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

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

今天

和你分享一位资深网虫的自白

我猜

她也说出了你的心里话

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
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
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
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
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
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

前几天,一位博主发表了一篇微博,调侃当下的网络环境。

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

吊诡的是,这明明是一条搞笑博,没有任何指向和暗示。

结果评论区却成了现场演示:很多人跑来说她收钱洗白,张三说她洗白李四,李四说她洗白张三。

无奈之下,博主只好选择删博。

一条吐槽网络环境恶臭的微博,因为评论中的恶臭言论被迫删除。

这件事本身,就是对网络环境的一个绝妙讽刺。

很多人说,最近越来越不想在网上发言,因为说什么都有人跑出来抬杠,连说个“今天很热”都得小心翼翼。

今天的互联网,和十年前已经不一样了。智能手机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讨论中。

就像白岩松说的,“这是万众发声的时代”

“很矛盾,一方面,看到互联网上到处都是戾气和暴力情绪。但另一方面,沉默的大多数终于开始说话了。

虽然他们最初发出的声音让人担心,但进步就是这样一点点发生的。”

网络上的发言,其实反映的是我们所有人的平均水平,环境不是“变坏”了,而是变“平均”了。

所有人都可以发声,是第一步,那么第二步,就是所有人都要学会,如何与不同的声音相处。

书单君很认同博主@陈生大王 分享的快乐上网秘诀:

让你不悦的观点 ≠ 错误的观点观点不同 ≠ 我要把他当敌人 ≠ 应该想办法不让他说话

别人的观点当然可以不同意,但至少应该保持尊重。

因为一旦理智的讨论被迫失声,网络就会变成无脑的狂欢场,情绪的垃圾桶。

之前有人说“如果喜欢什么就要勇敢说出来,因为讨厌它的人并不会默默讨厌。”

此刻,我想说,我想念那个没有喷子、杠精、网暴、骂战、撕X、键盘侠的互联网。

给喜欢的博主点赞支持,理性表达意见,平和看待不同观点。如果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我相信那个各自绽放、文明体面的互联网有一天还会回来

文明上网,与“不同”共处,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功课。

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留给自己的体面。

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

END

作者 | 燕妮

插画设计 | Hinhin、晨晨

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

如果我有儿子,希望他别再听到这些话

这两天我无比怀念只想搞钱的日子

赶快来分享关注吖

我怀念那个没有杠精、网暴、键盘侠的互联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