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承载了80、90后的童年欢乐,一套婴戏图勾起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01| 我们每个人曾经都是孩子

有人说过,看了电影《小王子》最深刻的感悟是: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只是我们忘记了。

他承载了80、90后的童年欢乐,一套婴戏图勾起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记得小时候长辈们问我,“你的愿望是什么啊?”

我会说:“我希望自己赶紧长大,像你们一样,不用听大人的话,可以自己说了算。”

每次这时候,邻居家的已经步入社会的姐姐们就会轮流跟我说,“别渴望长大,童年才是每个人最幸福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很不解,觉得别人是在忽悠我的,小孩总是每天听着大人的吆喝,喊你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的。

我就会想着,“等我长大了,你们就别老是命令我不能这样那样的,现在不就是欺负我是小孩吗?”

现在回想起来,原来童年真是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家里有没有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小时候真是我们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还记得小时候住在小巷子里面,放学顺路去敲一下小伙伴的门,就能喊出一堆小伙伴出来玩耍了。

看看现在的孩子,他们虽然住的都是高楼大厦,玩的都是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但是他们却难得几个可以天天玩耍的小伙伴,更别提找上一堆人玩户外游戏了。

他承载了80、90后的童年欢乐,一套婴戏图勾起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02| 有些童年回忆永远在我们心中

临近春节了,这两天看书都选点轻松的来看。刚好看到董浩叔叔的手绘婴戏图合集《复归婴儿》,有一种被带回童年美好时光的感觉,给这寒冬增添了一丝暖意。

北方的朋友,尤其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朋友应该都有听过董浩叔叔的大名,他曾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著名播音员,还是著名的配音员,很多小朋友都是看着他配音的一部部动画片长大的。

其实董浩叔叔除了一直致力演播事业以外,他还是一名画家。他五岁就开始学画,六岁就已经在《小朋友》杂志发表了第一幅画作,在没进入演播圈之前,还是一名小学的美术老师。

《复归婴儿》是董浩叔叔从舞台退休以后的画作,整套书内含《读本》、《图本》和《画评》三本小册子。

他承载了80、90后的童年欢乐,一套婴戏图勾起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全书有80幅婴戏图,囊括70种中华民族传统亲子游戏,不但勾起无数生于70、80、90年代的中生代人群的童年回忆,更适合已经成为父母的年轻人陪伴小孩子玩耍的科普读物。

翻开《复归婴儿》,仿佛回到童年的感觉,很多小游戏既熟悉又美好。有些即使自己没有玩过,也会在公园看过老人家玩,或者从各种怀旧的出版物可以看到。

相信最多人熟悉的就是踢鸡毛毽子了,记得我小时候学校也把踢毽子这个游戏纳入了体育课程。加上踢毽子不会受到太多场地、空间、人数的限制,成为不少人童年时代必玩的游戏了。

董浩叔叔在《复归婴儿》书中写道:“找个古铜钱,让姐姐帮忙,用布裹住铜钱,再找三四根鸡尾巴上的羽毛插在铜钱孔上,用布条绑住,一个人、两个人、四个人都可以踢。高手一般都是眼快、脚快、身轻!是练反应和果断、果敢的好游戏。会踢花样儿的,那简直就是胡同里的大明星了!”

看了书中形象的介绍,才知道原来以前的人玩毽子还是自己亲手做的,古人还真有才华啊。

《复归婴儿》后面继续介绍道:“这个游戏唐代就有,还有毽球比赛呢!就是两个队(一般是三人一队)中间拉个一米五左右的网,以毽儿不落地为原则,观赏性很强。花样很多,有苏秦背剑、倒踢、脑后踢,等等。”

我经常在广州的公园里看见一群老人家围成圈,一个接一个地传着毽子来踢,传到谁哪里没有接住往后送就当输。

看着一群六十岁上下的人在玩耍,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儿童般纯真的笑容,我和朋友们经常打趣,“看来我们有空得练一下踢毽子了,不然老了以后少了很多乐子。”

他承载了80、90后的童年欢乐,一套婴戏图勾起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03| 有趣的游戏放在哪个年代都可以历久常新

《复归婴儿》介绍的很多小游戏都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例如吹泡泡,书中这样说的:

“在盒子的水中倒些洗衣粉,飞快地搅拌后,再放入少许食盐或者甘油,就制成泡泡水了。用吸管或者专门的起泡器,就可以吹出美丽的肥皂泡。”

哈,我也是从小玩吹泡泡长大的呀,但我居然不知道这个泡泡是怎么做的,因为公园里的小卖部会有已经调好的泡泡可以买,每次去到公园,就拉着妈妈给我买。

他承载了80、90后的童年欢乐,一套婴戏图勾起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后面看到“跳皮筋”,这个几乎是我们小时候每个女孩子必玩的游戏,但现在如果让我整个皮筋教小孩子玩,我完全想不起也不知道怎么弄了。

《复归婴儿》是这样写的:“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可多人一起玩,亦可分两组比赛,边跳边唱,非常有趣。跳皮筋有挑、勾、踩、跨、摆、碰、绕、掏、压、踢等腿部基本动作,同时还可组合跳出若干种花样来。”

看着活泼的文字介绍,我大致就想起来这游戏是怎么玩的了,以前我们总是两两一组,跳高能力强的小伙伴会先跳,把皮筋给踩住,后面的小伙伴跟上,前面带的小伙伴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后面跟着的搭档,尽量不出错就好。

他承载了80、90后的童年欢乐,一套婴戏图勾起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当然,这些小游戏不同地方不同人群都会想出不同的花样来玩,所以没有一种规范统一的玩法。

但是唯一相通之处就是这些户外游戏不但让我们锻炼身体,还培养了我们的专注、团队协作能力。

记得我小时候同龄的小孩,家庭环境越好的,近视眼的度数越深,因为家里都给他们配置游戏机了,他们把课后的业余时间都花在打游戏、看电视上了。

而从小喜欢读书找小伙伴玩耍的我,却一直保持标准视力,还经常被老一辈笑话我是不是上学没有认真读书。

他承载了80、90后的童年欢乐,一套婴戏图勾起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结语:

记得有人说过,生养小孩最大的乐趣就是弥补自己的童年缺失,也让自己重温小时候没什么记忆的经历。

但换个角度,人生其实也就匆匆数十年,每段光阴都是应该有当时独特的回忆和美好。

“复归婴儿”一词来自老子的《道德经》:“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自己回归婴儿一样的状态,就像生命最初诞生的时候,一无所知,无欲无求,做回最真实最原始的自己。

我们常常听说,“幸运的人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如果没有幸福的童年,那就在可以放松的时候“复归婴儿”吧。

他承载了80、90后的童年欢乐,一套婴戏图勾起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参考书目:《复归婴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