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沒有“大腦”的男孩心酸之路: 2%-80%, 3年的堅持, 6年的淚水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平安健康的長大,但有時候偏偏事與願違,這不僅讓孩子受苦,父母內心所承受的傷痛也非常大。

天生沒有“大腦”的男孩心酸之路: 2%-80%, 3年的堅持, 6年的淚水

英國有一對父母就承受著這樣的傷痛,他們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完全不同。早在懷孕中期,醫生就告訴孩子母親,胎兒大腦可能存在異常,這個孩子最好不要生下來,就算生下來也可能會夭折。

但父母卻覺得不能讓孩子白來這世上走一遭,於是便堅持生下了她,結果這個小男孩天生沒有"大腦",嚴格一點來說,他的大腦只有正常人的2%那麼多。

天生沒有“大腦”的男孩心酸之路: 2%-80%, 3年的堅持, 6年的淚水

雖然孩子活了下來,可他完全不能自己活動,但母親沒有放棄希望,而是堅持每天對著孩子說話,儘管孩子沒有任何表情和反應,但媽媽始終不曾放棄。

一直到孩子兩歲,父母竟然發現孩子會笑了,而且可以順利地數數,等到孩子3歲時醫生驚訝的發現,孩子的大腦已經增長到了80%,他甚至還學會了獨立坐著。

天生沒有“大腦”的男孩心酸之路: 2%-80%, 3年的堅持, 6年的淚水

從2%到80%,誰都不知道父母這3年的堅持付出了多少的心血。最讓人感到震撼的是到了孩子6歲時,雖然他還不能自由的行走,但已經和正常人相差無幾,就連學習也不過是比其他人反應更慢一些,這對父母來說簡直太驚喜了。

而如今小男孩還在嘗試著學習走路,父母為他整整流了6年的淚水,好在如今一切付出都有了回報。

天生沒有“大腦”的男孩心酸之路: 2%-80%, 3年的堅持, 6年的淚水

雖然說孩子出生時存在那麼大的問題,但好在父母沒有放棄,而是更加關心他愛護他,並幫助他一天天的好起來。

所以說不管孩子是什麼樣子,但父母決不能輕易放棄,而是應該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感情來對待他。

面對自卑的孩子,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對待?

1、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要適當

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對孩子的要求要適當,不能苛求孩子。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應該與孩子實際的能力和水平相適應。孩子取得成績,家長應及時表揚、鼓勵,使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

天生沒有“大腦”的男孩心酸之路: 2%-80%, 3年的堅持, 6年的淚水

對於平時學習成績差、考試總不及格的孩子,家長應以關心和安慰的態度幫助孩子分析錯誤原因。總結經驗教訓,給孩子以耐心的指導,一步步地提高孩子的成績,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逐漸樹立自信心。

2、豐富孩子的知識,開闊孩子的眼界

生活中,經常會發現當好多孩子在一起交談時,有的孩子講得津津有味、繪聲繪色,有的孩子卻只在一旁聽著,一言不發。孩子之間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天生沒有“大腦”的男孩心酸之路: 2%-80%, 3年的堅持, 6年的淚水

這主要是孩子的知識面不同,有的孩子見多識廣,有的孩子見識短淺,相比之下,那些知道得很少的孩子就容易產生自卑。因此,父母應有意識地幫助孩子豐富知識,開闊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的能力。

3、教孩子揚長避短,學會心理補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同時,也有自己的短處和劣勢。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長,就連天才也會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相反,一個人若能揚長避短,強化自己的長處,即便天生殘疾的人也能充滿信心,享受成功的快樂。

天生沒有“大腦”的男孩心酸之路: 2%-80%, 3年的堅持, 6年的淚水

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和優勢,併為他們提供發揮長處的機會和條件。讓孩子學會理智地對待自己的短處,尋找合適的補償目標,從中吸取前進的動力,就能把自卑轉化為一種奮發圖強的動力。這也是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