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是解讀《易經》的鑰匙,只有參透卦象,才能解悟易理

翻開《易經》這部書,我們會看到許多的“象曰”,不瞭解的讀者可能會好奇,這大象還會說話?實際上《易經》裡面的象是指“卦象”,並不是大象這種動物。

“象”是解讀《易經》的鑰匙,只有參透卦象,才能解悟易理

《易經》號稱“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民族經典中的經典,但是當許多人懷著崇敬的心情打開這部書的時候,就會發現這部書很“奇怪”,完全不知所云。

《易經》和《尚書》、《詩經》、《春秋》、《禮記》並稱為“五經”。《尚書》和《春秋》主要是記載歷史,《詩經》是一部詩歌總集,《禮記》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但是唯獨《易經》,很難界定這部書是講什麼內容。

“象”是解讀《易經》的鑰匙,只有參透卦象,才能解悟易理

​《易經》既不是講歷史,也不是詩歌,也不像其它一些經典那樣直接講一大堆道理,《易經》是一部很獨特的書。因此,用讀其他書的方式去讀《易經》,肯定是行不通的。要找到解讀《易經》的正確方式,先要搞清楚《易經》的獨特之處。

《易經》由六十四卦組成,下面就是《周易》的第一卦乾卦。

“象”是解讀《易經》的鑰匙,只有參透卦象,才能解悟易理

​其他經典一般都只有文字,而《易經》卻有由“- -”和“—”兩種符號組成的卦象,而且《易經》裡面的文字都是緊緊圍繞卦象展開的,比如“潛龍勿用”就是對最下面乾卦最下面那個爻“—”的描述。這就是《易經》。《易經》不是直接給我們講各種道理,而是先給我們展示各種不同的“象”。可以說“象”就是《易經》的靈魂。

什麼是“象”呢?一言以蔽之叫“象者,像也”。也就是說“象”就是比擬,模擬的意思。“象”的作用是什麼呢?用王弼的話說就是“夫象者,出意者也”。“象”是《易經》的作者表達 “易道”的工具。

《道德經》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老子悟到了“道”,但是“道”看不見,摸不著,老子為了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也能理解,所以勉強用一個“道”字來“像”他悟到的“道”。同樣,《易經》的作者參透了宇宙間的真理,為了讓其他人也能理解,他用具體有形的“象”來“像”自己體悟到的“易道”。

“象”是解讀《易經》的鑰匙,只有參透卦象,才能解悟易理

​為什麼不直接用文字呢?文字雖然更容易理解,但是文字的表達能力是有限的,遠沒有“象”活潑,文字容易說死。雖然如此,作者怕我們單純依靠“象”還是難以參悟,所以又繫上卦辭和爻辭幫助我們理解。

另外,《易經》的作者是在處於很危險的一種境地時創作了《易經》,當時許多話不能明說,只能通過卦象,隱晦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象”可以說是“易道”和卦辭、爻辭之間的橋樑,只有牢牢抓住卦象,才能正確理解卦辭、爻辭的含義理解了“象”,也就找到了打開恢弘富麗的《易經》殿堂的鑰匙。

(作者:彈琴的書呆子,生於“羲皇故里”甘肅省天水市,2008年讀高中時開始研讀《易經》,2014年開始自學中醫。微信公眾號:tqdsd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