膽都是在不符合政策的情況下,一意孤行要生孩子,結果一個在做流產的時候大出血死掉,一個在生產的時候死去。


真是可憐,她們付出了生命也沒能如願,留下了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王仁美的女兒還好,有萬足的第二任妻子小獅子盡心撫養,但王膽留下的兩個女兒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尤其二女兒,生下來,父親陳鼻嫌棄不是兒子不願意要孩子,天天酗酒來麻痺自己。


在這個世上依然存在很多父母,把孩子生下來後,就以為做到父母的義務了,甚至有些父母把孩子當做賺錢的工具,藉由一味的索取,從未給過孩子一點關愛。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精英律師》,慄娜的父親在女兒年幼的時候不管不顧,給女兒帶來無盡的傷害和痛苦,如今自己年老了卻一而再,再而三的糾纏自己的女兒,要求女兒出錢贍養自己,不給錢,我就要搞臭你,讓你不得安寧。


慄娜父親不要臉行為確實讓人氣憤,但這件事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這世上最可怕的人也許是你最親近的人,那就是父母,是一個不負責任又殘忍毀了孩子一生的父母。


11月24日,趙某夫婦帶著3歲女兒陪朋友來到桂林某汽車銷售公司看車。期間,女兒趁大人不注意用小石子劃傷了10輛奧迪車,共計造成大小10餘處劃痕,其中包括一輛近百萬元的Q8。

事發後,雙方在調解過程中產生分歧,最終訴至桂林市臨桂區人民法院,由趙某夫婦一次性賠償汽車銷售公司7萬元當場了結。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教育孩子是每一個父母的本分,更是責任。動物都知道要教會幼子一些生存之道,何況我們人呢,對於孩子的成長,我們要時時干預和指導,承擔起作為父母的重任。


每一個父母都應該明白,家的含義不僅僅是一處容身之所,而是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明亮的成長環境,是責任、是溫暖,更是愛。生而不教,何以為愛,何以為家?

03 教育孩子,父母一輩子的事業。


近日看到一條新聞:最強陪考,一位49歲的父親在零基礎的情況下,通過自學一次性通過了這項人人談之色變的考試。對於參加考試,他給出的理由更是讓人吃驚:“我姑娘是學法律的,為了跟她交流時不說外行話。”


朱騰強說,為了學好這麼多知識內容,他從2月份備戰考試以來,不論工作有多忙,幾乎都保持著每天5小時的學習時長。

經常利用上下班的通勤時間和下班後的時間進行學習,晚上經常是學到10點。週末更是會集中精力全天學習,刷網課、做真題、背知識點。

最終他不僅實現了目的,還高分通過了考試,成為了女兒學習的榜樣。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朱家全家都是學霸,朱媽媽也是一個學霸,計算機專業跨考了CPA(註冊會計師),朱爸爸這次參加法考也受到太太的一定影響。

全家人最喜歡的就是聚在一起聊天,交流學習內容。朱林嘯告知記者,自己現在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成績離不開父母從小的教育和家裡的學習氛圍。


不由想起一句話:越是優秀的父母,越懂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親力親為。


曾經在中國教育報公眾號看過一篇文章:《教育路上,最不該偷懶的是父母,最不該放養的是孩子!》


文章中的觀點立場鮮明,讓人茅塞頓開。正所謂,生的容易,養的難,養的容易,教的難。


養育孩子的路充滿艱辛,最忌諱怕麻煩,最怕偷懶。今天你偷懶了,省事了,明天就難了。更何況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孩子的教育是有期限的,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


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投資孩子的未來,是每位父母必須做好的事業。


不亂生孩子,生了就要對孩子負責到底,孩子健康成長就是家長最大的財富和福報。

不隨便生小孩,是做人最基本的教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