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簡牘在文字載體中會一度取得優勢地位?

文字從誕生之初,縱觀世界各民族,其書寫材料(文字載體)不盡相同。在古埃及,人們起初是在黏土板和石料上刻字;在古印度,人們更喜歡在貝葉上書寫文字;在我國古代,中華先民在龜甲上刻字用於占卜記事。

為何簡牘在文字載體中會一度取得優勢地位?

中國—甲骨文

作為一個擁有5000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大國,中國是世界上使用文字載體最為豐富的國家,從陶器、甲骨、金石、竹木、縑帛,直到真正意義上的紙,中華先民先後嘗試過各種各樣的書寫材料。

然而無論是陶器、甲骨還是金石、縑帛,因其自身的侷限性而無法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文字書寫材料。在紙沒有發明之前,簡牘的出現才成為中國文獻史上真正意義上的“書籍”,在中國文字載體中一度取得優勢地位。

為何簡牘在文字載體中會一度取得優勢地位?

西漢—走馬樓竹簡

那麼,為何簡牘的出現會在中國文字載體中一度取得優勢地位呢?原因有四點,分析如下:

面積較大,寫字較多

在簡牘作為文字的載體沒有通行起來,青銅器作為文字的載體曾佔據主流。

早在夏朝時期,人們已經掌握青銅器的鑄造技術,但是將青銅器作為文字的一種載體,卻是從西周開始興盛起來的。

由於周人比商人更加重視禮制,當時的貴族如果有重要的文件需要長期保存或有重大事件需要永久紀念,便會鑄造一件青銅器,把文件或事件用文字記錄下來,鑄刻在青銅器物上面,因而使鑄銘之器驟然增多。

為何簡牘在文字載體中會一度取得優勢地位?

逨盤—西周晚期—盤內鑄銘文21行372字

根據已公開的考古資料顯示,青銅器上鑄造的銘文內容主要有政治事件、軍事活動、經濟活動、王朝職官、禮儀活動以及婚姻制度等。

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的“利簋”(又稱“武王徵商簋”)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利簋”器內底鑄銘文共4行33個字。

武王徵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末,王在闌師,賜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彝。

清道光初年於陝西眉縣出土的小盂鼎清楚的記載了商王武丁時期對鬼方的戰爭,銘文長達400字左右,是目前已知西周早期字數最多的一篇銘文。

目前已知鑄造文字最多的青銅器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於陝西岐山出土的毛公鼎,銘文長度接近500字。

青銅器作為文字的載體從殷商開始一直持續至戰國時期,歷經千年。然而等到戰國時期的時候,由於奴隸制社會衰落,禮制開始崩潰,封建地主階級興起,人們的思想意識發生重大變化。

戰國中期以後,銘刻的目的僅僅具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誠”的作用。這個時期的青銅器銘文中長篇大作不多,書史性質的銘文就更少了。

由於青銅器面積受限,無法刻寫太多的文字,不能滿足文字應用日益廣泛的需求,人們開始尋找新的書寫材料來替代青銅器。這時候,不受面積限制,可以刻寫更多文字的簡牘來作為新的文字載體開始通行起來。

製作工藝簡單

相比青銅器複雜的的鑄造工藝而言,簡牘的製作工藝顯然要簡單的多。

簡牘是竹簡、木簡、竹牘和木牘的總稱。用竹片寫的稱為“簡策”,用木板寫的叫做“版牘”。簡策用來書寫100字以上的長文,不到100字的短文會寫在版牘上。

版牘上所寫的內容一般是官方文書、戶籍、告示、信札、遣冊和圖畫。版牘上的書寫的內容不同,其稱謂也不容,如軍事上的稱為“檄”;用於告示的稱之“榜”;將信寫於版牘,然後再加一版叫做“檢”。

現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漢字如“策”、“簡”、“檢”、“札”等從竹、木字形上可以反映出簡牘的製成材料就是竹子和木板。

製作簡牘的步驟主要有三步。

首先將竹子或木板劈成長條形小片,並將其表面刮削平滑;然後把劈好的小片放在火上烤;(這道工序主要是針對竹片,名為殺青,目的是防腐防蠹)最後給竹片或木片塗抹帶有膠質的液體。(使其容易著墨,方便書寫)

完成以上步驟,用於書寫文字的簡牘就製作完成了。

為何簡牘在文字載體中會一度取得優勢地位?

漢代的歷書簡冊

輕便實用

當青銅器作為文字載體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人們還曾用石質材料作為文字載體。石質材料取材容易,面積不受限制,刻字的工藝也比較簡單,作為一種更為實用的文字載體逐漸普及開來。

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革與發展,石質材料依舊不能滿足文字廣泛傳播的需求,原因就是石質材料太重了,不方便攜帶。

由於簡牘是由竹子或木板製成,相比青銅器和石質材料而言,重量更輕且方便攜帶。於是簡牘逐漸替代石質材料成為新的文字載體逐漸普及開來。

成本低,產量高

縑帛在當時是與簡牘並行的一種文字載體。根據《韓非子·安危篇》中“先王寄理於竹帛”的記載來看,至少在春秋戰國時縑帛已經成為和簡牘並用的文字書寫材料了。

為何簡牘在文字載體中會一度取得優勢地位?

西漢帛書——《《戰國縱橫家書》》

根據考古資料顯示,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大量的簡牘和帛書。經過考古工作者的整理,已知的帛書共有28件,12餘萬字,除了《易經》、《老子》、《戰國縱橫家》有今本傳世外,絕大多數是古佚書,內容涉及思想、軍事、天文、醫學、地理等各領域,此外還有兩幅古地圖。

縑帛與用於服飾的絲織品不同,是一種專門為書寫文字而特製的雙線細絹,一般幅寬二尺二寸,上面畫有紅色或黑色的界欄,稱為“朱絲欄”或“烏絲欄”,好比現如今信紙上的隔線,目的是使字寫在欄中顯得整齊醒目。

由於縑帛可以織的很長,因此可以連續寫完一部書,存放時將帛書卷成一卷。作為文字的一種載體,縑帛質地輕柔,便於展閱,比竹木簡牘更為輕便適用,保存和搬運也相對容易。

雖然縑帛有諸多優點,但是依然無法像簡牘成為通行的文字載體。原因就是縑帛的製作成本非常高,而且產量有限,這就使得帛書的使用範圍受限,只有朝廷和貴族之家才有條件使用。

簡牘取材竹木,相對於縑帛而言,成本很低,製作工藝簡單,因此可以大量生產。即便沒有縑帛那樣輕柔,但可以書寫大量的文字,繼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文字書寫材料。

總結

簡牘的出現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憑藉自身的優點成為那個時代最具有實用價值的文字書寫材料,它突破了陶器、甲骨、金石作為文字載體的種種侷限,彌補了作為載體文化功能單一的不足,對中國文化的普及和傳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