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每日阅读-day2-《终身成长》

2020.2.2-day2-《终身成长》

阅读内容:第18-38页

阅读主题: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迎来真正的成功

三个问题

1、是什么让生机勃勃的学习热情走到了尽头?

2、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3、为什么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更热衷于成功?

五个金句:

1、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2、学习才是第一要务。

3、未来的你比现在的你更优秀

4、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会通过大幅提高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原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5、聪明并不是当下的完美,而是与长时间的学习有关:直面挑战,取得进步。

原文案例:

阿尔伯·邓拉普是一个承认自己具有固定思维模式的领导者,曾被邀请带领尚彬公司走出低谷,他选择了让自己被华尔街从业者视为英雄的短期战略。公司股价飙升但最后四分五裂。

路易斯·郭士纳,一个被公认为具有成长性思维模式的领导者,被邀请带领IBM公司东山再起,当他开始一项关于Ibm公司文化和政策的颠覆性的调整计划时,股价停滞,整个华尔街都在冷笑,他们说他是一个失败者,然而几年以后Ibm重新成了行业的领头羊。

今日体会:

两种思维模式,一种认为能力是固定的,需要被证明,另一种则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的。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他为了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都是成功的。所以他们一般做什么事情都会做出安全的选择,比如说拼一块拼图,他们会重复不断的拼一块自己会拼的拼图,而不是像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去尝试拼一块更难的拼图。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成功的关键是学习。固形式型思维模式就是这样将人们变成了不爱学习的人。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在事情尽在他们掌握之中的时候就会觉得兴奋不已,如果事情具有挑战性,他们感觉不到自己非常聪明的时候就丧失了兴趣。

其实有很多我们现在称为天才的人,都曾经被权威人士判定为没有未来,比如说美国的画家杰克逊·波洛克,美国歌手“猫王”,美国灵魂乐大师雷·查尔斯,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他们都曾在各自的领域内被认为缺乏潜力,也许在早期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得非常出色。

保罗·赛尚早期的画作展览上,他的画作表现的非常糟糕,画面过分夸张,颜色过于强烈,还画了一些非常业余的人物肖像。虽然有些作品可以看到后来画作的影子,但大部分与以后的水平天差地别,难道说早期的赛尚没有天赋吗?还是说当时的他如果想变成后来的大师,需要时间的磨练呢?

潜能是人们随着时间来提高自身技能的一种能力。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急切盼望成功,而他们在成功之后感到非常自豪,还会产生一种优越感。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就不是这样,比如说乔丹就是最杰出的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运动员,世界人民说他是“超人”“神一样的存在”……

乔丹知道他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付出了多少努力,他是一个经历了奋斗和成长的人,不是一个天生就优于他人的人。

所以在固定型思维模式这种自尊心的背后潜藏着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成功后你会变成一个重要人物,那么当你不成功的时候,你又是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