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活动现场

10月24日下午,著名作家付秀莹长篇小说《他乡》研讨会在北京出版集团举行。十余名作家、评论家就这本书的文学特质和艺术探索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讨论。

《他乡》是著名作家付秀莹的最新长篇小说。一个来自芳村的女孩翟小梨,凭借自己的天资和勤奋,从乡村前往省会,又从省会来到首都,在生活的激流中沉浮辗转,在命运的壁垒面前跌跌撞撞,满怀伤痕。但内心那道射向自我的隐秘微光,从未停止照耀。最终,她完成了个人的精神成长,获得了内心的安宁。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邱华栋

邱华栋首先发言,将这部小说归到女性成长题材的成长小说。他认为,成长小说是人类永远的母题,也是文学里面非常大的一个母题,而《他乡》正是这样一类女性成长小说。他定义这部小说是一部自我认知之书。“付秀莹触及到人存在的最基本的东西,就是我们人类的困境,我们自身不断地想挣脱。通过这部小说,付秀莹实现了创作上的超越,以及对生活认知的巨大超越。”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贺绍俊

“《他乡》的主人公翟小梨是一个很重要的小说人物,而且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人物形象在于,付秀莹写出了今天的女性,一个外省的女性在京城的精神历练。”贺绍俊接棒表示。他说,付秀莹要说的,不是“我不是翟小梨”,而是“人人都是翟小梨”。进而贺绍俊又进一步提出更宏大的命题;“现代女性能不能在他乡安妥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这其实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所以作者无形中也创造了另外一个词——“她乡”。“她乡”跟“他乡”是相冲突的,其实她也在寻找“她乡”。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饶翔

饶翔也认为,《他乡》在这个女性文学谱系里面是很有价值的,付秀莹提出了新的女性处境。“付秀莹把女性放到社会的舞台,跟近二三十年城乡化进程和女性的自我奋斗,其实有一个关联性。我觉得这个人物还是很典型的。”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杨庆祥

而杨庆祥注意到,作者在叙述女性自我形象,女性的着装和打扮,把男性的眼光内在化了,导致叙事显得没有那么丰富。“小说中还缺少另外一个女性视角跟这个视角进行对话。”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岳雯

岳雯也认同杨庆祥的看法:小说内置的视角是男性的视角。“小说里面插的几个短篇,其实对于翟小梨这个形象,和翟小梨自叙的形象中间不构成差异,它仍然是一致的、叠加的。所以插进去的短篇,它的开阔度还可以更大一点。”岳雯意识到,现在是女性意识兴起的第一次浪潮,但是在很多作家里头对于这个话题仍然视而不见。如果女性不正视自己的性别属性,必然有盲视,伪装的男性声音虽然政治上正确,但是忽视了自己最深处生命情感的能量。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付秀莹

研讨会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多维度的讨论中接近了尾声。在最后,付秀莹也对她笔下的女人公做了自己的阐释:“我本意想塑造这样一个女性形象,我们不能对她枉下断语说她是好的还是差的,她是复杂的,也是丰富的,她是难以判断的,有时候我们爱她,有时候又恨她。这种纠结不清的情感,才促使我写出翟小梨这个人物。” 付秀莹认为,小说家有时候内心是充满困惑的,因为有困惑,所以才写作,才塑造人物,让这些人物代替小说家本人在这个城市不断的奔跑、遭遇、历险,可能最后两手空空,也可能收获很多。

THE END

文字:千龙网记者 陈超

付秀莹《他乡》研讨会聚焦女性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