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米湾海战,天气的又一次巅峰之作

公元前480年8月,薛西斯攻陷由希腊陆军防守的温泉关以后,率军继续向东北方向追击希腊残军。而希腊方面,在温泉关失守后的第一天,驻守爱琴海西岸,以雅典海军为主力的希腊舰队,就已经得到前线陆军失败,斯巴达国王及亲兵卫队全部战死的消息,随后,希腊舰队开拔转移到雅典以西的萨拉米岛上,准备与波斯海军在海上决战。

9月,薛西斯北上的波斯陆军,联合先期抵达爱琴海西岸的波斯海军,进入雅典城外的法列隆港。当时,波斯方面对于进军路线分成两派,一派主张放弃追击雅典海军,转而向南攻打伯罗奔尼撒半岛,因为希腊陆军中的大部分人是来自伯罗奔尼撒半岛,如果波斯陆军能攻破希腊陆军的大本营,可以从根本上摧毁对方的抵抗决心。加上希腊北境早在温泉关之战以前,就已经被波斯占领,如果再进一步获得伯罗奔尼撒,那相当于大部分的希腊都落入波斯囊中。


萨拉米湾海战,天气的又一次巅峰之作


另外一派的意见是,趁着波斯在温泉关的战果,一鼓作气,趁势消灭希腊剩余的强大海军,希腊没有了海军抵抗,陆地失去屏障,全境沦陷是早晚的情。两种方略似乎都颇有道理,于是,波斯国王薛西斯既派了陆军分支,向西南继续清扫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希腊残军,同时,又指派了自己的兄弟阿里阿拉姆涅斯指挥波斯海军,向雅典进军。

萨拉米海上决战之前,波斯的三层大浆快船有207艘,加上其它运兵船、给养船、轻型船,总共大小战船1200艘,军队总数30万。而希腊方面,剩余陆军10万,三桨快船300艘,以及50艘单浆小船。波斯和希腊的战力对比是3:1,但重点需要提及的是,波斯是来自伊朗高原,本身没有海军,波斯方面所有的舰船,全部是由仆从国迦太基的腓尼基人提供,而希腊海军主要是由雅典城邦的自有船只构成,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萨拉米湾海战,天气的又一次巅峰之作


早在温泉关战役以前,波斯海军就已经在当年的春季,顺着赫勒斯滂海峡到了塞尔马湾,然后驻扎在帕加塞湾南部的阿斐泰。一直到真正决战的半年时间里,波斯和希腊海军,曾经交手过三次,这算是对萨拉米海上决战的提前热身。

当时,波斯海军仗着自己比对方船多,一直主动挑事,连续出击,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是“两败一平”的尴尬局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波斯人来自伊朗高原,本身不熟悉海战打法,在海战素养上,比不过长期靠海为生的雅典。另外一个原因是,波斯海军主要依靠仆从国迦太基,而之所以叫“仆从”,那是因为不怎么出力,混饭吃而已。

三次热身海战,除了直接的战场消耗以外,波斯在天气方面吃了很大的亏。 波斯海军的减员和沉船损失,不熟悉地中海的风暴规律是第一要素。不熟悉地形,无法准确找到合适的停泊港口,不熟悉天气,屡次在行军航线上遭遇特大风暴,没有专业得力的海军统帅,无法规划正确的进军路线,无法做出正确的海战阵型。


萨拉米湾海战,天气的又一次巅峰之作


在萨拉米海战的5个月前,波斯海军在塞皮亚海角寻机歼敌的时候,遭遇第一次特大风暴,导致波斯舰队400艘大小船只葬身地中海喂鱼。第二次,是在阿斐泰驻军以后,又因为风暴,导致派出去包围希腊海军的200艘远航舰队全军覆没。波斯海军,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天气规律上吃大亏,足以说明,波斯海军的高层是多么的无能,没有做好站前功课,没有可靠的参谋人员,相反,希腊海军长年在爱琴海潇洒,对天气规律的掌握远远甚过对手。

波斯海军经过两次风暴侵袭,直接减损超过600艘的战船,由此,原本波斯与希腊3:1的不对等战力,迅速被拉低到接近于敌方的水平。虽然,此时波斯海军的实力依然强于希腊,但战争的天平已经在悄然逆转。


萨拉米湾海战,天气的又一次巅峰之作


进入到最后关键的海上决战,波斯方面虽然已经将希腊海军堵在狭窄的萨拉米湾,但因为不熟悉海湾的地形,摆出了错误的对战阵型。本来船多,人多,底子厚,给养充足,跟班儿也多的波斯海军,应该将船队分割成多个作战单位,在围困敌方的情况下,轮流派出其中一只船队,与希腊海军进行消耗车轮战,以数量多优势,耗死对方。但波斯将领无能,选择的是一窝蜂涌入萨拉米湾,等到进入海湾,视线开阔以后,才发现自方因为船队规模过大,造成相互碰撞,之后又临时改变打法,将进入湾道的波斯船反向退回,造成前路不通,后路不畅。另外,波斯人也是真倒霉,当他们进入湾道的时候,突然从自己后方,刮起了5级妖风,这突起的大风,正好将波斯船队刮到了希腊人的阵前。还没准备好,就遭遇敌人,这仗怎么打。不仅如此,因为突起大风,波斯的海军将领竟然落水了,一时间,波斯海军群龙无首,可想局面是有多混乱,海战的关键时刻,波斯主将落水,阵型散乱,海湾狭窄,北风还在那呼呼的吹,希腊是猫在通道里,以逸待劳,等着收割韭菜。


萨拉米湾海战,天气的又一次巅峰之作


波斯的船队,本来是跨海而来,属于远航船,吨位比希腊的近海船要大,大风导致的相互碰撞,威力巨大,本来是吨位更大的占优势,但在古希腊时期,海战的撞击作战,主要依靠海船的阵型,如果参战的一方,没有了阵型非常危险。有阵型,才有压住对方,瞅准机会,实时冲撞作战,阵型七零八落,那就只有被吊打的份儿,这也是波斯战船被送入海底的直接原因。同时,除了大风的自然因素,次生灾害重叠出现,前阵的沉船会导致航路被堵,进入的船队想进不去,里面的船想出又出不来,关键波斯领头还落水死了,群龙无首,打什么呀。如果波斯主将,能提前预判地形狭窄的特点,一开始围而不打,车轮战出阵,减少进入狭窄萨拉米湾的行军船队数量,就算突然遭遇大风,也能极力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被整锅端的危险,或者即便领头的阿里阿拉姆涅斯落水,按照之前的既定方案,以少量的快船借风势冲撞希腊海阵,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反观希腊海军,虽然舰船数量,只有波斯的1/3,但决战之前的三次交手,已经摸清了波斯方面的半吊子打法,同时,因为希腊海军主力的雅典,极其熟悉爱琴海西岸的地理环境,从来没有发生过像波斯方面,整队因为天气全军覆没的惨状,加上希腊的快船,体积小,速度更快的特点,在狭窄的萨拉米湾通道交战,优势尽显。


萨拉米湾海战,天气的又一次巅峰之作


萨拉米湾是萨米拉岛与希腊半岛之间水上通道最狭窄的部分,希腊主动选择将这里作为海上主战场,似乎胸有成竹。表面看是希腊海军,被波斯封堵在萨拉米湾通道里,其实是希腊早就盘算好,要利用地形优势,抵消自方船只不足的劣势。加上雅典城邦一直都是靠海吃饭,在海上打仗,比陆地更有把握。从波斯的角度,选择与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湾进行决战,一开始就是个大错,这可能与波斯国王薛西斯急于求成的心理有关,或许是薛西斯仗着自己人多,船又多的优势,没有把雅典放在眼里,妄图凭借陆战的胜利,一举击溃希腊海军,只可惜诡变的地中海风暴给他的军队带来了连续的重击。


萨拉米湾海战,天气的又一次巅峰之作


萨拉米海上大决战,波斯损失了250艘战船。经过战前的两次风暴减损600艘,加上本次决战损失,波斯庞大的1200艘船队,还剩下350艘,以波斯和希腊遗留的海军实力来看,波斯仍然占有很大优势,因为希腊历次海战也有损失,剩余的战舰数量已不足270艘。

同时,波斯强大的陆军实力还在,这也是为什么,希腊在海战之后,一直都怕波斯调头杀个回马枪,可惜,萨拉米海上决战之后,冬季来临,不擅冬季作战的波斯军,让薛西斯选择了退回国内,来年再说。他只留了自己的女婿,带着陆军镇守希腊半岛,可惜这位留下的女婿,既无能又刚愎自用,不听劝,没有趁海战后,希腊窝里斗的天赐良机,趁势个个击破,反而让雅典从一个在希腊联盟中,没啥发言权的小国趁势崛起。哎,真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