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我是代表我必須上


代表戰疫故事|陳坤:我是代表我必須上

全國人大代表、村醫陳坤(圖中)在馬聖村卡點為村民測體溫。

“請靠邊停車,我給您檢測一下體溫。”2月7日起,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昭平縣馬聖村開始在村口設卡管控,在體溫檢測點,陳坤身穿白大褂、手持測溫槍,為進出村落的人員測溫。


陳坤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馬聖村婦女主任,也是龍潭村村醫,三重身份帶來的三重責任讓她選擇走上防疫一線。“鄰村發現疑似病例,作為村裡唯一有醫學專長的工作者我必須上,身為全國人大代表我更必須上。”從大年初二開始,陳坤就與馬聖村8名村幹部一起投身疫情防控隊伍。量體溫、做統計、搞排查,每天從早上8點幹到晚上10點,中途只在飯點休息半小時……這樣的防疫日常陳坤一直堅持到2月底。其後至今,陳坤又開始負責馬聖、龍潭兩村4000多名村民的疫情排查工作,每日將返鄉人員的體溫記錄成表。


陳坤的丈夫也從事村醫工作近20年,兩人每天早上從馬聖村出發,丈夫前往離家25公里外的裕禮村,她則前往9公里外的龍潭村,兩人相距22公里,卻做著同樣平凡中見偉大的事——為村民提供醫療服務。自疫情開始,陳坤轉去馬聖村守卡點,一天下來,與家人相聚往往只在10點以後的暮色沉沉中,她說,“有點愧對老母親,但是這事兒我必須做”。


時間進入3月,馬聖、龍潭兩村未出現確診病例,村口的卡點撤除,村子也按下了復工復產“快進鍵”。自此,在卡點測溫的擔子卸下,推進復工復產的擔子又悄然爬上陳坤的肩頭。記者電話採訪時,陳坤剛從一位村民承包的茶山上下來。“剛和他講完政策,讓他抓緊採收春茶嘞。”陳坤氣息微喘,告訴記者,當地政府加大了對茶農的補貼力度,她要挨個山頭上去告知,督促春茶採摘加工。


“近兩個月來累嗎?”記者問。“身體上確實挺累的,但是心頭很甜”,陳坤稍頓,“我是全國人大代表,帶頭上了一線,村裡頭的幹部們也沒一個‘趴窩’的。鄉親們看在眼裡,認可在心裡,配合防疫工作態度特別好。”


採訪臨近尾聲,陳坤忽地加快語速:“我們村4月7號就要開學了,還得上門勸兩個輟學兒童回校上課呢,約定時間要到了……嘟……”電話掛斷,記者的思緒也隨之飄到廣西東部的那座小村落,在那裡,群山環抱,疫情帶來的迷霧正在消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