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東北王——少帥張學良

要問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最成功的富二代是誰,少帥張學良自然是當仁不讓。憑藉老爹張作霖打下的江山,這位年僅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之後長達一個世紀的歷史潮流中佔據了濃厚的一筆是非功過。

張學良,字漢卿,又稱小六子。之所以叫學良,估計是他那曾是馬匪出身的老爹想讓他好好學點好,當個良人。不過這位被父親取名寄予厚望的學良兄卻是吃喝嫖賭黃一樣不落,估計張作霖也非常頭疼,而更令人費解的是,即使這樣,這位老兄最終還是活了一百零一歲。

二代東北王——少帥張學良

關於這位少帥的風流韻事那就更是不勝枚舉了,但今天我們主要來看看他在政治軍事方面的成就。在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後,這位年僅27歲的少帥就成了東北保安軍總司令,開始了他為期八年的政治生涯。 1928年張作霖死時僅54歲,當這位老帥死去時實際他並沒有留下什麼“遺詔”,但是張學良早已是公認的接班人了,因為這時的張學良早已手握幾個軍團的兵力了,並且在第一直奉戰爭中,張作霖的手下將領,也就是他綠林出身的那幾個把兄弟,被人打的一頭包,潰不成軍。只有張學良在山海關頂住了並擊潰了直系部隊。

而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張學良更是一馬當先率領奉系第三軍和姜登選的第二軍窮追猛打,導致吳佩孚全面潰敗。這麼看來少帥還是有幾把刷子的。當然對於張學良這位少帥,奉軍中的楊宇霆和常蔭槐就偏偏不買賬,認為這位公子哥吃喝玩樂,能成什麼事。當然這兩位仁兄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老帥在世時就對他倆頗為倚重。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在這麼囂張跋扈就是找死了。最終張學良殺了他們。不管後果如何,這件事使得其他老派將領再不敢小看這位少帥了,而張學良也借他們的人頭樹立了自己的權威。這時少帥才真正感受到了大權在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滋味,好不威風。

也就沒多久,躊躇滿志的少帥就決定找藉口跟蘇聯打一仗,收回中東鐵路,順便也給自己的殺父仇人日本人看看自己的實力。就這樣中東鐵路事件正式被引爆,張學良為此親自上陣籌劃,派出手下精銳,準備跟蘇聯扳扳手腕。而不久張學良就收到了簡單明瞭的戰報——全線崩潰。

不僅如此蘇聯方面進一步加強軍事動員,大有一舉進攻東北的派頭。張學良這才從懵逼狀態清醒過來,這次他真的是把老虎招來了。中東鐵路事件最終草草收場,但它讓日本關東軍看清了東北軍的虛實,也讓張學良內心埋下了懼怕列強軍隊的心理,三年後這一心理將導致他作出千古罵名的決定。

二代東北王——少帥張學良

1931年9月18日凌晨,關東軍襲擊北大營 ,這時北大營裡有幾千人,而日軍只有幾百人。結果是不到一個月東三省幾乎淪陷。而應該對此負責的是,張學良下了不抵抗命令。不過不管是不是蔣介石下令讓他不要抵抗的,作為東三省的一把手,自家老爹拼死拼活打下的江山,無論如何都不應該這樣窩囊地放棄的。

果然是虎父犬子啊,手握三十幾萬東北軍,自己老子被人炸死,國仇家恨加一塊最終還是沒激起他的血性。等到六年後才搞了個西安事變,聲言抗日,早幹嘛去了,但總算還有點覺悟,也算是將功補過,就是有點晚。

當然,這裡面還是幾個因素的影響。首先雖然自己手下擁兵幾十萬,但自己手下那幾斤幾倆他還是清楚的,何況還有些老派將領不怎麼聽話。其次他確實低估了日本,以為日軍不過像以往發起爭端撈些好處,所以致使他作出了極大的戰略誤判。第三,他確實太年輕了,也遠遠沒有他父親張作霖的雄才膽略和眼光,而政治手腕更是小學生水平。講白一點,在政治上他還是太過幼稚了。

也正因為如此,西安事變後他竟然扔下手中幾十萬人馬,單刀赴會護送蔣委員長回南京。可惜他不是關羽,蔣介石更不是魯肅,一到南京這位曾經在西安事變中威風凜凜的少帥立馬就成了階下囚,此後等待他的將是長達半個世紀的軟禁生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