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後期短暫的“諸王共治”局面,為何迅速瓦解?


八王之亂後期短暫的“諸王共治”局面,為何迅速瓦解?

西晉末期爆發的八王之亂,是西晉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但八王之亂的整個過程中,其實是存在“拐點”時期的,尤其是後期的諸王爭權階段,原本可以形成特殊的“諸王共治”局面,將西晉頹勢逆轉,但平衡局面最終還是迅速崩潰瓦解。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西晉王朝末期的“諸王共治”局面迅速瓦解呢?

“諸王共治”局面的形成:晉室傾頹之際的一線轉機

眾所周知,西晉末期的八王之亂,對西晉王朝的破壞性是巨大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八王之亂中沒有扭轉頹勢的機會,其中八王之亂後期的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和東海王司馬越“五王”爭鬥的階段,便出現過數次“諸王共治”的可能。

八王之亂前半段,皇后賈南風聯合楚王司馬瑋,先後誅滅外戚楊駿、汝南王司馬亮等人,後賈南風又殺掉楚王司馬瑋,實現了自己的數年臨朝專權。而等到元康九年,賈南風廢殺愍懷太子司馬遹,引起司馬氏諸王不滿,最終趙王司馬倫誅殺皇后賈南風,實現了八王之亂過程中,司馬氏封王第一次完全掌權。

而掌控西晉朝政大權的趙王司馬倫,甚至忘乎所以地登基稱帝,司馬倫似乎真的忘記司馬氏諸王反對的,恰是這種“吃獨食”的行徑。

八王之亂後期短暫的“諸王共治”局面,為何迅速瓦解?


齊王司馬冏掌權之時的“共治”局勢

趙王司馬倫的稱帝舉動,真的惹怒了西晉各方勢力,尤其是與趙王司馬倫有著相同地位的司馬氏諸王們。更何況,司馬倫也並未在諸王中有很高聲望,他在都督關中軍事時,引發羌、氐叛亂,灰溜溜回到京師,靠著諂媚賈南風和郭槐得以出仕東宮。

相比那些在外部方鎮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的齊王司馬冏等人,實在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於是,等到司馬倫稱帝后,以齊王司馬冏為首的諸王勢力,開始了對趙王司馬倫的討伐。

齊王司馬冏向天下發布討逆檄文,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長沙王司馬乂等人參與,最終覆滅趙王司馬倫。而齊王司馬冏入朝,“天子就拜大司馬,加九錫之命”,地位尊顯如同當初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在曹魏掌權之時。

而這時候,西晉王朝內部局勢,也出現了第一次“諸王共治局面”:洛陽的齊王司馬冏、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顒和鎮守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

這種“共治”局面有著適應當時局勢的兩個條件:

一是“三王起義”對抗司馬倫,有共同利益、目的。

三王起義反抗司馬倫的理由,當然是趙王司馬倫篡位稱帝,並且司馬倫掌權後排斥齊王司馬冏等宗室封王,顯然破壞了諸王的利益。這也是三王能夠形成“共治”局面的基礎。

安定人皇甫商曾經在趙王司馬倫帳下任職,後趙王被誅殺後,受到了長沙王司馬顒的器重,後來皇甫商又替齊王司馬冏“參軍事”,從中可見三王之間其實並非對立。一直受司馬顒器重的李含,也曾經到京師任職,也能體現出當時三王之間的關係。


八王之亂後期短暫的“諸王共治”局面,為何迅速瓦解?


二是當時三方的勢力足夠強大。

在誅司馬倫之前,齊王司馬冏鎮許昌,地處豫州,因此獲得了在起兵討逆時,豫州刺史何勖的響應。另外還有龍驤將軍董艾、揚州王邃等人的相應,可見當時司馬冏的聲望之高。這與其繼承齊王之號的尊顯,以及在平滅賈南風有功等脫不開關係,能夠向天下四方發佈檄文,足見他在當時的地位。

鎮守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在賈南風專權時,都敢斥責賈氏代表人物賈謐,足見當時所擁有的威勢。並且,等到司馬冏傳檄討逆之時,司馬穎率軍南下,大敗趙王軍隊,早於司馬冏進入洛陽,並賜死司馬倫。這可以看出當時成都王司馬穎鎮守鄴城時勢力極重。

河間王司馬顒鎮守關中,地處戰略要地,所掌控的軍事力量自然也足夠強大。在後來的爭鬥過程中,動輒數萬十數萬的兵力,可見司馬顒的勢大。而且,擁有張方等重將,也是其能夠在八王之亂後期逞威的重要因素。

或許司馬冏、司馬穎和司馬顒之間的勢力不能“勢均力敵”,但在聲望、地位、軍力等綜合因素條件下,三王之間其實擁有著能夠互相“合作”的基礎。

晉武帝司馬炎臨終之前,便有心想要讓數個宗室輔政,以實現西晉王朝的傳承穩定,便是試圖藉助幾個擁有一定實力的宗室封王相互制衡,以達到內部穩定的局面,這與司馬冏、司馬穎和司馬顒“三王共治”的局面,其實有著相似性。

八王之亂後期短暫的“諸王共治”局面,為何迅速瓦解?


長沙王司馬乂掌權時的“三王聯盟”迅速瓦解

雖然齊王司馬冏在洛陽朝中掌權時,當時西晉內部具備由“三王”共同掌權的條件。但是,齊王司馬冏掌權後,驕縱亂權,任用親信,甚至還對其他宗室封王開始有心排擠。在《晉書》當中有記載,司馬冏掌權後,主簿王豹曾經建議司馬冏“與成都分陝為伯,盡出籓王”,但諫言被在京師的長沙王司馬乂看到,司馬冏便殺了王豹。

建議司馬冏警惕成都王司馬穎和朝中諸王的王豹,雖然被司馬冏殺掉,但能夠體現出當時司馬冏有心排擠司馬氏諸王的意圖。甚至“與成都分陝為伯”的建議,能夠體現出當時成都王的勢大,這不得不引起司馬冏的警惕。

而司馬冏對於其他諸王的警惕,同樣如同當初趙王司馬倫排擠諸王的行徑一樣,引起了其他司馬氏諸王的不滿,尤其是出於關中要地的河間王司馬顒。

當初齊王、成都王討伐朝中掌權的趙王司馬倫,在關中擁有強兵的司馬顒,俘虜司馬冏的使者,派出張方領兵前去響應司馬倫。看到司馬冏和司馬穎更佔優勢之後,才派人把張方攔下了。可見當時司馬顒對於齊王司馬冏並無親近之意,能夠迅速與司馬冏、司馬穎達成共識,也是出於利益等方面的考量。

等到齊王司馬冏掌權頗為不“賢明”的作為,正好給了司馬顒起兵爭奪權位的理由,於是率先起兵討伐司馬冏,聯合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並以在京師的長沙王司馬乂為內應。

最終,司馬乂挾持晉惠帝司馬衷,與司馬冏在洛陽城中激戰數日,最終誅殺齊王司馬冏。司馬乂靠著誅殺司馬冏和控制晉惠帝,得以掌控京師權柄。

八王之亂後期短暫的“諸王共治”局面,為何迅速瓦解?


隨著長沙王司馬乂的掌權,西晉王朝又出現了一次“諸王共治”的機會:居於京師的長沙王司馬乂、鎮守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鎮守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顒。

這次的“共治”局面更加明顯,首先是當時司馬乂雖然在朝中掌權,朝議等大小事都會向鄴城的司馬穎報告,可見當時司馬穎在當時有在鄴城掌權的意圖,實際上也形成了司馬穎和司馬乂共同掌權的局面;其次是河間王司馬顒,結合之前的“畏縮”性情,在司馬乂和司馬穎並未爆發矛盾的情況下,司馬顒即便擁有關中強兵,也不敢去輕易破壞這種共同掌權的局面。於是,這種短暫的“諸王共治”局面便產生了。

可是,只節制自己封國兵力的司馬乂,並未徹底讓諸王信服,於是頗不安分的河間王司馬顒和成都王司馬穎,先後謀劃對在京師掌權的司馬乂的襲殺,不過都未成功。可是這已經將兩人對司馬乂的威脅展露無疑,原本能夠“共治”的局面迅速崩潰。

長沙王司馬乂面對司馬穎和司馬顒的攻伐,展露出了在司馬氏諸王中少有才華和謀略,“前後破穎軍,斬獲六七萬人”,並且讓司馬顒的大將張方都無能為力。不過,最終司馬乂沒能防住內部的叛變,東海王司馬越靠著在朝中的便利,將司馬乂關押,後又把司馬乂交給了張方。最終司馬乂被張方的部下燒死。

而隨著司馬乂的身死,西晉王朝這種特殊的“共治”時機徹底消失,之後的數年間,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司馬氏諸王,紛紛為了西晉王朝的權柄大肆爭鬥,司馬冏和司馬乂掌權時的那種“共治”局面,已經再難出現。

八王之亂後期短暫的“諸王共治”局面,為何迅速瓦解?


最會“投機”的河間王司馬顒錯失的機會

八王之中論才略,長沙王司馬乂當是首選。從其擁有兵力不多的情況下,能夠靠著在洛陽城中的數日激戰,誅殺司馬冏得以掌權便可見一斑。之後掌權後,更是靠著向司馬穎的示弱之舉,贏得了司馬穎短暫的支持。而之後面對司馬穎和司馬顒的攻伐,更是屢次二王的進攻。足見當時司馬乂的才略。

八王甚至司馬氏眾多封王之中,少有像司馬乂那般有才略的封王,但卻有著很多在亂局之中“投機”之人。像八王之亂初期的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和趙王司馬倫,都是善於諂媚取容的“投機者”。而在八王之中,最會“投機”的封王應當是河間王司馬顒,不過結合歷史發展的軌跡來看,最會“投機”的司馬顒,其實也錯過了很多良機。

先是在諸王討伐趙王司馬倫的初期,齊王司馬冏派出使者向司馬顒傳討逆檄文,但司馬顒把司馬穎的使者抓起起來交給了司馬倫。司馬倫讓他發兵救援,司馬顒派張方率領關中軍隊前往。還沒等張方到洛陽,司馬倫便被殺,司馬顒連忙把張方的軍隊喊回來。從中可見司馬顒的善變和投機。

等到討伐司馬冏,司馬顒也並非率領關中大軍討伐,先是派人聯繫成都王司馬穎一同起兵,並且自己派出的軍隊到達新安之後,想要利用在洛陽的長沙王司馬乂做內應。其實是抱著司馬乂被司馬穎擊敗後,以此為由聯合西晉其他勢力共同討伐司馬冏的意圖。

可是,讓司馬顒沒想到的是,司馬乂以弱勢兵力誅殺了司馬冏,並且在掌權後獲得了實力極強的成都王司馬穎的支持,這讓司馬顒只得選擇退兵。

八王之亂後期短暫的“諸王共治”局面,為何迅速瓦解?


不過,面對討伐齊王司馬冏的三王之中,勢力最弱的長沙王司馬乂在朝中掌權的局面,司馬顒指使李含等人刺殺司馬乂,失敗後司馬顒派出張方率領數萬大軍討伐司馬乂。與此同時,不忘聯合之前不願意離開鄴城的司馬穎,一同起兵討伐。等到司馬乂被誅,司馬顒建議廢掉太子,立司馬穎為皇太弟。

想要利用司馬乂行誅殺司馬冏之舉,便能看出司馬顒的心機,這是想要利用司馬冏誅殺司馬氏宗室的理由,來聯合天下勢力共同討伐,再從中獲利的謀算,可以算是對於當時時機的把控。

而在司馬乂與鎮守鄴城的司馬穎有“共同掌權”的局面時,司馬顒並未魯莽起兵。而是等到司馬穎逐漸,也生出對掌權的司馬乂不滿時,才起兵參與討伐。這其實也能看出當中的“投機”。之後,司馬顒更是在司馬穎、司馬越多方勢力之間徘徊,哪方勢力強大便選擇依附,等到東海王司馬越勢大,甚至殺掉大將張方以求自保,足見司馬顒的“投機”性格。

不過,司馬顒的“投機”雖然給自己創造了多次獲得權位的機會,但卻也錯失了能夠參與西晉末期“諸王共治”的機會。對於司馬冏的不滿,讓其率先破壞了“齊王、成都王、河間王”的平衡局面;對於司馬乂的不滿,司馬顒起兵破壞了“河間王、成都王”共同掌權的局面,最終自己的大將張方殺掉司馬乂,更是讓八王之亂後期的趨勢很難出現轉機。

“攪局者”李含:讓諸王的野心徹底暴露

像司馬顒這樣的投機者,只顧及自身權位利益的諸多舉動,讓西晉末期的局勢更加混亂。不僅如此,還有一些並非出身司馬氏宗室的“攪局者”,讓八王之亂末期的局勢逐漸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李含,正是如此。

八王之亂後期短暫的“諸王共治”局面,為何迅速瓦解?


趙王司馬倫篡位時,寵臣孫秀任用李含為東武陽令,河間王司馬顒看重李含,徵其為徵西司馬,不久後便轉為長史。後來,諸王討伐趙王司馬倫,司馬顒派出李含,追回馳援司馬倫的張方軍隊。

受到司馬顒信任的李含,在司馬冏掌權時,到京師出任翊軍校尉。不過與司馬冏帳下的皇甫商、趙驤等人有舊仇,李含擔心趙驤等人,趁演武之際謀害自己,於是偷偷騎馬逃出京師投奔司馬顒。

當時司馬冏掌權,皇甫商、趙驤等人受到重用,李含擔心自身安危,便向司馬顒諫言討伐掌權的司馬冏。利用司馬乂討伐司馬冏,再讓司馬穎掌權的建議,就是李含提供。

司馬顒接受了李含的建議,派李含督軍事,和張方一起討伐司馬冏。到了洛陽城外的新安駐紮軍隊,聯繫洛陽的司馬乂作為內應。可沒成想司馬乂殺掉了司馬冏,司馬顒便只好退兵,但卻上表讓李含做河南尹。

不過,與李含有仇的皇甫商又被司馬乂重用,李含只得再次逃回司馬顒處。之後司馬顒又讓李含等人假詔刺殺司馬乂,又是因為皇甫商告密,最終李含司馬乂所殺。

綜合來看李含經歷,當初司馬冏執政之時,因為其平定趙王司馬倫過程中,有豫州、揚州等勢力相助,使得司馬冏的勢力極大,此時即便鎮守關中的司馬顒也無心討伐。不過,李含因為擔心受司馬冏重用的皇甫商等人報復自己,於是便提出了討伐司馬冏的建議。

結合史料來看,在李含向司馬顒提供的謀算當中,可能包含了李含的諸多“私心”:一是讓成都王司馬穎代替司馬冏掌權,理由雖然是司馬穎的出身尊貴,但其中顧忌司馬顒掌權時,曾經受過司馬顒招攬的皇甫商等人,依舊受到司馬顒重用的心思是極有可能的;二是提出讓司馬乂先攻司馬冏的決策,除了師出有名的目的之外,擔心自身督軍無功的考量,其實也是存在的;三是結合司馬穎之後掌權便回到鄴城的結果來看,當時李含有心輔佐司馬顒入朝掌權,應當也有藉助司馬穎威勢的目的。

八王之亂後期短暫的“諸王共治”局面,為何迅速瓦解?


出於“私心”和自身權位的考量,李含在西晉末期的亂局之中成功“攪局”,讓原本很有可能扭轉西晉頹勢的“諸王共治”的平衡局面,更加迅速的瓦解崩潰。

李含的“攪局”或許出於私心和權位,但是他在亂局之中的參與,其實也同樣暴露了當時諸王想要爭奪西晉權柄的野心。司馬顒並非不想掌控中樞,也因此在李含提出討伐司馬冏之時能夠馬上同意起兵。而看似無心朝政大權的司馬穎,甚至用親信和母妃不願離開鄴城為由,鎮守鄴城不想入朝。但等到時機成熟,司馬穎總能馬上出兵討伐京師。及司馬乂被誅,司馬穎接受司馬顒的建議被封為皇太弟,其對西晉王朝的野心同樣可見一斑。

由此來看,雖然李含的“攪局”表面上是諸王平衡局面破壞的起因,但歸根結底還是諸王對於西晉權柄的野心作祟。李含、皇甫商等人的“私心”,可能正好滿足了司馬穎、司馬顒等諸王起兵政權西晉大權的理由。

司馬氏諸王的自身的缺陷導致“共治”局面的崩潰,對於權位的企圖充斥在司馬氏血脈之中

雖然不想對司馬氏做出這種“血脈”之類的評價,但不得不說,八王之亂中的司馬氏諸王,其根植於血脈中對於權位的企圖,是西晉末期的諸王共治局面迅速瓦解崩潰的重要原因。除了在互相爭鬥當中表現出來的野心之外,還有其他表現出來的弊端,造就了西晉王朝最終難以扭轉的頹勢。

八王之亂後期短暫的“諸王共治”局面,為何迅速瓦解?


自身實力的強弱依然是決定“盟友”的關鍵因素,皇權已經無法威懾諸王

從八王之亂後半段,諸王討伐趙王司馬倫的過程來看,西晉王朝的皇統和皇權早就已經失去威懾諸王的地位和名望。當然司馬倫為篡位稱帝,得不到諸王的認可尚不論,單就被司馬倫死後被迎回來的晉惠帝司馬衷,也沒在諸王混戰之中起到什麼作用,反而被諸王裹挾,成了諸王起兵奪權的“工具”。

這與晉武帝司馬炎死後,楊駿專權、賈后臨朝等都有著直接的關係,西晉王朝內部局勢的變動,導致了西晉皇權的作用降低,無法成為穩定當時局勢和威懾天下諸王的因素。當時能夠決定勢力之間,能否成為“盟友”的只有自身勢力的強弱。

當初司馬倫掌權,自然是擁有著節制京師內外等軍事實力,因此司馬冏和司馬穎討伐司馬倫時,關中的司馬顒首先想到的便是去響應京師掌權的司馬倫。在當時局勢當中,趙王司馬倫稱帝,其實擁有著比起兵討伐自己的司馬冏和司馬穎,更加強大的實力。而這也就是司馬顒面對弱勢一方司馬冏的拉攏,選擇投向了司馬倫一方。

等到司馬冏憑藉豫州、揚州等地支持,勢力逐漸壯大,當時率先進入洛陽廢殺司馬倫的成都王司馬穎,並沒有選擇在朝中掌權,而是將功勞歸於司馬冏。這並不僅僅是司馬穎無心權位,對於當時齊王司馬冏的聲望和實力的忌憚,也是司馬穎做出這般退讓的重要原因。

由此來看,諸王實力的強弱,才是最終決定能否“結盟”的關鍵因素。而諸王之間若是無法形成互相制衡的實力對比,一旦平衡打破,那麼之前看似穩固的“共治”局面或者同盟關係,便會迅速崩潰。


八王之亂後期短暫的“諸王共治”局面,為何迅速瓦解?


司馬氏諸王並無與他人“共治”的魄力,其能力不足以應對亂局

從整個八王之亂的過程來看,司馬氏諸王並沒有與其他宗室“共治”的魄力。即便最有才略的長沙王司馬乂,在朝中掌權之時與鄴城的司馬穎一同掌權,但也僅是迫於自身實力不足的妥協。八王之亂後半段,司馬倫、司馬冏、司馬乂、司馬穎、司馬顒、司馬越相繼掌權,但無一例外都對其他諸王有著或多少的排擠,司馬氏諸王的魄力可見一斑,而這也是“諸王共治”局面迅速瓦解無法實現。

而且,參與八王爭鬥的司馬氏諸王,自身實力的不足,也是導致掌權之人無法應對西晉末期亂局的重要原因。

司馬倫的能力自然不必多說,從關中狼狽回朝,靠著取容賈氏出仕東宮;司馬冏為司馬攸之後,的確以“仁惠”著稱,但掌權之後驕縱非常,也並非賢明之人;司馬乂倒是頗有才略,誅殺司馬冏、大破司馬穎、張方,但最終還是缺少謀算,被司馬越鑽了空子;司馬穎倒是野心不小,也善於提升聲望,但屢次的失敗彰顯其在大局上的不足;司馬顒把心思用在了“投機”上,在與其他諸王交鋒之中太沒主見,也難當大任。

在罕見的“共治”局面之下,司馬氏諸王缺少應對大局的才能,是共治局面無法實現的重要影響因素。

八王之亂後期短暫的“諸王共治”局面,為何迅速瓦解?


中樞軍事無法形成對地方的壓制

再有一點不得忽略的問題是,在諸王到朝中掌權之時,大都“都督中外諸軍事”,掌控了京師內外兵力,但依舊無法對抗來自地方諸王的討伐,這體現出的中樞軍事無法壓制地方,這是想要依靠自身在中樞掌權來改變動盪局面的司馬氏諸王,無法改變的事實。

從八王之亂的整個過程來看,包括楊駿及賈南風掌權階段,靠著掌控中樞權柄和京師“內外”軍事力量,並無法對抗地方軍事力量的討伐。除了某些特例如司馬乂對司馬穎、張方的數次勝利之外,司馬倫、司馬冏等人在京師掌權後,面對諸王的聯合討伐,無法形成有力的抵抗。

一旦京師掌權的司馬氏封王,便擔心地方諸王奪權,因此開始排擠其他宗室,而這引發了地方諸王的聯合討伐。中樞掌權的封王,又無法藉助京師內外軍事,壓制地方諸王的軍事力量,這就造成了諸王之間制衡關係的破壞,而原本可以存在的“諸王共治”局面也就迅速的崩潰。

八王之亂後期短暫的“諸王共治”局面,為何迅速瓦解?



總結

八王之亂後半段的“諸王共治”局面,算是西晉王朝扭轉頹勢的一次機會。這種局面的形成,與諸王之間共同討伐篡權者有著很大關係,並且各方之間實力的均衡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可是,諸王皆有著爭奪西晉大權的野心,因此在李含等“攪局者”的參與下,善於投機的司馬顒、司馬穎等人,便不滿足於其他人居於中樞掌權,而自身只得鎮守外部的“諸王共治”局面。

而且,西晉皇權無法威懾地方,只有靠著自身勢力締結“盟友”的趨勢,讓西晉末期的諸王之間,無法形成緊密關係,一旦實力對比失衡,便會將原本短暫的“共治”局面打破。司馬氏諸王又不想要與他人共同掌權,自身能力有無法應對亂局,也就導致改變局面的機會流失。加之在中樞掌權的封王,無法利用京師內外軍事力量,壓制地方諸王軍事力量的聯合,也就導致了制衡局面更易被破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