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越来越无知了?看看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困惑。还好我们有网络技术,还有搜索引擎。只需要动动手指,许多问题的答案都会呈现出来。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学多识无所不知。

这事没那么简单,搜索引擎的负面影响同样巨大。依赖搜索引擎获得知识,很可能让你越来越无知。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越来越无知了?看看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

1995年,美国匹兹堡市,一个劫匪抢劫了两家银行,监控摄像头拍下了他清晰的面部影像。劫匪没有遮挡自己的脸,这点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劫匪的影像很快在当地电视台播放,几分钟后有人提供了线索。当天中午警察敲响了劫匪的家门,劫匪想不出自己为什么暴露了,明明自己往脸上涂抹了柠檬汁。柠檬汁可以用做隐形墨水,涂在脸上也应该会让脸隐形,这就是劫匪的思路。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越来越无知了?看看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

劫匪知道柠檬汁可以作为隐形墨水这个知识点,就妄加推测可以抹脸,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个堪称史上最笨劫匪的故事,引起了心理学教授邓宁的兴趣。经过研究,教授总结出一种现象:最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最无法知道自己的这种缺乏。这种现象叫做“达克效应”。

为了证实这样的假设,教授组织了学生参加语法测验。结果是成绩越差的学生对自己越是高估,成绩越好的学生对自己越是低估。想知道自己的语法水平怎么样,唯一的方法是你得知道语法。越缺乏语法知识的人,也越缺乏对自己评估的能力。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越来越无知了?看看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

达克效应也需要你有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和经验。大多数人明白自己翻译不了没听说过的语言,诊断不了复杂的疾病,也造不出飞机发动机。不会开车的人也不会觉得自己车技好,然而会开车却车技差的人,往往都觉得自己技术不错。俗话说:“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空瓶子也不会响。

网络上搜索来的知识,会让人有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概念。然而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既不成体系,也不够深入,反而滋长了人们的自信。这些虚假的自信妨碍了进一步学习,也产生了任性的行为。网络上讨论复杂问题的留言栏里,有一些真知灼见,却也充斥着各种自以为是的发言。键盘侠层出不穷,各种逻辑错乱、信口开河的话随处可见。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越来越无知了?看看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

以前,大城市的出租车司机不是容易上手的工作,合格的司机要熟悉城市的所有街道、住宅、公园、金融和商业中心、医院、学校、酒店、电影院、剧院、景点等等公共地址,总之要知道所有乘客可能前往的任何地方。司机应该是人肉导航仪,能规划出最优路线。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越来越无知了?看看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

现在,导航软件足够先进,一个一无所知的人也能找到目的地,出租车司机的门槛变得也越来越低,收入水平也在不断下降。人们不仅担心被机器替代,还要担心被知识水平不如自己的人替代。

那么,向脑袋里填充知识还有意义吗?

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哥伦比亚的首都是哪里?”。

很多人会说搜索一下就会知道,知道所有国家的首都没有必要。

狄更斯曾经在小说里讽刺过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称每一项事实的传授不过是无用的教育之墙上又添上一块砖。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你不能证实一块砖的价值,拿走一块砖,墙还能立着。拿掉几块,墙仍然能立着。可是认为砖很多,拿走多数砖也可以,那就错了。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越来越无知了?看看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

学习者必须掌握足够多的事实,才能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欠缺的部分心里有数。只有这样,他才能客观评价自己,才能借助网络工具弥补欠缺的部分。

还以搜索哥伦比亚的首都这件事为例,我们确实可以搜索结果,但要有两个基本认识:“有一个叫哥伦比亚的国家”和“几乎所有国家都有首都”。前者需要被教才会知道,后者没有被明确指出过,只有靠自己学习很多国家和首都然后类比出来。你需要有足够的知识,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拓展。

实际上,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是互相影响的,不能轻易拆分开。如果只侧重一个方面,就可能影响到学习的进行。

想要变成博学多识的人需要学习太多内容,这些内容不能是孤立的,而应该像蜘蛛网一样连结起来。还应该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是学习的动力和谦虚品格的基础。希腊人认为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人,苏格拉底却认为不是因为自己最有知识,而是自己最知道自己无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